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铁路降价保险安全生活李巍 |
分类: 趣味生活 |
昨晚诊所搞了个简单聚餐,一方面答谢所有同仁一年来的努力,一方面也是提前庆祝一下即将到来的新年。当然,年轻人们还有个非常冠冕的理由——原来2012不是真的,这是今年最值得庆祝的事情,所以要我不惜血本请大家吃一顿。
饭间闲聊说起未来的打算,小刘喝了两杯啤酒,脸蛋红扑扑的,说:“这一年总的说来高兴的事儿挺多,家人不错,自己不错,诊所也不错。接下来最要紧的事儿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火车票都降价了,还不赶紧回家吗?”
我还没看到这方面的新闻,多问了两句,小李说火车票确实要降价了。回到家里我赶紧查了一下新闻,原来实施61年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还有几天就要取消了,强制征收了这么多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取消,火车票价同步下调。
实施了几十年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进行改革是必然,市场经济的空前繁荣也要求铁路旅客意外伤害险应该为自愿而非强制,这看着非常正常和合理,火车票应声降价也让很多人非常兴奋。然而火车票降价之后,一张票能给旅客省下多少钱呢?
略微一算,一张票最多能省几块钱。因为火车票中间所含的保险费是基本票价的2%,而一张车票的价格由基本票价、空调费、加快费、卧铺费等很多个部分组成,不同列车的票价格构成不同,是在相同的基础票价的基础上累加了其它费用,而保费是基础票价的2%。举个例子,如果一张空调卧铺票的价格是400元,其中基础票价150,空调费50,卧铺费150,其他费用50元,那么这次降价能降低的额度就是基础票价的2%,也就是3块钱。
火车票的票价是降低了,但在同时原有的意外险被取消了,事实上票价并没有降低,如果要另外购买商业意外险,费用还可能增加。但这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少了或者多了几块钱,而是代表着一种局面和观念的转变。局面的改变是铁老大基于垄断强加的意外险不再是强制而改为自愿,观念的转变是说,中国人从此要在更多领域有保险意识。
促使铁老大取消意外险和降低票价的原因可能很多,最首要的应该是社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导致了强制险被取消是大势所趋。铁路强制险取消,旅客自愿购买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铁路效仿民航人身保险走向商业化,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近几年层出不穷的铁路交通意外饱受诟病或许也是促使《条例》取消的原因之一。原有条例中的铁路交通意外险赔付额度低,而近几年铁路以外不断,由此引发的有关意外伤害赔付纠纷屡见不鲜,动辄仅有几万元甚至几千元的赔付上限越来越不能平息受伤害旅客的情绪,由此也影响到了稳定,越来越不适应现实需求的条例被废止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火车票降价并不能真正带给旅客实惠,反而可能因为购买商业意外险而增加支出,但降价的积极意义仍然值得肯定,起码结束了由垄断带来的强制购买保险的历史,把购买保险变成了一种自愿行为。从长期来看,这非常有利于养成公民的保险意识,我以前也曾在博文中说过,中国人的保险意识非常弱,需要强化。打开电视报纸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人因为生病或遭受意外而倾家荡产,而参加保险是避免出现因病或因为意外致贫的最好的办法。
火车票降价之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每次乘坐火车之前像坐飞机一样,购买保险,这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因为这体现了对家人责任。虽然火车票降价之后旅客并非完全没有保障,铁路仍需对旅客人身安全负责,仅对意外伤害不作出赔偿。当下的铁路安全并不高,所以坐火车购买商业保险以获得更多保障,这是发达国家的习惯,我想也该成为我们的自愿选择。
相信各个保险公司很快就会推出相应的铁路险,虽然这种商业险完全自愿购买,但我还是希望乘坐火车的人都能去买一份意外保险,毕竟这是对家人负责的表现,而当前的铁路运输安全似乎也还没有到百分百让人放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