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漂创业就业求职李巍 |
分类: 岁月如歌 |
前几天开车去郊区办事,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正好红灯,就在我停车的过程中,忽然有两个小伙子一左一右从两边车窗里探进来脑袋,两张晒得黑乎乎的年轻的脸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还好他们不是劫道儿的,只是两个在路口发卖楼传单的业务员。
我本来非常生气,因为当时我的车还没完全停稳,他们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直接扒住了车门,那种危险的举动不但威胁到行车安全,也是对他们自己的不管不顾。不过当我看到那两张晒得黑黝黝的年轻面孔的时候,怒气一下子没了,随口说了句:“小伙子,注意安全。”
其中一个立刻笑容灿烂:“大哥,看房子吧,现房,不限购。”他说着话随手递过来一张宣传单,另一个人也从车的另一侧塞给我一张单子。我着急赶路,随手将两张单子丢到车里。红灯还没结束,他俩争先恐后向我推荐自己效力的楼盘,也是我多嘴,随口问了一句楼盘在什么地方什么价位,没想到惹得他俩来了兴致,非要拉着我去现场看。我说着急赶路回市区,其中一个说只要十几分钟就能看完,另一个说这一天都没能拉一个客户去现场,他连保底工资都拿不到,求我帮帮忙。我还没想好怎么回绝,一个小伙子居然麻利地把手伸进驾驶室,拨开车窗锁,拉开后车门钻了进来,另一个从对面也钻了进来。
他俩的过于随意让我有点忍无可忍,我请他俩下车去。这时候绿灯亮了,我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不能拉着他俩回市区,但也不想按照他俩的要求拐个弯去看房子,我不买房。排在我后头的车子开始急切地打喇叭,我再次请他俩下车,但他俩一点要下去的意思都没有,其中一个笑呵呵催我:“大哥,快开车啊,后边都催了。您就拐个弯,五分钟,买不买不要紧,您只要看一眼,我们就能拿到今天的底薪,您就当是帮帮我们,您瞧我们晒的……”
我真的没办法了,总不能下车去硬把他俩拽下车。我只好拐弯按照他俩的指点到了一个售楼处,事实上不是几分钟的事儿,驱车绕了好几个弯才到。小李和他的伙伴热情地带着我进了售楼处,还不住叮嘱我一定不要说不买房,只当是来看房。因为一路上小李喋喋不休跟我说了好多话,此刻我倒真想帮他们一把,所以按照他们的指点到了售楼处里一个角落,在登记簿上登记了个人信息,因为我写的是英文名字,小李还特意问了一句:“这不是假名儿吧?您不用登记姓名,写个老张老李就行。”
登记完毕,我帮忙算是结束了,顺带看了一眼沙盘,规划中的小区非常大,看沙盘却是很吸引人,所以多看了看,小李热情地向我推介房子,把促销的项目全都告诉我,甚至还教我如何运作才能得到更多实惠。看完沙盘,有售楼小姐邀请我去喝饮料详谈,我说过几天带着家人一起来看看,随后出了售楼处。小李马不停蹄跟了出来,请求我把他捎带回刚才的那个路口,他说还要碰碰运气,说不定能再找个人来。我带着小李往十字路口开,路上跟他闲聊了十来分钟,大概了解了他的情况,因为小李实在太能说了。
小李说他从安徽来的,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本来想回老家去自己创业,因为家在农村,搞养殖什么的条件倒也便利,只是没有资本,他想从家庭养殖做起,有信心做个规模很大的养殖场,只不过启动资金最少要三四万,他没有那么多钱,所以跟着同学来了北京打工。另外几个同学每天忙着到处应聘,他应聘了几个公司都没能成功,有的是工资确实太少了,刨除了房租和伙食基本上剩不下钱,待遇稍微好一点的岗位又都不选几乎没什么经验的他。同学们都还在四处奔波找工作,他没敢耽误做起了沿街派发售楼宣传页的业务员。这份工作收入不高,每天只有五十块钱底薪,如果能带客户去售楼处登记,每个客户可以给他带来二十元收入,他从五月份做到现在,已经挣了六千多块钱,因为公司提供集体住宿,所以他的钱大部分攒了下来,按照他的计算,一年之后就可以回老家创业了。
我笑着问他北京好不好,小李笑得更灿烂:“当然好!不然来北京干啥?”我又问他既然北京好,为什么不想着留在北京,小李没有思考就回答了我:“北京这也好,那也好,可北京不是我们能呆的地方,我这么卖房子,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还不回家自己创业,一年挣个七八万就能过得很潇洒了,我要做得好,说不定一年能赚几十万呢,到时候想去哪儿去哪儿不是更好吗?”
小丽说他想得很清楚,到北京来不是过好日子的,而是来挣钱的,目标就是尽快攒够自己创业需要的三四万块钱,有了这笔钱就立刻离开这里,他觉得自己创业虽然辛苦,但是很自由而且有奔头,努力几年,说不定一辈子的事业就做起来了。他说曾在央视的致富节目中看到过一个人,最初也是大学毕业后售楼,后来做物业管理员,再后来用积累的资金和经验自己创业当了老板,一年多时间挣了几百万,正是那个人的经历启发了他,所以来了北京。
我非常认同小李的一句话,他说:“来了北京就得脚踏实地干活,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然北京是最容易把人消磨成废物的地方。”小李说他们几个同学一起来北京,其他人到现在还没有工作,他们看不上小李干的这种沿街敲车窗求人的活儿,不到三个月时间就能看出非常明显的差别——他吃喝不愁还攒了差不多五千多块,他的那些同学靠家里接济还得不时饿肚子,再过大半年,他就可以回家创业了,这趟北京就没白来,可那些同学可能要在这里过很多年蜗居和漂泊的日子。
“兴许他们将来过得比我好,可人活在当下,我得先把眼前的目标实现了,将来的事情走着看,要是天天白白满大街跑来跑去找工作,好好的时间都浪费掉了,我还心疼哩。”小李年轻的娃娃脸因为晒得黝黑而多了份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和沧桑,但我忽然觉得我帮他这个忙帮得很对,我牺牲了半个小时,由此创造的二十块钱可以给小李带来几只小鸡,几块垒鸡窝的砖头或者半袋子饲料,有了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今天的售楼员小李或许就能更早成为明天的李老板。不过我不要觉得是我做了利他的事,而是他对生活和自己的认可赢得了我的欣赏和尊重。
我今天写售楼员小李的故事,不是要讲个大道理,也不是要刻意描画一个好青年,我只是想说在北京还有这样一群揣着梦想刚刚到来的人,他们从来到北京的第一天起就为自己树立了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目标会引导他们创造不同的明天。过去的这些年里,正是一批又一批这样的年轻人,在北京改变了人生,也用青春改变了北京,我们应该理解和认同他们,更应该尊重他们。当然,我还有句话想说给像小李的那些同学一样终日奔波却还没找到目标和定位的年轻人:北京是机遇和财富的汪洋大海,但临渊慕鱼永远不如退而结网,大学生售楼员小李其实就是个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