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工作简报(2)
第二期(总第2期)
罗田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5月10日
|
副县长万小勇一行检查指导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3月12
日,在县教育局局长郑金荣、县教育局纪委书记肖卫明等领导的陪同下,县委委员、副县长万小勇到大崎、三里畈等乡镇的部分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要求乡镇各责任部门要各履其责,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让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全县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二是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营养餐的卫生安全,要从食品源头做好工作,坚决杜绝存在安全隐患的食材流向学生的餐桌,并要求各试点学校对每顿营养餐按规定做好留样工作。
三是要求各试点学校要做好食堂改造工作,确保2012年春季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让学生吃上安全、放心的营养餐。
四是要求中心学校要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营养餐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督办工作,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真正成为放心工程、民心工程。(郑双林)
市调研组来我县调研指导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5月9日,市教育局校产办副主任瞿卫鹏一行来我县调研指导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了匡河中学、凤山中学,实地查看了食堂的硬件投入、卫生状况、人员管理、食品储藏室及营养餐窗口和学生餐厅等餐用设施,深入了解学生营养食品原料采购、贮藏、发放等各环节情况,认真检查了各校食品安全预案制订情况和具体防范措施,到分餐、用餐现场与学生进行了交流。
调研组一行还听取了我县营养办关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情况汇报,并查看了相关资料,对我县实施养改善计划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自去年秋季以来,我县以教育局郑金荣局长为首的党委一班人,统一了思想,提了高认识,增强了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这项工作,要求各试点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不断改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措施,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加强了领导,细化了责任,把工作作为
“一把手”工程来抓,健全相关责任制,促进工作有效落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宣传形式,把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的惠民政策宣传到位,凝聚干部职工和群众共识,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建立了长效运作机制,加大了对各中小学校长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抓实财务管理、食品安全、营养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专项资金无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使这项惠民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王高峰)
我县三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成为
营养改善计划的首批受益者
2月7日上午,罗田、团风、麻城、英山、蕲春、红安等六试点县市分管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教育局副局长、校产办主任齐聚省教育厅,第二次参加全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市实施方案的审核、答辩,我县三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成为营养改善计划的首批受益者。
去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680个国家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通过这一政策,首先解决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饭问题,受益学生达到2600多万,国家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我县3万多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将率先享用这一惠及民生的营养餐。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负责人要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地方为主,分级负责,统筹人民团体、基层组织、企业、慈善机构以及所有热心公益的社会力量,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要坚持试点先行,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惠及2600多万学生的国家试点工作,支持地方开展试点,完善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政策,探索建立健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在校膳食营养的长效机制。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新供餐机制,科学制定供餐方案,合理选择供餐内容,着力改善就餐条件。要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科学营养观念和良好饮食习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链条,细化落实责任,确保食品卫生和学生健康安全。(王高峰)(摘录于2012年2月15日《鄂东晚报》)
不断完善自我 努力办好德政工程
我校地处大别山南麓的鸡鸣尖脚下的眠牛地村,是罗田县白庙河乡西北边陲绝无仅有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所辖七个行政村,服务半径达20公里。现有学生180余人(且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教职工25人。自从今年湖北省启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后,县教育局把我校作为食堂供餐模式的试点之一。接受这个工作以后,学校先是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校国务院、省市相关的文件政策,然后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走访家长,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最后制订出具体的供餐内容,具体运作的情况是:一是课间增加营养,每天上午课间餐后学生边喝牛奶边吃一个熟鸡蛋(或一个面包)。中餐增加供应一份荤菜和一个汤。星期一至星期五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制定出供餐菜谱。自供餐以来,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交口称赞。全校教师一致认为:学校要利用这个平台,不断努力进取,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推上新台阶!(潘艳林)(摘录于2012年5月7日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校长培训工作简报第二期)
我县组织30人参加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校长培训班学习
5月5日至8日,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校长培训班在华中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开班,第一期培训班培训学员500名,我县组织30
名中小学后勤校长参加了这次专项培训。
本次培训班聘请了食品安全、膳食营养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中学校长授课。培训内容涉及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政策解读、操作基本流程,食品安全措施,食堂管理和资金管理,膳食搭配和营养指南等内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培训期间,我县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还就各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学习培训,学员们提高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为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据悉,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涂桂辛及教育厅教师管理处、体卫艺处、省校产办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班开班典礼。(王高峰)
凤山中学积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012年5月2日起,凤山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全面启动。为认真实施好此项工作,确保学生吃上安全放心、搭配合理的“营养餐”,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方案,并按要求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营养计划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
4月28日、5月2日召开培训会,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熟悉并掌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内容和实施要求。同时,充分利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标语广泛宣传。学校还采取召开班子会、班主任会、学生干部会,学生集会等形式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相关知识。
三是严格规范管理。
学校确定专人负责,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验货关,坚持食品留样制度。明确校长是营养计划的第一责任人,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学校每天公示“营养早餐”采购内容和成本,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
成立以家长、学生、教师为代表共同参加的营养改善计划监督小组,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每日由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和值日学生干部对校园环境卫生、食堂卫生、食品安全、供餐品质等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问题,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五是严格责任追究。
对工作不力、影响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的个人,学校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学校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从5月2日起,学生在校期间每日早餐每生免费供应一个鸡蛋,每周一、三、五三天晚餐实行免费提供一荤一素,确保每生每周15元的免费营养餐,使学校此项政策真正成为让家长暖心、让社会放心、让学生舒心的“阳光工程”。(涂新文)
三里畈初中高度重视学生营养餐的管理与操作
自五月二日实行学生营养餐以来,三里畈初中学生普遍反响很好,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国家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关心与重视,也体会到了学校的温暖。
三里畈初中高度重视学生营养餐的管理与操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抽调责任心强的教师和各班生活委员参与全程监督与发放。还定期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处理反馈意见,把学生营养餐管理落到了实处,让学生得到了实惠。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懂得了感恩,三里畈初中真正成了学生的乐园。(方勇)
本期审定:郑金荣
核稿:肖卫明
编稿:郑双林
王高峰
发:各乡镇中心学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各股室
呈送: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四大家相关领导,局领导
印150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