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过程中菌液浓度的检测
(2015-07-20 12:49:08)
标签:
分光光度法菌液浓度发酵 |
分类: 杀菌防腐 |
发酵过程中菌液浓度的检测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测量发酵菌液浓度,选择波长215nm,首先测定样品中菌液的吸光度,再根据校准曲线获得菌体浓度。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测量相对误差小于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适合于生产监控。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菌液浓度
1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为了控制工艺条件,提高产量,需要了解发酵菌的生长规律,及时掌握发酵液的菌体浓度,因此,准确、快速、实时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对整个发酵过程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测定菌体浓度的方法有稀释平板计数法、重量法、比浊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电导率法等。其中重量法准确度高,较为常用,但其操作费时、费力,难以满足实时监测的要求;比浊法能快速地判断菌液浓度,但为粗略的估计值,受限于各人肉眼的观察,误差较大,准确性不高
2
2.1
菌种为大肠杆菌(E.coli)JM109,本实验室保藏;LB培养基(购自美国Sigma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UV一2100型双光束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YP6000型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厂);TGI
2.2
取菌液lmL
2.3
准确量取10mI
2.4
取样品,煮沸或60
2.5
以重量法测得的菌体浓度为标准,与本法测得的菌体浓度比较得出其准确度。从发酵罐中取4个不同的样品进行测试,确定其精密度。
3
3.1
经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后,菌液的吸光度和波长关系曲线可见不同浓度的菌液及不同菌种的吸收峰是相似的,在可见光范围内菌体没有特征性的吸收峰,近似直线,细菌在200-250nm
3.2
由重量法测定的菌液浓度为基准数据,作系列稀释后测吸光度A,绘制得校准曲线。回归方程为
3.3
不同的发酵时间取5个样品,每个样品平行取5份,每份准确吸取200/H
研究中发现,在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较高时,光密度OD与细菌量呈非线性关系,甚至OD值会超出分光光度计读数范围,因此在发酵的后期,要对发酵菌液作稀释才能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另外在测量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相同的实验条件,才能减少误差。
4
分光光度法测量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方便、快速、准确,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在发酵生产中对菌液浓度进行实时监控。
联系人:宋先生 电话1330531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