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琉璃的使用特点浅述琉璃的三大使用特性

(2023-06-27 21:16:44)
标签:

琉璃的使用特点浅述琉

鼎尚艺术

琉璃定制

分类: 鼎尚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从远古中绵延而来,其中留下的璀璨瑰宝不胜枚举,琉璃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世界上最早生产琉璃器的国家之一,我们早在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就已使用料器,料器即色彩鲜艳的小件器物。

不过一开始我国在琉璃制作工艺方面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直至汉代开始才有很大的进步,因而早期有对“西方之国”出产琉璃的记载和赞誉:两唐书均记贞观十七年(623年)拂林国(即大秦)王波多小遣使至唐献赤玻璃、绿金精等物,在当时,这些玻璃的价值是高于金银器的。

据考证,中国古文一开始只有“流离”或“琉琳”等词语,“玻璃”一词也常出现在古典文献中。“琉璃”一词属于外来语,从西域的巴利文Veluriyam传至梵文俗语Verulia,意为“带彩的陶器”。

可以初步确定的是,“琉璃”一词在宋代正式出现。宋朝戴埴在《鼠璞·琉璃》一书中讲到:“琉璃,自然之物,彩泽光润逾于众玉,其色不常。”言简意赅地描绘出了琉璃浑然天成、流光溢彩的美感。因其颜色丰富多彩,又被称之为“五色石”。同时因为它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中国五大名器: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铜)。

琉璃因其晶莹透亮,内外通透的华美品相和稀缺特性被人们赋予象征美好易逝爱情的文化寓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琉璃多次出现在众多古诗词和佛经中,如著名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厅下”;白居易在《简简吟》中写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在此种思想氛围中,琉璃自然而然成为“佛家七宝”之一。

在战国时期,琉璃只是作为“玉的替代品”,有区别于西方的“仿玉”“类玉”属性,多引入青铜器的“范铸法”制作工艺,装饰花纹以蒲纹、乳钉纹和古纹等。

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延伸,东西两地间的商旅往来愈发频密,中原地区逐渐出现了来自波斯和罗马的精美琉璃制品,这也加速了本土琉璃制作工艺的转型与升级。工匠在汉代基础上实现了与西方技术的融合和创新,罗马萨珊玻璃工种制作工艺中的“吹大泡”吹制工艺与铁棒粘接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本土琉璃工艺制造中。

到了清朝,琉璃工艺的制作水准更上一个台阶,多达15种颜色,并被用于制作鼻烟壶,纯艺术性凸显,实用性和装饰性能逐渐减弱。
http://www.dsliuli.com/article-6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