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饮料凉茶李巍 |
分类: 保健养生 |
有天晚上和几个朋友约好一同吃饭,因为有一位女士坚持要吃火锅,所以就近找了一家很有名的火锅店去就餐。点好菜品之后服务员问需要什么饮料,我和两位男士(都是医生)都说不要饮料,那位女士却点了几听凉茶,理由是吃火锅会上火,一定要喝凉茶才可以,并且说她最喜欢喝凉茶,所以无论冬夏从不上火。
我们几个听了这话也不好反对,就由她点了凉茶,却谁也没有喝,只是喝开水。女士很热情地将凉茶打开来送到我们面前,我们都是笑而不喝。她并不知道,我们三个曾经就凉茶进行过一次讨论,或许因为都是医生的缘故,我们都不赞同喝所谓能去火的凉茶。
凉茶在广东等南方地区由来已久,北方是近几年才有了这个东西,不过来势凶猛。如果仅仅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饮品,倒也没有特别讨论的必要,但因为凉茶的这个“凉”字,所有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最好不要随便喝凉茶,尤其女性更不要动辄喝凉茶解暑去火。
第一个理由是饮料中不可避免地含有某些防腐剂、调味剂和色素等明里暗里的东西,这些东西即便对健康没有很大的直接危害,但对身体肯定没有好处。现代人每天要摄入大量的这些化学物质,最好不要为了怕上火摄入更多这些无益的东西。
第二个理由为是药三分毒,只要是药就不要乱入口,因为药的疗效因人而异,如果某种药对一个人没有效果,剩下的影响肯定是毒性。把凉茶视为“药”有点夸大,但其中的确含有药物成分,有些凉茶甚至就是以含有某些解暑去火的中药材作为宣传的卖点。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只会对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病症有效,绝非对所有人都有好处。许多人认为中药的副作用远远小于西药甚至没有副作用,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药同样具有毒性和副作用,只是因为纯度不及西药高,所以才给人造成没有副作用的假象。
是药三分毒,含药的饮料当然肯定不会对所有人的健康都有益无害。如果它对某些人和某些病征有效,一定会对另外一些情况正好相反的人和病非但无效,反而有害。正常服药之前人对病情有甄别,但喝饮料很可能毫无戒心也不会想到太多,贸然喝下去很可能非但不会有期待的效果,反而引发另外一些问题。
第三个理由是,并非每个人都容易上火,上火是个伪命题。很多人钟情凉茶并非因为它的味道和口感,而是为了不上火。家庭聚餐或者在外吃火锅的时候,不少人选择喝点凉茶,显得既时尚又健康。事实上中国人动辄认为自己上火了是一种错觉和误解。虽然中医自有其体系和理论,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容易上火,上火一定是因为某些病变引起的,所谓上火只是表象而非一种疾病,当然也就不能一概而论地用药或者预防。
上火更像是中国人的一种经验之谈,缺乏可以经得起推敲的依据。既然上火并没有唯一确定的原因,也就不存在能够预防所有所谓上火的药,更不是一瓶饮料就能预防和根除的。所以喝凉茶并不能真的预防上火,它唯一的功能仍然是解渴和心理安慰,仅此而已。
第四个理由是凉茶中的某些成分对于体寒的人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如果凉茶中真的含有宣传的解暑降火的药材,那么它对体热的人或许没有太大影响,但对于体寒的人来说就一定是雪上加霜。有生性体热的人就一定有体寒的人,这些人经常饮用性凉的饮料,其结果可想而知。不少女性都比较畏寒,某些特定时刻更不能喝凉性的东西,对于这些人来说,即便真的怕上火,最好也不要轻易引用凉茶,它能否抵御上火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会不利于体寒者的健康。
其实不唯独凉茶不能随便喝,许多大行其道的饮料都不宜经常饮用。比如最常见的可乐和咖啡,因为它们解渴的功能未必及得上开水,但一些人所共知的副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现在各种各样的功能饮料五花八门,其中添加的东西可能是某种中药材,也可能是维生素或者其它微量元素。这些功能饮料在宣传中都会特别强调添加了这个或者那个成分,当然也会刻意隐瞒一些不想被人知道的成分。就公开宣称的成分来说,其功效和积极作用也是因人而异的,它们对某些人可能有益,就一定会对另外一些人有害。比如维生素饮料可能对一些缺乏维生素的人有益,但对体内并不缺乏维生素的人来说,摄入过量维生素就不是好事了。
最健康的饮品,还是自己亲手煮的白开水,这一点一定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