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座被风化了的城市,四周都是风干的颜色,它的名字叫大城府。
大城府是泰国故都,1767年被缅甸人洗劫,199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城内遗址相对分散,外国游客较多,有一些景点外国人需要购买门票,但是门票都很便宜,可以租自行车游览或者包TUTU车(我觉得其实就是三轮车),价格都不贵。
大城离曼谷有点远,从曼谷过去来回大概要四个小时,交通方式可以坐minivan(面包车),长途汽车或者火车,我是选择坐面包车过去的,早上在酒店吃完自助早餐,然后坐TUTU车到达胜利碑纪念站(费用200泰铢不知道有没有被坑),然后转minivan过去大城府(每人60泰铢)。这里去往各个地方的面包车非常多,我凭借一句英文“I want
to go
to Ayutthaya(大城府)..."问了好多工作人员才找到去往该景点的车辆,英文不好没办法......




其实大城府的泰文名字是阿育他亚(Ayuttaya),由乌通王建于1350年,辉煌时建立了众多佛塔佛像,庙宇和宫殿,堪比中国的大唐盛世,不幸的是后来遭缅甸大军纵火而被彻底破坏。缅甸和泰国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世仇,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18世纪中叶,缅军一直打泰国到湄南河腹地的阿育他亚城,造成泰国史上第二王朝大城灭亡,如今大城只剩下部分宫殿遗迹,残缺的佛像和精美的雕刻供人瞻仰。
大城府遗址以泰国独特的红砖建筑为主,不像其他景点那样豪华壮丽,但是大城却有它说不出的美和独一无二的韵味,让人不禁为此着迷。这次泰国六天之旅,我最爱就是大城。




众多的佛像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座上,眼睛凝视着脚下的湄南河及这饱受风霜的土地,漏出深邃的眼神,四周经过历史的洗涤之后显得格外宁静。


亚柴蒙考寺(WatYaiChaiMongKon)由大城王朝第一代国王建于1357年,其中以28米长的卧佛最为出名,是为了纪念同缅甸战争中杀死了缅甸王子而修建的,寺庙的名字是大胜利的意思。杀死了他国的王子还修寺庙庆祝,由此可想而知历史上泰国与缅甸之间的仇恨是有多深了......




玛哈泰寺(WatMahathat)是大城最悠久的寺庙,门票要50泰铢。当时被缅军破坏时,佛像上的佛头全部被敲掉。滚滚掉落的佛头在菩提树中浅笑,仿佛看尽一个王朝的盛世与兴衰,流露出那洗尽了铅华的安详及与世无争的容颜,于是有了"树抱佛头"的奇观,后来也被人称为"永恒的微笑",世界各国的游客都不禁慕名而来。游客与佛头合影时都要下蹲,以表示对佛的尊敬。




这百年遗址被风化地十分厉害,被毁坏的佛像随处可见,游览之余全是不同的残垣断壁。在茂盛的绿荫下,残破的佛手安然放在地上,有些佛像只剩下一只脚落在莲座上,严重的连一丁点儿石块都消失了。曾经的繁荣昌盛已经荡然无存,如今只剩下沉重的历史和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人独自穿梭在这破败的庙宇间,看着这毁于战火后的满目苍夷,心里不禁泛起忧伤的涟漪。




岁月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大城,或许一千万个旅客游览就会有一千万种感受。你不用知道每一座遗址,每一个寺庙,每一尊佛塔的名字,你需要做的,就是缓缓行走慢慢感受这里古老特别的气息。累了就放下背包在树荫下乘凉休息,静静地听大城给您说那说不完的故事。




古迹无言,但却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烈日和风陪伴它们见证了大城府的繁华衰败,如今它们依旧默默伫立,坚守着佛教所倡导的忍耐宽容和慈悲平等,残缺不全却仍然坚强地"活着",这顽强的精神力量值得让人敬佩。




即使再鲜艳亮丽的红色丝绸也掩盖不住佛像的残缺,人们站在佛像面前,似乎看到了大城府曾经繁华的画面,感叹它当时的辉煌,然后从画面中回到现实的荒凉腐败中,不禁让人感觉惋惜。偶尔有鸟在空中飞翔,停落在大佛巨大的身上,头上,耳朵上,眼睛上,偶尔还发出低沉的嚎叫,给荒凉的遗迹更加增添悲凉。




也许大城的韵味不是用文字和图片能以形容的,身临其境我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沧桑与震撼。大城独特的美非常值得让人前往,没有辜负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真好。



历史总是玩笑不断,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阿育他亚梵语意思就是永不破之城,可还是彻底被摧毁了! 真正能使城永固的,我想只有人心。
过去的都已成为历史,抛开过去,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未来。历史以来泰缅关系都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世纪缅甸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这种状况才得以缓解,1948年泰国与缅甸建交,两国关系逐渐正常化。
希望两国关系能一直和好下去,希望世界能和和平平,不要有战争。
最后提醒大家,出发大城府前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大城的太阳不是一般的厉害的......
小郁儿 ♡
2017.03.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