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情父母孝心生活李巍 |
分类: 李巍看事 |
前几天写了篇关于孝心的博文,引得好多博友唏嘘,看得出来今天很多飘荡在外的孩子并非没有孝心,而是背负着太多东西,很多时候心有余力不足,一年到头难得见到父母一次,但心里的眷恋和牵挂只有自知。
犹太人也有这样一句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我想,作为父母,其实对儿女要求得很少,付出汪洋不计较,却会因为儿女送上的点点滴滴而幸福和感动。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寓言故事:一位英俊潇洒的王子爱上了邻国美丽的公主,鼓起勇气上门提亲时,公主却说,如果你是真心想要娶我,就要答应我一个条件。王子说为了能娶她做自己的王妃,世界上没有什么能难得倒他的事情。谁料公主说,那就给我捧来你母亲的心吧。王子听了又诧异又矛盾,既不想失信于公主,又不忍心对自己慈爱的亲生母亲痛下杀手,但是为了得到心爱的姑娘,还是把心一横,趁母亲熟睡之际剜出了母亲的心脏,连夜赶着去送给心上人。在他匆忙离去的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从马背上滚落下来,那颗掉在地上的母亲的心突然开口说了话,我的孩子,摔疼了没有?做儿子的不顾念亲情对母亲痛下杀手,但母亲却时刻惦记着孩子的痛痒,这样的母亲,这样伟大的母爱,可谓是“天下父母心”的最好的诠释。
去年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幅漫画,说的是一位母亲和一位暴虐成性的儿子的故事。儿子经常跟别人发生纠纷,然后将对方杀死,抛尸院中的枯井。每次被人揭发后在枯井中都找不到受害者的遗体。最终这个暴虐的儿子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同样抛尸枯井。但这一次警察很快就找到了受害人的遗体,因为他杀死了母亲,再也没有人帮他藏起受害人的遗体了。
这个故事有点让人发憷,当然仅仅是个虚构的故事,母亲的做法肯定不对,但就是这样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却在网络上让无数人动容,不为故事本身,只为那份母爱。即便是一份没有原则的爱,那也是真的,深的。
古语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从每个人呱呱坠地那天起,就享受着父母的爱,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是父母用辛劳的汗水将子女抚育成人,不求回报,只希望能看见子女能平平安安、幸福的生活,做父母的最大心愿就完成了。
毕淑敏曾写过一篇名为《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的文章,对儿子详细剖析了自己为人父母的心理挣扎过程。在孩子处在婴幼儿时期的时候,她从不打孩子,因为那时的孩子还很稚嫩。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她也不曾打过儿子,因为儿子还太天真,只是淘气而已。而当孩子渐渐懂事,初具童年人应有的智慧后,却依旧我行我素、不懂是非,父母一切苦口婆心的教育都宣告无效的时候,才不得不拿出杀手锏,殴打。打孩子的目的也仅仅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远离虚伪、狡诈、残忍、懦弱这样的恶习,毕竟打在儿身却痛在娘心。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儿女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让儿女能够早日成为栋梁之材,总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有时候连自己的孩子也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总是当儿女真正的长大了、成熟了,甚至自己也已为人父母时,才恍然大悟的了解到父母曾经的苦衷和心愿。
父母总是十分心疼自己的孩子,捧在手里害怕掉到地上,含在嘴里害怕化掉,而子女们却时常觉得这都是理所当然的,还有的总是埋怨严厉的父母,笑话落伍的父母,哀叹父母不理解自己,甚至因为父母没有显赫的官位、足够的财富而深深的自卑,羞于提起自己的父母。却往往忽视了,父母的腰已经渐渐弯了下去,白发已经爬上了他们的鬓角,皱纹也被刻画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可怜天下父母心,岁月的磨练让他们不再年轻,生活的艰辛让他们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为了儿女他们操碎了心,而我们总是在需要泊岸需要温暖时,才会想起他们。其实他们需要的真的不多,你的一声问候、一个电话、一顿晚餐,总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会让他们觉得这些年的辛苦并没有白费,他们的苦心也终于换来了理解和认同。
一首歌中这样唱道:再高的山也有根,再长的河也有源,再远的路也有边,再大的海也有岸,血脉流淌在心里面,父母的恩情说不完。人世间,最难回报的就是父母的恩情,甚至到了“养儿才知父母恩”,愿人人都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
虽然今天的人有很多重要的事做,有很多人要操心,但真的很希望人们在忙忙碌碌中不要忘记了父母,再忙也要顾得上俺爹俺娘。人世间再没有什么比子欲养而亲不待更让人痛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