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博物院之玻璃器介绍

(2023-07-18 08:38:56)
标签:

故宫博物院之玻璃器介

鼎尚艺术

琉璃定制

分类: 鼎尚

玻璃,在中国最早出现和生产的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自从周代以来的诗文传志中经常出现以下名词:“缪琳”、“火齐”、“琉璃”、“琅玕”、“颇黎”、“明月珠”,晋六朝记载中也出现了“玻璃”、“瑟瑟”,后人对此的注解多笼统地称之为“不同种类的玉石”,但联系近些年来考古发掘中大量实物的出土及专家的具体分析,现普遍认为这些东西多与人造珠玉有所联系。而其名称则没有一个严格地区分,多将半透明的称为“璃”,透明的才称“玻璃”,后来又有“药玉”、“罐子玉”、“硝子”、“料器”等名称,而以料器一名使用最为普遍。

中国古代玻璃器存世的数量较少,研究历史也较晚,还没有象瓷器、玉器等文物那样建立起完整、系统的体系,为中国古代玻璃器的鉴定与收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对各时代玻璃器物的判别依然有迹可寻,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时代的器物总是统一在其时代风格之下的。

白套红玻璃钵 清 套色玻璃

简单地说,西周时期的玻璃器朴素无华,色彩晦暗,器形简单,质地疏松,制作粗糙;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器以仿玉为主,光洁度好,工艺水平较高,两汉时期延续这一传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器异域风格加重,器物轻薄,透明度较好;唐代时波斯风格浓厚,作品亮丽多姿;宋元时期则小巧精致;明代所出较少;清代玻璃器与前代迥异,不仅数量多、色彩绚烂,而且工艺复杂、高超,成为中国古代玻璃工艺的鼎盛期。

http://www.dsliuli.com/tcadmi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230714/20230714120154_8311.jpg

白套红玻璃钵 清 套色玻璃

白套红玻璃钵,清乾隆,高12.5cm,口径11.8cm。


http://www.dsliuli.com/tcadmi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230714/20230714120202_9059.jpg

白料单耳桃式杯 清 单色玻璃

白料单耳桃式杯,清,高3cm,口径7.9-6.7cm。清宫旧藏。

杯玻璃质地,料色如羊脂。桃形,折枝状柄,平底。通体琢刻桃叶纹。

清代玻璃酒具以杯最为常见。此杯料色洁白温润,宛若白玉,琢刻的纹饰简洁而写意。

杯呈桃形则寓祝寿之意。

http://www.dsliuli.com/tcadmi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230714/20230714120210_7730.jpg

白料蚕丝纹高足杯 清 单色玻璃

白料蚕丝纹高足杯,清,高8.5cm,口径7cm,足径4.6cm。清宫旧藏。

杯玻璃质地,撇口,高足。此杯在白色玻璃胎中加黑色料,经过加工时的旋转扭动而形成细如蚕丝的纹理,丝缕缠绕的器身富于韵律感,色调风格温润高雅,且显出几分西洋风情。此为清代玻璃酒器中的精美之作。故宫博物院之玻璃器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