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皿计数法检测异养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5-12-29 12:32:28)
标签:

平皿计数法

检测异养菌

解决办法

杂谈

分类: 杀菌防腐

平皿计数法检测异养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不仅生长繁殖最快,而且为数最多。这类菌群能产生致密的粘液,粘附水中细小的悬浮物和其它丝状菌、霉菌、藻类及原生动物,从而形成粘泥。生物粘泥的大量积聚,会导致管道堵塞,影响传热效果。同时由于细菌分泌酸性物或在金属表面局部地区形成氧浓差电池,对管道产生腐蚀作用,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异养菌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循环水系统异养菌的检测方法通常是采用平皿计数法。

平皿计数法检测异养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易导致人为误差
在用平皿计数法测定异养菌时,经常会遇到菌落微小或菌落蔓延,菌落与培养基的反差不明显、培养皿内出现气泡,肉眼难于识别和计数的情况。因此,该法受主观影响较大,造成人为误差较大。
1.2  过程难以控制,致使检测结果失真
该法对培养基配制要求较严,当培养基过滤不全或培养基配制不当时,易出现许多杂质或絮状沉
淀,因此有时难免将培养基中的细小颗粒杂质当成细菌,导致计数误差大,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致使水质报告的菌落数失真,技术措施失当。

测试瓶法检测异养菌的试验研究

2.1  方法原理
采用绝迹稀释法将欲测定的水样用1mL无菌注射器逐级注入到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测试瓶中进行接种稀释后,入恒温箱30℃±0.5℃培养3天。
 
 
根据测试瓶阳性反应和稀释的倍数,计算出被测水样中细菌的数目。
2.2  试验研究
2.2.1  精密度考查及重复瓶的确定
为了充分考查测试瓶法的精密度及不同重复瓶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多次试验,其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出:
(1)测试瓶法10次所测结果离散度较小,按微生物检测规范不存在判据差异。而平皿计数法测定5次中有1次菌落蔓延、2次平皿不平行现象。
(2)测试瓶法3瓶重复、4瓶重复、5瓶重复结果基本一致,故一般作3瓶重复即可。
此外,试验中我们还发现测试瓶法具有以下优势:
(1)测试瓶法操作比平皿计数法简便得多,工作量仅为平皿计数法的1/5。测试瓶法准备工作简单(只需将注射器灭菌)、操作时间只须几分钟(一个样),而平皿计数法操作繁琐、费时(包括洗涤、烘干、裁纸、包扎、培养基配制、灭菌、灌皿及试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作一次分析需花很长的时间)。
(2)测试瓶法检测结果的判断不会因人而异:测试瓶由红变黄则有,非常明显。
(3)测试法检测无须在洁净工作台里进行。
2.2.2  测试瓶法检测异养菌的干扰试验
测试瓶法检测异养菌的干扰试验结果见表2,测试时间都为3天。

表1  精密度及不同重复瓶的考察结果
样品名称
方法
多次重复测定结果/个.mL-1
平均结果X
/个.mL-1
标准偏差/S
变异系数S/X
精密度
1-S/X
某循环水回水水样
平皿计数法
 
蔓延菌落
/
/
/
/
平行皿不平行
9.0×10
6.9×10
测试瓶法3瓶重复
2.5
2.35
1.14
0.49
0.51
1.5
0.9
2.5
2.5
3.0
0.9
4.5
测试瓶法4瓶重复
3.5
测试瓶法5瓶重复
1.7
表2  测试瓶法检测异养菌的干扰试验结果
样品名称
试验号
加标准浊度
/×10-6
FeSO4.7H2O
/×10-6
加油
×10-6
实测浊度
/×10-6
实测油量
/×10-6
结果/个.mL-1
某循环水出水水样
1
/
100
77
125.1
77
1.5
2
/
100
/
97.1
/
2.0
3
/
/
/
28.1
/
2.0
某循环水回水水样
5
0
100
100
71
125.0
9.5×10
6
30.0
100
0.0
96
/
4.5×10
7
30.0
100
100
99
125.0
9.5×10

                  表3  测试瓶法检测异养菌多批次试验连续菌量计数结果                 个/mL
时  间/d
水样名称
1
2
3
4
5
稳定期/d
杀菌试验初始菌
9.5×105
9.5×105
9.5×105
9.5×105
9.5×105
1
加某杀菌剂24h后
0.3
0.6
0.6
0.6
0.6
2
某循环水水样
0.4
0.9
2.5
2.5
2.5
3
0.4
0.9
1.5
1.5
1.5
3
0.9
2.5
2.5
4.5
4.5
2
0.9
3.0
3.0
3.0
3.0
2
0.4
0.9
0.9
2.5
2.5
2
0.9
2.5
2.5
2.5
2.5
2
0.4
0.9
0.9
0.9
0.9
2
2.5
2.5
4.5
4.5
4.5
3
1.3
1.7
1.7
1.7
1.7
2

表2表明,油、浊度、FeSO47H2O等组分对测试瓶检测异养菌均无影响。其检测结果按微生物检测规范均不存在判据差异。
2.2.3  异养菌最佳生长期的考查试验
将水样接种于异养菌测试瓶中并逐级稀释至
最后一级无菌生长为止,在30℃±0.5℃下进行培养,从培养的第一天起按测试瓶液体由红变黄为生长鉴别依据进行每天计数,一直到菌量稳定为止。我们进行了多批次水样分析,其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看出,异养菌的生长稳定期均小于或等于3天,但也有极少数在培养2-3天后稳定一段时间,到第4天还有继续生长的现象(黑体处),
只是其结果与培养3天的结果按微生物检测规范相差不大,可不予考虑。故可认为测试瓶法检测

异养菌的最佳生长期为3天。当水样菌含量较高时,测试瓶法检测异养菌培养1天即达稳定菌数。

结论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后,我们认为测试瓶法能很好地解决循环水中异养菌的检测问题。该法具有先进、准确、简便、快速等特点。且不受油、浊度等组分的干扰;亦不因菌落形态大小、杂质、气泡等影响而产生误判。适用于水质检测、杀菌剂评价,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好方法。


(上接第45页)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AD86 5G的测试结果不但能满足标准对自动仪器测试结果的再现性、重复性要求,还能满足标准对手工测试结果的再现性、重复性要求。
附:GB/T6536-1997标准规定的手工、自动测试结果的再现性、重复性要求见表4~5。
  表4  1组(手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蒸发点(或回收点)
重复性
再现性
初馏点
3.3
5.6
5%
r1 0.66
R1 1.11
10%~80%
r1
R1
90%
r1
R1-1.22
95%
r1
R1-0.94
终馏点
3.9
7.2
r1 = 0.864S 1.214          R1 = 1.736S 1.994

结论

    AD86 5G自动蒸馏仪经过一年多的实际使用,证明该系统性能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精度高,除了1组初馏点到5%回收体积的馏出时间难以达到GB/T6536-1997标准规定的范围外,其余各项性

  表5  1组(自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蒸发点(或回收点)
重复性
再现性
初馏点
3.9
7.2
5%
r2 1.0
R2 1.78
10%
r2 0.56
R2 0.72
20%
r2
R2 0.72
30%~70%
r2
R2
80%
r2
R2-0.94
90%
r2
R2-1.9
95%
r2 1.4
R2
终馏点
4.4
8.9
r2 = 0.673S 1.131          R2 = 1.998S 2.617    
注:S—温度变化率
 
能、指标完全符合GB/T6536-1997标准,所以该仪器虽不适用于产品的出厂检验分析,但可用于炼油生产装置的中控分析,可以用它来代替人工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系列杀菌剂、防腐剂、防霉剂、消毒剂、抗菌剂
联系人:宋先生 电话1330531304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