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与“四皓”钩沉(骆伯毅)(续)

(2022-03-28 10:52:15)
分类: 读书

 春秋迭代,斗转星移,此后秦朝灭亡,天下大定,汉高祖刘邦知四皓贤明,就多次派人到商洛召请,但都吃了闭门羹。西汉建立后国势日强,高祖到了晚年欲废太子刘盈,想另立宠妃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对此大臣多有争议,刘邦也未作最后决定。太后吕雉面对这种情况,一时不知所措。这时,有人向吕后建议,让她去找张良,因为张良智足多谋,当今皇上多对他言听计从。吕后闻言,便让建成侯吕泽去请张良。吕泽对张良说:“君常为皇上出谋划策,今皇上要易太子,为何不见你言?”张良回答说:“早年皇上处于急困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虽臣等再争辩又何用?此难以口舌争也。”吕泽求张良出主意,张良又说:“我观圣上欲求得四人,此四人年老矣,皆以上嫚侮士,故隐匿山中,义不为汉臣。但如果想得此四人,你可以带上金玉碧帛,令太子写封信,驾上安车,固请他们。”吕泽依其计,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到商山迎接。后来“四皓”欣然出山,成为太子刘盈的门客,定居于终南山北麓的翠华山下,这里逐渐形成村落,得名“四皓村”。
据晋皇甫谧《高士传》记,四皓隐居翠华山下,结草为庐,采薇而食,经常唱道:“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肄志。”尽管隐迹藏身,但却声名远扬,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据《资治通鉴》记载,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黥布反叛,高祖刘邦因病不能亲征,想派太子刘盈前往平叛。“四皓”得讯便对吕泽说:“太子统领大军,若取胜有了功劳,但地位却不能再高;若失败没有功劳, 则可能因此得祸。何不快请吕后伺机向皇帝哭求,不要让太子前往。”吕后闻言,在高帝面前哭诉说:“黥布为天下猛将,我方将士皆为陛下部旧,让太子指挥这些人,无异于让羊去驱使狼,无人听命于他。假若黥布知道了,还会击鼓西行,长驱直入。帝虽病,那怕躺在车上指挥,众将也不敢不尽力。”高帝听信其言,遂御驾亲征。
据《汉书.张良传》记载: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帝平息黥布叛乱归来病情加重(因平叛时为流矢所伤),愈欲易太子。张良谏不听,只好称病不过问此事。一日,高帝设宴,让太子陪侍,发现有四人紧随太子左右,白眉皓首,衣冠
甚伟,气度不凡,便与询问,“四皓”一一作答。高帝惊疑,曰:“吾求公,避逃之,今何自从太子游?”四人相对说:“皇上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固恐而匿之。今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为太子死者,因吾等自来。”高帝随之改变了易太子的想法,继而对四个老人说:“烦公幸护太子。”宴罢,高帝召戚夫人说:“我欲易之,四人为辅,羽翼已成,难动矣。”对此,《汉书》评论说:“意不易太子者,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高帝刘邦改变原来的主意不再更换太子,这是张良招“四皓”辅助太子促成的)。刘盈(汉惠帝)登基以后,在汉代就在四皓隐居处修了四皓庙,唐代曾重建、修葺,但因年代久远,于今已无遗迹留存。
以下,按时间顺序录入关于“四皓”的唐诗:
题四皓庙 白居易
卧逃秦乱起安刘,
舒卷如云得自由。
若有精灵应笑我,
不成一事谪江州。
四皓庙二首 李商隐
羽翼殊勋弃若遗,
皇天有运我无时。
庙前便接山门路,
不长青松长紫芝。

本为留侯慕赤松,
汉庭方识紫芝翁。
萧何只解追韩信,
岂得虚为第一功。
过四皓庙 李 频
东西南北人,高迹自相亲。
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
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
独有千年后,青青庙木春。
四皓庙 罗 隐
汉惠秦皇事已闻,
庙前高木眼前云。
楚王谩费闲心力,
六里青山尽属君。
骆伯毅2022.3.26于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