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距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已经两周了,会议内容政策开始发力,在众多明年工作内容中,我们最关系的话题之一就是楼市,而会议中也明确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抄的”给17年房地产政策定了调。也终于让无数普通老百姓看到了一些希望,而近期关于房地产政策频繁出台,对楼市进行降温,这背后的用意是在为推出房产税做铺垫。
12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机构人士处独家获悉,监管层日前在针对最新的资管备案规范征求意见时,对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资管产品输血房地产项目的情形提出了更多约束。
这意味着,在银行、信托、债券市场等渠道的房企融资遭到收紧后,资管产品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融资效能也被监管层所关注并采取行动。
虽然在过去的10年来房地产快速的增长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但是单靠房地产推动经济,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在过去的10年里虽然经济腾飞了,但随着房地产的畸形上涨,也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民生保障遇到了很大问题,一家几代人养一套房的事情屡见不鲜,更甚至在杠杆买房,杠杆炒房持续火热进行下房地产泡沫越来越严重,暴露了非常大的金融风险。所以要想经济不硬着陆,要想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前做好房地产泡沫的防范措施,再次背景下房产税浮出水面,但大家对房产税可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房产税是为了抑制房价快速上涨,但你错了!房产税抑制房价上涨只是一方面,最终要的是中央要用庞大的房产税额来弥补,房地产市场规模下降后损失的天量税收,最后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只不过这次换了一群羊!
中国地方政府收入严重依赖“土地财政”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说白了就是地方财政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政府卖地搞房地产、房屋建设过程中的配套费等”所得——当然这些钱最终还是消费者来买单。
经过15年的大规模建设,中国新建房屋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购买量:从2014年开始,中国地方政府建设用地“卖不动”了,土地财政无以为继,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这在公开报道中已经屡见不鲜。卖不动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将失去大量的税收。而为了维持财政收入,就不得不改变方式,所以在这个时候推出了房产税,经过15年的疯狂建设,房地产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房产税完成可以成为新的财政正来源,维持经济正常运行,同时在一线城市因为土地的稀缺性房价也不会出现剧烈的波动,整体会呈现高位震荡走势,有价无市。而为了减小推行房产税的阻力,预计首套房不会征收,但在以后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日趋紧张,不远的将来,家庭首套住房也一定会纳入征收行列。到时候就是各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