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遗迹串起了丝绸之路

标签:
丝路文化宝鸡榆林汉唐 |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探寻沿线丝路遗迹,触摸昔日繁华,感受汉唐昔日的文明。
丝绸之路起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的皇宫,四面各开一门,分别有道路通往未央宫前殿。
2000多年前,张骞在这里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成就了永载史册的旅程,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出使西域的真正起点----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古老的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
大明宫不仅是宫殿,也是帝国的象征。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至今在公园的遗址博物馆内,瓦当、洛阳唐三彩等物品,人们仍能领略大唐盛世时丝绸之路带来的繁华盛景。
丝绸之路的地标---大雁塔初唐时期,高僧玄奘沿丝绸之路西行至印度半岛取经求法,历时十八载,行程遍及天竺。他归国后带回并翻译了大量佛经。
由玄奘口授、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亲见亲闻的旅行记录,也是中国与中亚、印度交往的记录。位于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带回的经卷佛像而修建,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
丝绸之路申遗点之一----兴教寺塔兴教寺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畔兴教寺内,是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墓塔。
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兴教寺塔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
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墓
张骞是西汉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卒后,葬于故里博望镇。张骞纪念馆是为纪念张骞而建,包含有张骞墓等文物景点,位于汉中城固县城西3.5公里的饶家营。
丝路遗产| 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是陕西境内与甘肃平凉的交界县。丝绸之路繁盛时,这里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第一站,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这里至今依然保留着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佛教建筑大佛寺石窟,这也是陕西省境内最大的石窟群。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实物宝库。
丝路起点上的“金市”---大唐西市
1300年前,中国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大市场。东市是国内市场,西市是国际市场,也称为“金市”,是当时规模宏大、国际贸易繁荣的商业市场。大唐西市不仅是唐帝国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重要窗口,也是东西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国际贸易中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经济、文化特特征的区域。
丝路起点石质书库---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中国收藏古代石刻最多的地方,其中不仅有世界四大名碑之一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还有纪念中国密宗开拓者印度人不空和尚的《不空和尚碑》。碑林石刻艺术室内则展陈了石狮、石鸵鸟等,古代艺术家们把这些西亚物种雕刻的栩栩如生。这些都见证着丝绸之路中西交流的繁荣。
汉武雄风---茂陵景区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想让张骞能够联络大月氏人共同抗御匈奴,谁知这个外交策略,竟成就出一条对中西方文化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
如今这位千古大帝已静静沉睡在丝路之畔的茂陵之中,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素有“中国的金字塔”之称。
丝路重镇---三原城隍庙
三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端重镇,是“连湖广而通甘凉”的通衢要地,更是市况颇盛的“渭北商业中心”。
汉唐时代的宝鸡曾是长安至陇州道丝绸之路最繁忙、最著名的一段。宝鸡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要驿站,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
榆林,自古为兵家必争和多民族贸易之地。“九边重镇”榆林书写的是捍卫者的悲壮史诗,守望的是千年古丝路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