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红竹一心只为大家提供真东西,在投资的路上多一份干货。以下内容是红竹购买的研报精华,经过复盘反复提炼而成,只需要大家多分享、多评论、多点赞,让我们的栏目更多人关注。
风险提示: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研
1.如果2019年是科技股的大牛市,这个板块请死死握住不要放!
近期的热门主题从折叠屏、4k、边缘计算到新出炉的数字孪生,皆由5G衍生而来,带领着创业板持续发威,开年以来涨超40%。
5G中还有哪些行业可挖的?给大家分享一个细分天线—OGM模式
5G时代带来基站天线量价几何级增长,设备商为构建5G天线生产线需大量资本投入,只能将占用资本
资源的制造业务交由OGM代工厂商完成。而OGM相对传统OEM増加了测试等环节,因此大幅增加其利润空间。
5G网络架构升级下,带来基站天线量价齐升。
5G可承载3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为构建一个能同时满足3个场景且综合成本较低的网络系统,5G基站系统的网络架构需重塑升级。传统4G基站中天馈系+RRU+BB∪的网络架构将升级为5G基站全新的AAU+CU+DU结构,由此推动基站天线量价齐升。
从量的角度,天线列阵升级为MasseMMO技术,通道数同比增8-16倍。
从价的角度,分离式无源天线向一体化有源天线AAU集成,技术迭代催生高频PCB(5G时代仅国内AAU PCB市场规模将达4G时代的5倍)及塑料振子新需求,驱动天线价值量大幅提髙
5G时代下,OGM模式代工诉求趋强。
下图关于OEM、OGM和ODM模式对比一目了然。OEM厂商获利空间仅加工费,利润来源很单一;而OGM商在利润空间上,不仅可进行原材料管理节省成本,还能凭技术门槛承接产品测试等上游高附加值领域,因此利润规模远超OEM.
资源分配方面,5G时代因订单规模及价值量扩张,主设备商要更专注于有源天线的硏发设计、服务营销等髙附加值领域,因此其向上游传导资本压力的诉求强烈,他们愿意将占用资本资源的物料采购、生产组装和测试等工序交由OGM企业完成;技术协作方面,天线结构的有源化要求天线厂商与设备商进行联合测试,推动OEM将向OGM转型
对标。
我们建议关注具备天线OEM模式规模化生产优势、拥有上游部分AAU核心器件制造能力的盛路通信(002446),东山精密(002384)、立讯精密(002475),以及具有天线振子一体化设计能力的供应商信维通信,硕贝德,飞荣达!
2、拥有10倍业绩量级爆发力的5G滞涨黑马,手握移动、华为、阿里等所有重量级客户,产品皆是5G的核心料号+400G光模块出货在即(铭普光磁)
分享一个滞涨的5G标的——铭普光磁,手握移动、华为、阿里等领域内所有重要客户,19-20年业绩爆发力非常惊人。
通信磁性元件需求不止翻倍
磁性元件是公司主力收入来源,占到45%。无论是顶层核心网侧、还是中层网络覆盖侧、下层终端侧,磁性元件均是BOM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料号。
从基站端来看,5G时代SA/NSA规模组网对通信设备需求将增长100%以上,而全新的DU-CU网络架构将使得通信设备再多出1|3的增量需求。
叠加高频无线设备电路复杂度提升,需要运用大量磁性阻抗匹配器,对射频变压、电感等磁性元件的需求拉动更大。
100G|400G光模块完美匹配行业节奏
公司光模块同样排在行业前列,营收规模仅次于新易盛。100G光模块产品具备大规模交付能力并出货阿里,营收占比超10%。
400G光模块进展良好,将于19年年底向客户送样,2020年实现交付,完美契合数据中心发展节奏。
运营商、中国铁塔、设备巨头都是公司客户
公司第三大业务通信供电设备前两大客户是移动、中国铁塔,度过4G后时代的真空期后,通信供电系统设备将重回增长。
从前五大客户来看,除了上述提及的阿里,华为常年位居公司第一大客户,并长期与中兴、三星保持长期稳定合作。极度优异的客户结构决定了公司的不可替代新,将尽享行业红利。
盈利反转,爆发力十足
公司营收规模连续7年保持増长,但浄利润却在18年遭遇滑铁卢,究其原因在于中兴制裁事件。随着摩擦消除、5G时代到来,公司利润拐点出现。
3、复盘前几轮牛市,低价股和题材股是牛市初级阶段典型特征,更疯狂的主线估值泡沫化还远远未到!(策略)
综合一些买卖方观点
大部分买方认为本轮上涨超预期,目前行情进入炒主题阶段,基本都是游资主导,操作比较被动,机构不宜盲目追高,应调整结构,保持合位,等待板块轮动的机会。同时,也有部分机构选择兑现收益,减仓了涨幅较多板块,认为会议临近尾声,市场或会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看好的方向大家一致性比较强,无非还是农业养殖(猪、鸡),光伏风电,计算机以及频次最高的5G。
当下投资者普遍有两个焦虑,一是目前到底是不是牛市,如果是,处于什么阶段?二是如何看市场后续结构演绎,贯穿下去的主线会是谁?
低价股和题材股暴涨是牛市初级阶段典型特征
通过复盘历史上几轮牛市行情,尝试性给出了一些答案。
判断市场或处在牛市初级阶段;在2005年和2008年两次A股的历史性底部附近,都存在低价股暴涨的现象。
结合当前的A股表现,从市场信号层面来看,近期低价股和题材股暴涨是牛市初级阶段关键验证要素。
牛市的主线,以基本面推动
尽管近期题材股异常活跃,但是,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题材股不会是牛市的主线,下个阶段,暴涨之后的题材股在市值天花板约束下将逐渐降温,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优质成长股将继续展开有序上涨,是投资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轮牛市即1996年1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2013年6月25日至2015年6月12日。每轮发生的宏观经济背景不同,但是背后都有各自的产业逻辑攴撑。
1996年至2001年的牛市,发生在宏观经济下行而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彼时国内科技类企业刚刚起步,但在美国网络泡沫映射下,加之资本市场友好的政策环境,A股还是起了一波小牛市。累计涨幅前30的公司,就盈利能力而言,在当时具备较好的成长性;就行业特征而言,集中分布在房地产、公用事业、医药生物、计算机和电子等行业。
2005年至2007年这轮牛市中,发生在国内经济腾飞的环境下,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以累计涨幅前30位的公司为样本,就盈利而言,在当时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07年中报的归母净利增速高达251.2%;就行业特征而言,有色金属占比接近40%。
2013年至2015年的牛市,发生在宏观经济下行但流动性充裕的宏观环境下。智能手机普及之下,移动互联网红利加速释放,这是当时最清晰的产业逻辑,在并购重组进一步推动下,A股相关公司的盈利迎来高速增长,“互联网+成为这轮牛市的主线。以累计涨幅前30位的公司为样本,就企业盈利而言,2015年中报的归母净利增速高达188.4%;就行业分布而言,计算机和传媒占比高达50%。
如上,每轮牛市虽然大背景不同,但领涨的板块肯定是当时的基本面推动的板块行业。
而牛市的最终结束也是会以主线品种的估值泡沫化结束。
本轮主线会是谁?以先进制造为代表的科技龙头
先进制造业是本轮中周期的核心变量。中周期的本质定义是制造业更新升级的8-10年的经济周期概念。而工业化成熟之后,先进技术应用于产业和资源是本轮刚启动的中周期的最重要特征。
一些典型的方向,包括云计算、半导体、5G、人工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