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后如何快速摆脱假日综合症?

标签:
假期长假综合症生活李巍 |
分类: 趣味生活 |
过去的八天长假留给人们太多值得怀味的东西,各人心情各异,不见得都是快乐,不过留下的后遗症好像都差不多。假期过去将近一周,周围同事们大多好像意犹未尽,生活工作都不在状态,反而是因为加班没能放假休息的人更显得精神。
这个假期引发了太多议论:史无前例的铁路输送量,变成停车站的高速路,8天八百条死于交通事故的生命,多个景点因为人多造成冲突……
假期本来是休养身心的时间,不用考虑工作,不用外出挤车,不用朝九晚五,可以没心没肺睡觉吃饭读书看电视出门走走看看,但是现在的悠长假期似乎有点变了味道,大家都扎堆儿找乐子,结果谁也乐不起来,大家都一身疲惫。今年这个国庆长假好像特别能够说明问题,至少说明取消五一长假,化整为零的做法值得商榷。中国人太需要假期了。
不说闹心的假期,说说假期过后的闹心。中秋国庆黄金周过去之后,大家陆续投入繁忙的工作,开始日复一日的劳作,不过多数人好像都不是那么适应,精神不振,心不在焉,严重一点的人还会对工作表现出倦怠或抵触,更有些率性的人动辄暴脾气,节后还真的出现了那么一些很反常的情形,有人厌工,有人闹肚子,有人感冒了。这种悠长假期之后出现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应该被叫做节后综合症。
医生给出的建议是:有好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正确享受假期,无论它是一天还是一周,都充分放松,但也不忘记假期过后还得工作。回到岗位上,一如既往对待工作,不适应职场环境要尽快调整,尽快过渡到正常工作状态中。
节后综合症不是个好东西,不但影响心情,延误工作效率,还可能对健康和心理造成不小的困扰和影响。所以,我觉得如何节后摆脱综合症应该成为这个礼拜的一个话题。
【生物时间紊乱,上班疲倦嗜睡】
这恐怕是假期过后最多人的体会。放大假了,终于不用上班打卡,安心睡到中午,晚上也可以熬到半夜,全然不用顾忌。长假过去,不知不觉已经养成晚睡晚起的习惯,生物钟也往往和上班时大相径庭。这种情况下按照往常时间上班,生物紊乱当然会造成开小差,打不起精神,格外嗜睡,难以正常工作。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生物钟,恢复原有状态,连续几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睡前放松,多做简单的头部按摩让血液更流畅,听些舒缓音乐,睡前喝杯牛奶,热水泡脚都能助眠,只要三四天就能形成新的起居习惯了。
【放假胡吃海喝,节后肠胃不适】
这也是最常见的吧。长假到来,各种聚会和婚礼庆典跟着扎堆到来,顿顿鸡鸭鱼肉,偶尔还要来个不醉无归,过多油腻高热食物和饮料会让肠胃超负荷,酒精还会损伤肝肾,于是节后就出现了不少人肠胃不适额情况。此时要注意调整饮食,多吃清淡的、高纤维和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均衡摄入营养,加快体内新陈代谢,恢复肠胃正常功能,逐渐消除消化系统的疲乏感。适当做点运动不仅可以身体松畅,也能减掉秋膘,愉悦心情。
【工作不在状态,厌工心理严重】
结束长假回到工作中,不少人留恋惬意的假期,沉浸在自由的愉悦中,当然没心情应付繁忙工作了。如此一来,工作效率低,无法进入正常状态,厌工心理比较严重,有时候还会烦躁易怒,抵触工作和同事,这得赶紧想办法调整。这些抵触情绪会让同事更不适应,上司觉得你缺乏责任,自控调整能力不够,这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和绩效考评,让升职加薪多了些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坦然面对生活和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都是如此辛苦劳作,假期毕竟是假期,想开点也就明白了。不妨给自己些适当的心理暗示,从比较简单的工作入手,一样一样处理攒下的工作,别有压力,让工作量逐步递增,有那么几天也就进入正常状态了。
【享受饕餮大餐,埋下健康隐患】
这一点今年也特别明显。可能因为今年高速免费,不少人开着车拖家带口外出旅游,到了陌生地方除了游览山水,最多的恐怕是大快朵颐。自驾旅游的确愉快,却也会埋下不少健康隐患——旅途驾车本就疲劳,长途跋涉不适应各地气候差异,抵抗力较弱的人很容易出现感冒着凉等问题,另外随遇而安的饮食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假期结束,各个医院出现了大量在外出旅行中感染肠道疾病的患者。所以,假期过去之后,还要好好调理一下身体,把小毛病抓紧治好,健健康康神清气爽投入工作,迎接下一个长假到来。国庆都过去了,春节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