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建议
(2017-02-26 13:23:52)
标签:
资兴市柑橘黄龙病防控 |
资兴市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建议
张日明
高级农艺师
柑橘黄龙病全年都可发生,春、夏、秋梢均可出现症状,以秋、冬季症状最为明显。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包括对柑橘果树树冠部枝梢、叶片和果实进行田间诊断。
1.1 柑橘黄龙病枝梢症状
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上半部或顶部出现1—2条或多条叶片发黄的“黄梢”。黄化的枝梢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叶片均匀黄化,另一种为斑驳黄化。两种类型叶片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缺乏光泽。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是正常绿色,但因发病时期不同,病叶的症状也稍有差异。
病树当年春梢能够正常转绿,但随着春梢老熟,叶片则绿色渐渐褪去而转黄。病树当年的夏梢和秋梢叶片不能正常转绿,逐渐从淡黄转变成黄色。当年黄梢上的叶片秋末时陆续脱落,到次年春芽萌发前全部落完。第二年病梢出现较早,且短而弱,病叶细小狭长,叶质硬化,主侧脉绿色,其余叶肉部分为淡黄色或黄色,与缺锌症状相似。这时树冠其他部位的新梢由上而下陆续出现全张黄化或黄绿相间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发黄的病梢日益增多,叶片脱落,加上根部腐烂,病树逐渐衰弱,早期发病的枝梢逐渐干枯,随后病株逐渐枯死。
1.2
病树病叶有三种类型的黄化,即斑驳黄化、均匀黄化和缺素状黄化。
1.2.1
1.2.2
1.2.3
1.3
病树果实有两种类型症状,即青果、红鼻果。病树早开花,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有的柱头常弯曲外露,小枝上花朵往往多个聚集成团,最后几乎全部脱落,仅有极少数能结果。病果畸形、无光泽、味酸。
1.3.1
1.3.2
1.4 柑橘黄龙病树与柑橘生理性病害树区别
1.4.1无论是一株树或是一枝梢,黄龙病都是从顶部的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下蔓延。叶片症状是斑驳型且叶片较硬 。即使加强管理后,症状也不会消退。
1.4.2
2
2.1 柑橘黄龙病病源
以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病毒病,现已确定为一种限于韧皮部的需复杂营养的细菌微生物——革兰氏阴性细菌,学名Rickettsiae-like organism gloeosporioides Penz 简称RLO。该细菌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
2.2 柑橘黄龙病发病条件
2.2.1 柑橘果园或果园附近存在病源,即黄龙病病树。
2.2.2
2.2.3
2.2.4 柑橘果园内发梢不整齐,随时有嫩梢发生,可吸引柑橘木虱来取食、传播细菌。
2.3
病害蔓延流行主要通过有病苗木和接穗作远距离传播,田间由媒介昆虫木虱成虫传播。不能通过汁液摩擦和土壤传播。一般老龄树较幼龄树抗病力强,病害的传染和发展也较慢。凡肥水管理好、树势健壮、防虫及时的果园发病就轻,反之,病害加重。
3 柑橘黄龙病传统防控方法
3.1 严格实行检疫制度
3.2
3.3 接穗要消毒处理
3.4 防治柑橘木虱
到目前为止,对柑橘黄龙病仍没有可靠的防治方法,因此,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及时消灭病源、积极防治传播病菌的昆虫(尤其是柑橘木虱)的原则。
3.4.1 做好柑橘木虱疫情监测预报,抓住柑橘木虱主要危害新梢嫩叶的特性,在新梢萌发时进行防治。采用“去零留整、去早留齐、统一放梢、全部抹除晚秋梢和冬梢”的柑橘果树栽培管理措施,使每次新梢抽发整齐,统一喷药防治。
3.4.2 春梢萌芽前是一年中防治柑橘木虱最好的时机(实验证明此时杀死一头柑橘木虱成虫,相当于夏、秋梢时期杀死20—200头柑橘木虱成虫)。务必喷好第一次农药,防治成虫产卵在芽隙处。(施用药剂种类和防控方案由资兴市柑橘黄龙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度)。
3.4.3 加强冬季清园喷药,消灭越冬期活动力差的柑橘木虱,是全年防治柑橘木虱的关键。
3.4.4 清除果园周边的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及喷洒杀虫剂,杜绝柑橘木虱转移寄主。
3.5 及时挖除病树
对每年春、夏、秋3个梢期每次新梢转绿后认真逐株检查,尤其是秋梢期,一旦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烧毁,不留残桩。挖除病株前应对病树及其附近植物喷洒药剂,以防柑橘木虱从病树向周围转移传播。
3.6 病区重建柑橘园
对于一些柑橘黄龙病发生严重、已经失去经济价值的柑橘园(包括那些可能已经感病但还没有表现症状的柑橘树),应实行病区改造,整片挖除病、老树,清理环境,先种植一年或几年短期作物后再用无病柑橘苗重新种植。
3.7 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树势壮旺,提高抗病力
以产业化经营方式发展柑橘生产,做到“五个统一”,即发展规模统一规划,园区内统一品种,生产上统一措施,技术上统一指导,管理上统一规程。能有效控制发病率。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柑橘植株抗病能力。对幼龄柑橘树,在生长季节的4—8月份,每月施一次稀薄水肥,年施肥4—6次。对结果树,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稳果肥、壮果肥和采果肥。同时,要科学地进行水分管理,要保证水分及时、充分供应,否则,水分过多或湿度过大,会造成烂根和出现脚腐病,严重时还会死树;水分过少或严重缺水,会使植株萎蔫,生长势转弱,甚至死树。
4 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建议
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却越来越严重,资兴市几年功夫就可能有成百上千亩柑橘毁于黄龙病,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对柑橘黄龙病的定性有问题——把柑橘黄龙病定性为木虱唯一论,而忽视了肥料中毒等极端因素引发的深度中毒的生理性病害。事实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远远不止一个柑橘黄龙病,其它水果生产以及整个农业生产中,引起的病虫严重甚至无法防治,使农作物品质脱离了原始、脱离了自然、脱离了本身风味,形成农产品变色、变形、变味,甚至无法种植或者毁灭。更严重的是通过食物链最后导致人的畸形或一些莫名奇妙的病症。所以,化学物质对柑橘的影响导致成黄龙病,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也只是农业生产中整个负面影响的一个缩影。
目前,资兴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工作。在此,我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4.1 走出木虱唯一论的误区
资料显示,广西、福建等省区凡是以木虱为唯一论的柑橘产区,专抓木虱防治的区域柑橘都面临着毁园危机。而广东和江西赣南在抓木虱防治的同时,推广复合肥撒施和兑水浇施技术,柑橘生产呈一派兴旺的景象。
4.2
由于利益和价格的刺激,资兴市近些年柑橘价格暴涨后,柑橘黄龙病也跟着暴发起来,特别想高产的果园都加大了商品肥的投入和农药投入,致使有些柑橘园商品肥和农药投入越多发病越严重!
现在,一些只使用自产有机肥(腐熟的猪、牛栏粪等)而不用商品肥(包括商品有机肥、生物肥等)的柑橘园依然无黄龙病;自购单元素商品肥配制施用,即单一元素肥互配施用的柑橘园黄龙病发生少,若再少施用农药的柑橘园更是没有黄龙病;一般乱施、滥施商品肥(包括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肥、单一元素肥)和农药的柑橘园黄龙病都非常严重或者说都摆脱不了毁灭!以肥料和农药的种类或品种不同,时间长短而已!相比较而言,商品肥料的危害远远大过农药!
4.3
目前,国家对于肥料、农药管理的是元素含量的高低,而对于肥料中有毒元素的多少管理较少,如填充料问题,因为复合肥的配方生产都有一定空间的填充料可以利用,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单一元素纯度的提高,这种填充料的空间更大,这种填充料用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肥危害的大小,也就是说造成柑橘黄龙病的危害很大成份就是商品肥填充料的有毒有害元素,当然,特别严重的是造假。对农作物而言,造成危害的远远不止是柑橘的一个黄龙病,站在正确的立场来说也就是深度中毒的生理性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