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16年最后的一周,新股申购达到了最高峰,每天3只新股进行申购,一周上市15家,数据显示,2016年新股发行数量248只,募集资金总额为1601.73亿元。无论新股发行数量还是募集资金总额,2016年均创下2012年以来5年新高。A股在IPO不断加速和非公开发型融资双重抽血效应下,持续弱势震荡整理。
进入2017年,IPO速度并没有减缓,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对IPO审核依旧是马不停蹄。根据安排,1月4日,将有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首发申请接受审核;1月6日,还将有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上会,接受发审委的审核。
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家-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元-2800亿元,即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增长六成至八成。IPO发行批文下发频率上升至一周一次,提速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稳定,具备承受新股发行的能力,同时IPO“堰塞湖”压力依旧较大,排队上市企业数量屡创新高。
对于股民朋友来讲,最担心的就是IPO不断提速会对市场产生严重的冲击。IPO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对市场的抽血效应,导致本身流动性就比较匮乏的市场,资金更加紧缺,但在去年IPO新规后,IPO的抽血效应已经很弱,对市场影响基本为零,在改革前,新股申购需要先缴款,这样会导致大量资金冻结,致使流动性紧缺,对市场形成负面影响,但在IPO新规后,采用后缴款的规则,就不存在资金冻结的问题,在加上新股发型速度虽然很快,但新股上市规模减小,基本上网上发型在几千万股左右,对打新资金来讲一签难求,能够中签的也是少之又少,同样也不存在对市场有很强冲击的可能。
17年对A股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宏观经济状况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虽然最新统计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跃升至51.9 创2013年来最高值,各项经济指标又企稳迹象,但全球经济复苏不扎实,外部环境存在风险,特别是来源于美国,而中美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17年仍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一年,A股很难出现快速上涨趋势,主要还是以震荡,碎步式上涨为主,结构性行情是主线,机会主要集中在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债转股等几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