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欧元区纸币 |
正文之前先向各位推荐下我过去几年博文的精选——《口袋里的欧罗巴—图说欧洲纸币》,这本书拥有非常优秀的印刷质量,并且介绍了整个西欧各国纸币的特点和体系,当读完这本书后,就会很容易的理解我未来博文的内容。可以在各大书店和网站买到,当然也可以找我购买签名订制版:)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于自己未接触到的品种,就不做任何评论了。此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绝大多数欧元区的纸币,图片和上手后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其中又有20%左右的品种,其上手后的感觉远远好于图片,我会在本文中特别标注。我觉得,收藏纸币需要一种良好的嗅觉,亲身感受是培养这种嗅觉的最佳方式。)
随着自己对欧元区纸币接触的不断增多,对各国纸币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欧元区纸币在设计上,以风格派居多,真正的传统派很少,收藏风格派纸币,不像传统派,可以根据人像雕刻的优劣,排版布局的和谐型来判定纸币的好坏,更多的是收藏者自己的主观感受。下面就每个国家的纸币做一下个人的心得感受,至于字冠,签名和印刷方面的微妙变化,这些还是需要在未来逐步细化的,目前相信每个收藏者还是应该以图案占有为主,而且,选择了欧元区国家,本身就属于一种主题类收藏,这与只收集单一国家的传统类收藏方式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所以,没有必要去强求这些细微版别。如果确实对这些签名、字冠和细微版别有兴趣,不妨参考一下这些国家的专业传统类目录,而不是克劳斯:
荷兰
荷兰纸币就像我们所接触到的那种气质出众,聪明伶俐,既懂得优雅谈吐又风趣幽默,而且还有很强的艺术造诣的那类人。在整个欧元区国家中,荷兰纸币是顶梁柱之一。不仅如此,据荷兰人自己的说法,荷兰纸币是世界上最受收藏者欢迎和喜爱的纸币,这个是否臆断姑且不论,我还是愿意相信这一点的,毕竟自己最喜爱的纸币中的几张,都出自于荷兰。荷兰纸币最大特征是,其每一个版本的设计风格都有很大的区别,人像版写意传神,鸟版写实,齿轮版抽象,但都十分生动,收藏荷兰纸币,不会觉得纸币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它们的优点,但是并不是所有收藏者都会接受这种特征,比如老美元的收藏者就是喜爱一成不变----所以,每个人的认识观是不同的,选择收藏欧元区纸币,我想主要还是选择了前者,不喜欢一成不变,而喜欢感受多元。
荷兰纸币对于目前的收藏者来说,可以收藏的主要分成三个主版本:人像版,鸟版和齿轮版。在欧元区国家中,荷兰纸币是比较容易收全的一个,一共只有13个品种。除了两个1000盾以外,其他品种价格均很低。如果对荷兰纸币特别偏爱的话,可以参考一下专业目录,对不同的印刷批次也有着详细的分类。比如我个人收藏的两张斯宾诺莎1000盾,就属于两个批次,其纸张,油墨均有很大的区别,给我截然不同的感觉。当然,1966后的荷兰纸币收藏过程是甜蜜的,但一旦稍微向前伸手,那真是如同噩梦一般。
人像版:1966-1973 这套纸币适合整套收藏,如果单张收藏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是其中的一张5盾和整套的风格并不搭调,可以舍去或单独收藏。这一套纸币的设计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实际上荷兰的多数版本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后来的版本多出了一些山寨作品),技术上在当时算是佼佼者,放在如今看,依然很独特,令人爱不释手。
http://s12/middle/ad8a16634c9e8110adbdb&690
这张1945年的荷兰25盾纸币,是我个人最喜爱的荷兰早期的三张纸币之一,全新的极为罕见(不要看克劳斯,越来越发现,克劳斯充其量只能算是入门书籍)。我一直不敢伸手早期的荷兰纸币的根本原因,就是我无法获得这一张。此外,除了它以外,荷兰早期的心脏票一共有三张,甚至其中有一张,我至今仍未找到一个清晰的图片。自己过去的收藏,之所以很振奋,是因为相对来说西欧国家的一些近现代的心脏票很容易获得并且因此获得快感,比如购买到了德国的格林,舍那,那么整个德国纸币收藏就会非常兴奋,同理还有瑞士的大蚂蚁之对于瑞士。但我想,这只能算是入门的心脏品种,以后的收藏道路很漫长,一年半载不出手一次也是很正常的。于是,这些心脏票是卡没一个人收藏兴趣的罪魁祸首,但是如果一旦坚持下来并获得了它们,自己所获得的快感,那绝非几十本普品所能比拟,也是人生之第一快事。
德国
其实对于德国纸币,1960后的各个版本已无需多说。欧元区纸币的顶梁柱,欧元区纸币入门者和欧元区纸币爱好者的最理想选择。
德国纸币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大气,而不仅仅是大。
德国纸币的收藏,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按套收藏,按某一面值的不同版别收藏,也可以只收藏最高面值,等。比如,如果有人拿出一套1960版,1970版,1977版,1980版,一定是相当壮观的。或者是拿出1960的1000马克,1977的1000马克和1980的1000马克...再或者是1989的克拉拉,1991的克拉拉,1993的克拉拉和1996的克拉拉,总的来说,德国纸币很规矩,非常适合于放在册子中,按照某种方式排列顺序,它们既能够满足主题类收藏者的胃口,也适合传统类收藏者。
但对我来说,虽然德国马克是我的最爱,但我却觉得,由于德国纸币的精品品种集中在1960后,变种较少,且高低面值质量相差悬殊,总的来说收藏到1000马克后,向前收藏的感觉已经很小。连我小时候最爱的500西德马克,上手拿到实物后都倍感失望,为什么?因为1000马克是大山,质量远远超越那些小面值,收藏到1000后,再无心思去看其他面值了。于是,还不如收藏1000马克的不同版本来的直接爽快。
关于德国纸币的选材,文化艺术,日耳曼的一丝不苟的态度,我们已经听的太多了。但即使如此,人们还是能挖出来更多的东西。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纸币,能够在票面上反映出如此多的东西,瑞士和荷兰都不行。
对于绝大多数的收藏者来说,1960后就是德国纸币的标准时间点了。往前,也就是1945-1960这一段时间的德国纸币的质量还可以,但是价格奇贵无比,特别是美钞公司印刷的100马克,却只有正面中间有图案,若不是挂上了德国的名号,其品质最多算是美钞公司作品中的中下游(远远比不上同时期的墨西哥)。至于那两张法印版,我想对于一个德国人来说,简直就如同烙在德国人脸上的一块疤,不提也罢。再往前,也就是二战前,魏玛共和国,战争动员券等等....这些还是留给专业的德纸收藏者吧。
卢森堡纸币仅仅是因为其5000法郎的效果太差,如果排除掉5000法郎,那么卢森堡纸币的质量相当之高。作为一个袖珍国,卢森堡本国主要使用比利时法郎,本国货币占的比例十分小,而且品种也十分少,最初卢森堡的本国纸币,仅仅存在一些小面值作为零钱使用,而大面值的交割一律使用比利时法郎。直到1980年代,比利时才发行了超过100法郎的面值,可能是交给比利时铸币税过多、觉得不快的缘故吧。
所以除了5000法郎外,价格也不高,可以说,想收全卢森堡195X后的纸币不难。该国纸币十分清爽,虽然面值均不高,但却拥有相当不错的印刷质量和人像雕刻,用色很考究,无论是人像还是风景的雕刻均细腻且有光泽,卢森堡的中期纸币很有趣,一版写意,一版写实,还有一版抽象,但是风格却一脉相承。价格便宜、质量优异是其最大的优点。当然,所谓的价格便宜是指绝对的价格,但若论溢价率,卢森堡纸币在欧元区当中算是相当高的。
收藏者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下早期的卢森堡纸币,尤其是1944版的100法郎和50法郎,均是欧元区纸币中的精品之作。近来发现我尤为喜爱卢森堡的早期和中期纸币,也为此努力中。同样,卢森堡纸币适合整套收藏,入门门槛低,总会带给收藏者一种,买着买着就没东西可买的感觉。
http://s1/middle/ad8a16634c9e8112a59c0&690
http://s4/middle/ad8a166307a9734ea5ef3&690
http://s12/middle/ad8a16634c9e8112b412b&690
http://s14/middle/ad8a16634c9e81129888d&690
http://s1/middle/ad8a16634c9e811195ca0&690
(这一套卢森堡纸币向收藏者展示了标准的欧洲风情,尤其是10,20,50法郎。50法郎更带有几分欧洲农庄的恬静。欧洲式的写意风格并不常见,卢森堡的这套纸币可以算为其一。)
法国
通常来说,法国纸币可以从1958年以100老法郎:1新法郎的货币改革后时期开始收藏。
法国纸币的最大特点就是精品和垃圾一样多,精的品种,精美到让人窒息。垃圾的品种,贬值都不受待见。个人认为,法国纸币不是一个新手入门的国家,如果确实对这种法属风格感兴趣,还不如将目光放在非洲的那些国家上,风格更浓郁且风险更低一些。法国纸币的价格难以驾驭且版本众多,非资深人士很难玩得转。精品的品种集中在1958年币值改革前后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的纸币,色彩浓郁,设计精美,从面值5法郎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就表现出了超强的印刷功力和艺术感,色泽饱满,华丽又高贵。此后的版本,一蟹不如一蟹,尤其是帕斯卡版本,当然,不比不知道,只要收藏过法国各个版本纸币的收藏者,就能够深有体会这其中的差异有多悬殊,我会给1959-1966的第一版S的评价,给1962-1979的第二版B+----A的评价,给1968-1997的第三版E的评价。至于1992-后的第四版,见仁见智吧,我个人觉得还凑合,评价大概在C或B之间。
因此对我来说,1958前后的法国纸币是我未来收藏的重点,但是该范围内的入门品种就有着很高的门槛,想提高每一步都极其艰辛,而且,这一版的纸币,品相每提高一点,价格就大幅上升。想起来很有趣,这些欧元区国家,精美的品种,大家都在盯着,能否在众人手中争夺到手,才是难点所在。而那些垃圾品种,还是让它们回到碎纸机中吧。
如果确实要考虑收藏法国纸币的话,个人的建议还是从末版开始,如果自己确实想要尝试一下我给予E评价的1968-1997版(即帕斯卡版),还是斗胆建议收藏早期的几个版别,至少也是198X年代的中期版别,千万、千万不要入手后面的那些。
奥地利
如果单就印刷质量和技术水平来评价奥地利的话,那么它的纸币一定毫无疑问的位列欧元区三甲。它们拥有高超的印刷质量,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像手工雕刻,但是它们的主要问题一是设计,二是它被德国纸币碾压着。就设计来说,它们特点不鲜明,很难给人流下深刻印象,往往看过之后就会忘在脑后。而且,奥地利这种纸币风格,在德国纸币收藏时就已经给收藏着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无论比哪个方面,它都比德国纸币要差一些,就如同被五指山压在了下面的孙悟空。当然,奥地利纸币仅仅只是被低估了,在同一时期,它的质量要更优于德国,上手后,会给人与图片上截然不同的感觉。几张面值为1000的奥地利纸币,水准都极高,毕竟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奥地利纸币的最高面值。
奥地利纸币收全有难度,我想不仅仅是我会这样认为,1940S----1950S的奥地利纸币均极难获得全新品,通常,收藏者能够接触到的,也就只有如下版本,或者就是在战争时期的“奥地利小票”+“奥地利垃圾票”,总的来说,奥地利纸币品种不算多,价格较高,入门门槛高,适合欧元区高手收藏,新手想要收集奥地利纸币,需要极大的魄力。
http://s6/middle/ad8a16634c9e81120f715&690
最为经典的是1956-1965版,这套纸币包含100先令的施特劳斯,这一张也可以说是奥地利纸币中最精美的一张。这张纸币几乎代表了同时期纸币和传统风格纸币的最高水准:顶尖的人像雕刻,近乎完美的黄金比例,带有油光的坚实纸张和一流的防伪技术。同版的其他面值水平都很高,是奥地利纸币中最值得关注的版本。
1983-1988版,这一版是比较多见的,面值分为20,50,100,500,1000,5000。其中5000是奥地利最有名的音乐家莫扎特,也是奥地利的最高面值纸币。就质量来说,50先令开始就已经是相当出色的品质了,然而20先令由于面值小,所以无论从尺寸,还是印刷质量来说都不尽人意。1000先令的质量非常好,但最令我惊异的是,5000这个奥地利历史上最高面值,却失准了,人像雕刻达不到奥地利人像雕刻的平均水平,背面的维也纳歌剧院雕刻还是相当精美的,而且此张纸币的设计比例失调,比较失败,当然,技术上说,在当时算得上无与伦比的。
1997版,这两张纸币与前作的变化很大。前面的奥地利纸币,一向给收藏者以沉闷的印象。而这两张纸币一改往常的沉闷,色彩和设计变得鲜亮,其技术无与伦比,但也失去了奥地利的特色,可谓有得有失。
西班牙
在西班牙的纸币中可以看到一种激情,若论技术和印刷质量,西班牙或许不怎么样,而且,西班牙的雕刻采用独特的粗犷式线条雕刻,失去了收藏者印象中雕刻线条应该细腻传神的感觉。此外,西班牙纸币的用色偏冷,题材多为历史和宗教题材,乍一看去,给国内收藏者一种很怪异的感觉。但是,当收藏者开始细细品味,并且按照某种方式,比如全套收藏的话,会越来越发现,西班牙纸币,是相当精美而且价格低廉的。195X年代的西班牙纸币就开始拥有一流的印刷质量,纸张洁白,油墨厚实,手感很好。虽然西班牙纸币的雕刻线条不细腻,但是很传神。1970年的100比塞塔,背面表现的是摩尔人统治时期的格拉纳达夏宫,我想,任何一个雕版爱好者,只要亲身体会,都会发现这张纸币的背面雕刻极其精美,而且,此张纸币尺寸很大,价格极其低廉。总的来说,在弗朗哥统治时期的西班牙纸币,风格变化不大,一脉相承,比较随意,能够感受并欣赏这种风格的收藏者,就基本能够驾驭收藏西班牙纸币了。卡洛斯时代的西班牙纸币,风格开始倾向于德国,不过质量很高,相信过手的收藏者对此会深有感触,特别是印有卡洛斯肖像的三张,人像雕刻很精致,别有风味。
西班牙纸币价格便宜,适宜入门。1957年后的所有版本,无论是低面值还是高面值,收全轻松愉快。此外,西班牙纸币的连贯性极好,适合整套收藏。但小面值和高面值的品质差异悬殊,高面值的制作水准极高,票面呈大方块型,精美大气,也是雕版爱好者深入收藏的理想之国。
我想很多收藏者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欧元区国家的纸币多数都是二战后才开始变优秀的,而更早的版本制作水平非常垃圾,而西班牙不然,西班牙的早期纸币同样高水准,除内战时期外,西班牙纸币的质量差异不大。最近我在重点研究早期的西班牙纸币,有很大的概率向前伸手。几张早期版本的1000比塞塔令我动心。早期西班牙纸币,收藏的难点在于它们的价格不易掌握,西班牙专业目录的标价,参考性较差。由于西班牙也存在纸币炒作的传统,大起大落要比其他欧元区国家明显得多,所以,魄力比购买它们更重要一些。
http://s5/middle/ad8a16634c9e8113993f4&690
中早期的西班牙纸币带给收藏者的是完全不同于近现代的感觉,这些由西班牙自雕、自印的中早期最高面值纸币,如今看来,在传统风格的雕版纸币中,绝对算得上佼佼者。这张纸币是我最喜欢的纸币之一,原因首先是我喜爱这气派的票面,其次是,主角,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华金.索罗利亚,是我喜爱的最标准的:大胡子老头人像雕刻。
华金.索罗利亚被称为瓦伦西亚之子,其笔下多展现的是西班牙东南部瓦伦西亚人的生活,一种温馨浪漫的绘画风格,此人的绘画风格我极其喜爱,此外,他的肖像和画作也多次登上早期的西班牙纸币,且均为重点炒作品种。
葡萄牙
在欧元区纸币中,我对葡萄牙纸币可以算是情有独钟,这个国家的纸币用色很浓郁,设计也很独特,题材厚重,可惜阴差阳错的,作为老欧元区经济倒数第一的国家,再加上被冠以欧元区“猪头四国”的称号,使其对收藏者的好感大幅下降。不过,我想还是就纸币论纸币的说,葡萄牙的近现代纸币中,除了一张1966年的1000埃斯库多外,其他的版本和品种均价格低廉,容易收藏大全。此外,葡萄牙每一张纸币的质量都很高,1966/1979版的500埃斯库多让我惊艳。在同时期纸币中,能够达到葡萄牙纸币这种色彩和质量的国家屈指可数。
我觉得,如果收藏者想要开始入门收藏欧元区国家纸币的话,葡萄牙纸币倒是最佳选择。很多精美且尺寸不小的葡萄牙纸币,单张价格普遍在百元以内,同等价位,最多能购买到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最低面值(对于爱尔兰,甚至最低面值都买不到)。而葡萄牙在此等价位的纸币,品种很多,且质量非常好,极少的花费就能够从中获得快感。
1964-1967版
1968-1971版
1978-1980版
1983-1991版
199X版
比利时
比利时走的是中庸路线,但走的要比奥地利成功。我之所以经常拿这两个国家相比较,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多的鲜明对比。比如,若论人像雕刻,奥地利如果算一流的话,比利时只能算三流;若论技术水平,奥地利肯定是欧元区三甲,比利时最多算中游;若论题材,奥地利纸币选择的从文化艺术家,到科学家,丰富多彩,且享誉全球,背面也多是奥地利的著名风景建筑,大多数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比利时,除了比利时国王外,我几乎从未听说过纸币选择的人像是谁,而且,200法郎的萨克斯,其乐器也明显要比萨克斯本人更有名。但是比利时纸币的设计讨巧,各种元素结合的也足够紧密,设计对于一国纸币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只要配合上还算不错的技术,就足以使它们讨人喜欢,比利时就是这一类纸币。
比利时纸币,可以从二战后开始收藏。其纸币价格适中,品种较少,适合欧元区爱好者入门,也适合高手深入收藏。
1944-1950版
1952-1959版
1961-1977版
198X版
199X版
除了比利时银行的版本外,还有皇家发行的一些小面值补充券,一共四张,入手轻松。众所周知比利时纸币是永久保值的,但不包括这四张。其中的1948版的50法郎,带有鲜明的法式风格,色彩呈金黄色,十分美观。
芬兰
对于芬兰纸币,这是一个见仁智者见智的国家,我不想昧心说它们优秀,但也不想昧心说它们垃圾。收藏纸币时候的审美观本来就是一种主观感受,那么我想说的是,货币改革后的1975年500马克是其中我最喜欢的,但这只是相对于芬兰本国纸币而言,但是目前有太多太多的精美纸币存在,自己尚未入手把玩,哪可能有闲钱去收藏这类纸币呢?而且就我目前的情况来看,入手收藏芬兰纸币把玩的可能已十分渺茫,还是让一些专业的爱好者去做补充和评价吧。只能说,此国纸币与我无缘,我也不做过多评论。
http://s9/middle/ad8a16634c9e81146dac8&690
http://s4/middle/ad8a16634c9e811289d03&690
这张1975年的芬兰500马克是我最喜欢也是唯一喜欢的芬兰纸币,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还是可能入手一张把玩的。
希腊
平心而论,希腊的纸币不错,至少对得起它们低廉的价格。设计上不出彩,技术上在欧元区中毫无疑问的倒数第一。但是希腊纸币的题材优秀,尺寸也尚可。希腊王国时期的末版1000德拉克马宙斯像,就是一张很标准的还算优秀的纸币。此外1987年的1000德拉克马的题材也是非常优秀,阿波罗,古希腊金标币,掷铁饼者和赫拉神庙,如果放在中国,仅仅是借了一个掷铁饼者的仙气,就被炒到了5000元。而这正宗的奥运题材,却只有此价格的百分之一。希腊纸币的价格和入手难度在欧元区当中是最低的,很少的花销,就能够将1960后的大全(不分版别签名)集齐。
希腊纸币的题材极其优秀:宙斯,阿波罗,波塞冬,雅典娜----其实如果希腊设计师稍微上点心,也不至于糟蹋如此优秀的题材,可惜设计师就是这么不上心,让我无可奈何。但是,1945-1956的部分希腊纸币绝对算是光芒万丈的经典,也是我未来的收藏重点。下图这张红版的5000德拉克马是希腊纸币历史上最精美的一张,也是世界纸币中的经典之作了,目前我跟踪到的最好品相是UNC-,虽然已经让我动心,但是我觉得,还是咬咬牙,再忍耐一点点,说不准会真正碰到一张GU品相的,此外,虽然这个图案有三种版本,分别为红版,紫版和棕版,但只有前者是BWC公司的经典作品,尺寸也最大,后面两张与此差异天上地下。我想,既然如今人们想到希腊都会带上一个“古”字,所以收藏希腊纸币,还是将目光放的稍微早一些吧,可能是这一时期的太过精美,导致以后的希腊纸币江郎才尽了吧?
http://s15/middle/ad8a16634c9e81132c78e&690
一直以来,很多看我博客的收藏者,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我的“精藏原则”是购买所谓的高价钞----我并不知道是我的表达有问题,还是这些收藏者的理解有问题。总之我想澄清的一件事是,精藏----无论买的是高价的还是廉价的,我只希望留在我身边的纸币是真正优秀的纸币,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价格如何。而检验它们是否优秀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它们跟在自己的身边,自己会经常性的拿出来欣赏,还是仅仅看几眼后就将它们丢在一边。
爱尔兰
爱尔兰纸币可以说在欧元区当中属于上乘之作。
一共只有3个主版本,在本国被称为ABC序列。需要说明的是,爱尔兰并不像很多欧洲国家那样习惯于使用高面值纸币,所以20镑和以下的面值比较常见,高面值反而少见。在欧元区中,爱尔兰纸币是属于版别少,品种少,非常容易收全的一个国家----当然,不包括A序列,A序列从1928年一直发行到了1977年,坑深水多,除了少数传统收藏者外,普通收藏者只能在一些小面值和近期版别上打转。所以多数收藏爱尔兰纸币的,都是从B序列开始的。
A序列,这套纸币的货币制度依然在模仿着英国,以镑、先令和便士为单位。这套纸币的正面均为爱尔兰油画拉弗雷夫人,设计传统大气,当然在价格方面,这一套可谓欧元区当中最昂贵的品种之一了,而且,涨价速度之快不逊于人民币。1977版的100镑标价从2005年的400美元,一路上升至2011年的2200美元,我想,对于这一版,收藏者只是看看就好,真的要深入收藏,非常非常难。
B序列,这套纸币发行于货币改革后,依然与英国货币有着明显的联系,在面值的设置上同样采用和英国D序列相同的1,5,10,20,50镑。从本套爱尔兰纸币开始,一种别有风味的爱尔兰式设计就诞生了。此外,超级巨大的票幅会使人过目难忘。C序列,爱尔兰纸币中最为精美的一套,100镑是我第二喜欢的纸币,这可能与我独特的审美观有关系,我喜欢大型面部雕刻和大胡子老头,而爱尔兰的100镑恰好都占。我想,我可以编写一个专门的文章来介绍大胡子老头纸币了,此类纸币,在欧洲特别多,且几乎都是在高面值上,这一点很有趣。
爱尔兰纸币,如果直接放弃A序列版,那么BC序列的收藏轻松愉快,只有那少数几张,但同样不适合新手入门,是一个相对居中的国家,不难也不便宜。
意大利
意大利的早期纸币具有相当的美观度,想到意大利,人们首先自然就会想起艺术和时尚,其纸币也是如此。当然,或许是意大利纸币上选择的人物太过闻名于世,有的时候看到意大利纸币,反而有一种突兀感。而且,在这些大师的光环之下,任何艺术再创造都显得多余,这对设计师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总的来说,意大利纸币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这是一个适合新手入门的国家,也是一个具有较高难度的国家。所有精美品种均集中在1960后,早期的意大利纸币无须伸手。对于新手而言,意大利的低面值纸币很小巧精美,几张面值为1000、2000里拉的,入手把玩还是十分有趣的,特别是伽利略的2000里拉,非常精美且价格低廉,最少的开销就能够获得这种高档次的收藏快感。我个人的入门外币收藏,就是从意大利的末版1000和2000里拉开始的,已经过去了15年,它们仍然最适合入门。
其中最为经典的有两个版本:1962-74版,这一版本中选用的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比如5K的哥伦布,10K的米开朗基罗,50K的达芬奇。这一版纸币同样也是意大利纸币历史上最精美的,我想,只要收藏意大利纸币的收藏者均会认可,特别是50K的达芬奇,那一双冰冷的如猫眼的眼神,会让收藏者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而整张纸币的风格,也好似达芬奇笔下的一幅素描:虽然他的自画像效果并非如此,姑且认为是纸币设计师的艺术再创造吧。
1969-83版,这一版本最有名的就是20K的提香和2K的枷利略,2K比较常见了,而20K则是纸币中比较罕见的还原绘画全貌的作品,色彩鲜艳,非常美观。
这两个版本的经典之处在于人像的选择,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超级巨人。精心雕琢的人像和图案,看到它们会立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艺气息和相当的时代质感。十分抢手,价格较贵,收藏起来有一定难度。我想,收藏一个文艺复兴三杰,还是蛮有趣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除此之外,意大利的1979-84版与前作的光环相比就比较寒碜了。这一版纸币虽然原创性要好于前两版,但是表现效果却显得呆板,主题不明确。
欧元前的最后一版1982-1997版,早期的1983年的100K里拉是当时的最高面值,质量明显要优于后面的升级版100K,这张纸币的人像雕刻还算不错,特别是头发丝的刻画。此外,白水印的应用也可以算是此等技术的先驱。后来的升级版表现的中规中矩,既没有太多优点,也没有太多缺点,很平凡。500K里拉是意大利历史上的最高面值,表现的是画圣拉斐尔,这张纸币从纸币本身来说,不错。但如果亲眼看过拉斐尔画作的话,我想,会有另一种感觉吧。
以上为老欧元区12国的纸币。我想,收藏欧元区纸币的,恐怕还会在此基础上加上瑞士,英国(如果再向外伸手的话,又包括北爱尔兰,苏格兰,泽西,根西,马恩,直布罗陀和英格兰),挪威,瑞典,丹麦(和法罗群岛)。以及已经成功插班的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爱沙尼亚,斯洛伐克。以及摩拳擦掌等待插班的立陶宛,拉脱维亚,捷克,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等等等等等等。
对于这些国家的选择,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下它们与欧元区老12国之间的关系:
1,插班生,也就是本身水准不如欧元区国家,努力并成功进入到欧元区当中的国家,如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等。
2,高才生,也就是水准比欧元区更高,目前尚无兴趣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如瑞典,丹麦,英国。
3,尖子生,水准远比欧元区高,甚至连欧盟都无兴趣加入的国家,瑞士,挪威。
4,外围,那些已经加入欧盟或者尚未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
很明显,2,3号非常值得收藏,1,4号应当小心。
有一些收藏者,用很少的花销就收藏到了几乎所有这些国家的近现代品种,我想,如果控制好自己的范围,那么规划与收藏的过程如同蜜糖,而一旦失控,莽撞的伸手早期纸币,那么难度和开销就会极大增加,绝大多数的早期纸币,外围入门品种的价格几乎等同于1960后的终点价格。甚至很多插班生,比如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的英国女王系列,均为超贵无比的品种。因此我的建议还是,对于欧元区纸币收藏,尽可能的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规划范围之内,正视那些游离于老欧元区12国外的外围品种,不要随意乱伸手,还是老话,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少的收藏,但是,规划,会使自己的收藏事半功倍,用最少的花销获得最大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