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芙蓉鲜螺的由来

(2012-08-18 07:53:40)
标签:

白居易

武进

螺蛳

芙蓉

杂谈

分类: 招牌菜

  光听芙蓉鲜螺这个名字,就能感觉到这道菜有很大的魅力,但这到菜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现在我就来向大家揭秘。

  2006年起,武进推出十大农家菜,“芙蓉鲜螺”榜上有名,这原来不起眼的小蛳螺,竟然爬上了许多大饭店的餐桌。不过您可别以为,这芙蓉蛳螺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其实啊,它的历史可是非常的悠久,据史料记载,当年,白居易对芙蓉蛳螺也是青睐有加。

 

据史料记载:唐朝,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期间,与早有私交的常州刺史贾餗经常来往。常州刺史贾餗邀请白居易做客毗陵,席间向他介绍常州的民俗风情,坊间趣闻,把酒言欢,兴趣盎然。一次,白居易听说焦溪秦望山上的禅院里有一高人“鸟巢禅师”,于是在朋友引荐下前去拜访。步入后院,见一大池的石壁上布满蛳螺,层层叠叠,白居易很是奇怪,为什么禅院里会有如此大数量蛳螺呢?

横山桥 居民 周仁昌:这个螺蛳是禅师饲养的。禅师不戒荤,但又不能杀生,却很喜欢吃这芙蓉螺蛳,他就想办法,去街上买剪了尾巴的螺蛳回来,买回来之后养在池子里,死了的螺蛳就拿来吃,心里得到了平衡。部分无尾螺蛳没有死,因而池子里的螺蛳繁殖的越来越多。

了解了这些情况,白居易进一步深悟鸟巢禅师不凡的处世哲理,有感于禅师的话语:“山中之险,可观天象风云已避,官场之险却变幻不测,涉险而不知其险”,而深有感触。感触之余,他作诗一首,以谢禅师。

   由此,芙蓉螺蛳的鲜美也深得白居易的青睐,成了他来常州每宴必备之物。而他“秦望山上访禅师,题咏芙蓉无尾螺”一事,也成为武进邑内佳话,口碑相传至今。

武进地处江南水乡,河港纵横,湖荡棋布,湖滨河滩均产指甲般大小的蛳螺。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武进出产的蛳螺中,却唯有芙蓉蛳螺以其壳薄、肉肥而最是味美。横山桥农林站站长刘志良是土生土长的芙蓉人,他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鱼塘,为大家揭开了芙蓉蛳螺的奇特奥秘。

横山桥农林站站长  刘志良:我们芙蓉养鱼已经300多年历史了,由于养鱼苗必须要吃豆浆,因此螺蛳也靠福吃到豆浆,所以芙蓉螺蛳出了名,螺蛳生产出来壳薄肉嫩。

原来,芙蓉是我国著名的鱼苗养殖集散地,在鱼苗的繁育过程中,豆浆是主要的饲料。而豆浆倒入池塘中,同样也成了塘中蛳螺的美食,所以,这喝着豆浆长大的蛳螺就特别的肥嫩可口,鲜美好吃。

“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久而久之,芙蓉螺蛳就以壳薄、肉厚、鲜嫩而远近闻名,成为当地人招待客人时不可缺少的一道招牌菜了。无心插柳柳成荫,配角翻身变成了主角,由此,芙蓉螺蛳的名声也渐渐盖过了芙蓉养鱼。20056月,“芙蓉鲜螺”正式申请注册商标,久负盛名的武进芙蓉螺蛳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2006芙蓉鲜螺被评为武进十大农家菜后,“芙蓉鲜螺”更是登上了常州市各大宾馆、饭店的大雅之堂,成为一道负有盛名的地方特色菜。

上海游客 葛中红:这个螺蛳特别好吃,又嫩又鲜,这个鲜是很滑爽,和清淡的,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螺蛳。

藉此,“芙蓉鲜螺”也走向江浙,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供不应求。

如今,芙蓉蛳螺在养殖技术、烹饪工艺上既保留了本土特色,又注入的现代创新元素,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也曾作过报道。在去年央视7套老家味道农家菜烹饪大赛中,以芙蓉鲜螺为原板料的“五螺争艳”一举夺魁。从曾经的农家餐桌,到现在走进央视,芙蓉蛳螺登上了“大雅之堂”,小蛳螺也做出了大文章。

可见常州的美食是多么的发达,一份小小的螺蛳都有如此大的魅力。

http://t1.baidu.com/it/u=2071834841,1818094921&fm=0&gp=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马蹄酥怎么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