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气、水井防砂作业用石英砂

(2018-07-22 12:38:21)
标签:

防砂作业

石英砂

分类: 油田化学
SY/T 5184-1997
油、气、水井防砂作业用石英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油、气、水井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作业用石英砂的取样,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油、气、水井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作业用石英砂的质量检验。其他方法的防砂作业用石英砂的质量检验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003-1985
       SY/T5108-1997压裂支撑剂性能测试推荐方法。
3、仪器设备和材料
a)         药物天平:感量为0.1g。
b)        分析天平 :感量为0.001g。
c)        标准筛:应符合GB/T 6003的要求;
d)        振筛机:摇动次数为221min-1,振动次数为47min-1
e)         定时钟及秒表;
f)         铜丝刷;
g)        显微镜(50倍);
h)        电热烘箱:示值范围为0~250,示值误差范围为±1;
i)          150~250mL塑料杯或塑料大口瓶及带刻度的1000mL塑料量筒中;
j)          真空抽滤设备:抽滤瓶、橡胶密封垫、布氏漏斗、坩埚、耐酸滤纸和真空泵;
k)        光电浊度仪:WGZ-II型或WGZ-100型或同类产品;
l)          医用注射器:30mL;
m)      离心机:3000r/min,配有带刻度的5mL离心试管(示值误差范围为±0.1mL);
n)        压力试验机:示值误差范围为±1%;
o)        石英砂破碎试验筒:邮附录A(标准的附录);
p)        盐酸(AR)、二氟氢铵(GR)、氢氟酸(AR)及汽油、苯、四氯化碳。
4、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4.1样品的准备
        按SY/T 5108-1997第5章执行。
    4.2粒径
    4.2.1指标
        砂样经过筛析后,至少要有96%(质量分数)的砂符合防砂设计所选定砂的筛目范围,所测试的砂样中不得有多于2%的砂粒粒径小于(或大于)所选定筛目的最小(或最大)筛孔尺寸,例如,若所选定砂的筛目范围为0.8mm~0.4mm(20目/39目),则不得有多于2%的砂通过0.4mm筛子,也不得有多于2%的砂未通过0.8mm的筛子,粒径筛析推荐使用的粒径公称尺寸及标准筛组合见表1。
 
 
 
 
表1 粒径公称尺寸及标准筛组合
 
粒径
mm
1.25~0.80
1.18~0.60
0.80~0.40
0.60~0.30
13.5/20
14/25
20/39
25/51
中国标准筛mm(目)
1.40(12)
1.25(13.5)
1.00(16.3)
0.90(18)
0.80(20)
0.60(25)
底盘
1.25(13.5)
1.18(14)
1.00(16.3)
0.80(20)
0.60(25)
0.56(28)
底盘
0.90(18)
0.80(20)
0.60(25)
0.50(31)
0.40(39)
0.355(44)
底盘
0.71(22)
0.60(25)
0.45(35)
0.355(44)
0.30(51)
0.28(55)
底盘
 
 
       4.2.2试验方法
              按SY/T 5108-1997第7章执行;
       4.3圆度和球度
       4.3.1指标
              圆度应大于或等于0.6,球度应大于0.6。
       4.3.2试验方法
              按SY/T 5108-1997第8章执行。
       4.4酸溶解度
       4.4.1指标
              指标见表2
表2 酸溶解度指标
 
石英砂粒径范围
酸溶解度%
mm
0.30~0.60
51/25
<2
0.40~0.80
39/20
<2
0.60~1.18
25/14
<3
0.80~1.25
20/13.5
<3
 
       4.4.2试验方法
              按SY/T 5108-1997第9章执行.
       4.5粘土及细颗粒物含量
       4.5.1指标
              砂样水质的浊度不应大于50度,砂样中粘土及细颗粒物的含量(体积分数)不应超过1%。
4.5.2试验方法
4.5.2.1浊度测量按SY/T 5108-1997第10章执行。
4.5.2.2离心分离法测量粘土及细颗粒物含量。
a)         用量筒量取10mL砂样(充分振动至砂面不降为止),然后将这10mL砂样倒入50mL具塞比色管内,再加入10~15mL蒸馏水,盖好塞后用力摇动10s,然后静置1min。
b)        仔细将比色管中的悬浮液倒入另一支50mL比色管内。
c)        重复步骤a),直至用完50mL蒸馏水为止。
d)        将上述50mL洗涤过砂和水样仔细地倒入四个(或两个)带刻度的离心试管内,再把这些试管放入离心机上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分离20min。
e)         取出试管并观察底部的粘土及细颗粒物含量,若沉淀物总量为0.1mL,相当于砂样中的粘土及细颗粒物含量为1%;若为0.2mL,相当于砂样中的粘土及细颗粒物含量为1%;若为0.2mL,相当于2%,依次类推。
4.6破碎率
4.6.1指标
    砂样经破碎试验后的破碎率见表3。
 
表3 破碎率指标
 
粒径
破碎率%
 
mm
0.30~0.60
51/25
<2
0.40~0.80
39/20
<2
0.60~1.18
25/14
<8
0.80~1.25
20/13.5
<8
 
4.6.2试验方法
4.6.2.1以测定0.8mm/0.4mm(20目/39目)砂样的破碎率为例,按从上到下顺序将顶盖,0.8mm、0.4mm筛子和底盘组成筛网组。将(100±0.01)g砂样倒入上部筛子中,盖好顶盖置入振筛机上筛10min。
4.6.2.2取下筛网组,只留下部0.4mm筛子内的砂样。将筛好的40.00g砂样倒入内径为50.8mm的石英砂破碎实验筒内[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推荐使用内径为50.8mm的实验筒。当实验筒内径不等于50.8mm时,所需加的砂量按公式(1)计算:
式中:m——试验需加砂量,g;
         Di——试验筒内径,mm;
         mt——实验筒内径使用推荐值时的加砂量,mt =40g;
         Dt——实验筒内径推荐值,Dt =50.8mm。
4.6.2.3将砂样倒入实验筒时,应不断地转动盛砂容器,以使实验筒内的砂样顶面尽可能平整。在对活塞不施加任何力的情况下,小心地将活塞插入实验筒中并按一个方向慢慢旋转1800
4.6.2.4将上述装好的实验筒轻轻地放入压力机内。
4.6.2.5压力机启动后,在1min内使载荷达到28KN,再保持2min,不允许过载。若载荷超过28kN,需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压力机上的指示载荷28KN表示在直径50.8mm的实验筒内产生了14MPa的压力,对其他内径的实验筒,对砂样所需加的载荷按公式(2)计算:
 
式中: Pi——实际试验载荷,kN;
          Pt——实验筒内径使用推荐值时所需加的载荷,Pt=28kN。
4.6.2.6压力机卸载后,取下实验筒,将4.6.2.1用过的较小筛目的筛子(0.4mm)与底盘组合在一起,将实验筒内的砂样倒入筛内并用小毛刷清扫实验筒,将所有砂样及细粒全部扫入筛内,盖好顶盖后放到振筛机上筛子10min。
4.6.2.7称量底盘上的细砂量,算出砂样的破碎质量百分数。再重复4.6.1.1~4.6.2.6步骤两次,砂样破碎率试验结果取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
4.6.3破碎计算公式
       破碎率按公式(3)计算:
 
式中:η——石英砂破碎率,%;
         mp——砂样总质量,g;
         mc——破碎砂样的质量,g。
5、检验规则
5.1产品经检验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应加倍抽样检验。复检后若仍有指标不合格时,则应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5.2重复抽样的方法同第4章。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包装外层用塑料编织袋,内袋至少有一层塑料袋。每袋的净质量为15kg±0.25kg。
       6.3运输
              运输车箱必须干净,长途运输必须有防雨、防灰尘杂物污染措施。
       6.4贮存
              贮存场所必须具备防潮、防雨、防灰尘杂物污染条件。
 系列杀菌剂、防腐剂、防霉剂、消毒剂、抗菌剂
联系人:宋先生 电话1330531304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