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太极拳心得体会

(2016-05-15 21:30:15)

 

学习太极拳心得体会

 

                            ——习练太极拳痛并快乐着

 

http://s14/mw690/003aHlkRgy71HZUhRlr9d&690

http://s6/mw690/003aHlkRgy71HZUzQC915&690

http://s2/mw690/003aHlkRgy71HZURB1D71&690

http://s7/mw690/003aHlkRgy71HZVfD4q66&690

http://s12/mw690/003aHlkRgy71HZVD76j9b&690

http://s6/mw690/003aHlkRgy71HZW2ZvLd5&690

http://s1/mw690/003aHlkRgy71HZWqDkI10&690

http://s6/mw690/003aHlkRgy71HZWuxI985&690

 

太极拳,我们身边再普通不过的健身方式,同时也是最有人气的健身方式。每日一舞,成为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的必做功课。我真正接触到陈式太极是在2012919日。选择它有两个原因:一是想找一种健身的方法,因为自身喜欢安静,不爱跑步。太极拳运动比较适合;二是觉得做为一个中国人多少了解一些关于中华武术的知识也是必须的,就不会显得那么孤陋寡闻,于是我选择了它。

 

对于武术,那源于小时看电影,电视剧“少林寺”,“霍元甲”……;曾经长时间沉浸在金庸,梁羽生的武侠世界,似乎对武术的认识便定格在刀光剑影的江湖恩怨。觉得会武术的人不但会飞檐走壁而且个个神工盖世的。长大以后,终于知道了轻功是有的,只是没有电影中的那样飞檐走壁。电影中的很多“功夫”在现实中是有依据的,但却神话了,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实中的武术更多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服务的,所谓的闯荡江湖那是小说中的世界。在胡老师、张老师的教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太极拳有了初步的认识,除了常规的教学学习之外,也自己上网了解了一些关于太极的知识,寻找武魂真谛。

 

 

一、寻找武魂真谛,吸取太极精髓

“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拳,是以太极之理立论的一种拳术。古代方士以双鱼形太极图表示太极之理。初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即依此图解释拳理,规范拳技。

古人认为,阴阳两者相互不离,相互消长,相互转化,产生了万物,万物中都包含了此理。在太极拳中,表现为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对立统一的状态。

太极拳讲究通过“静中求动”,达到静中有动。即身体处于相对静止,要求意气周流,呈外静内动之象。具体体现于练拳的预备势和收势。还讲究通过“动中求静”,达到动中有静。即肢体运转时,内意要专著守一,内气要平缓如一,出现相对的内静。

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幻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太极”一词源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宋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第一句话就是“无极而太极”,并非说太极从无极产生,而是“太极本无极,”之意。太极图是我国古代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形成了太极拳术。

    我们经常会听到“传统流派”一词。太极拳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已有风格各异的众多太极拳流派。最早诞生的陈式太极拳,以及衍生的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是被世人公认的传统五大流派。我庆幸我选择了陈式太极拳。因为自己觉得陈式太极它是太极的精髓也是典型代表。

   

二、勤学苦练,扎实练好基本功

    我学习太极拳已三年多了,刚开始学习太极拳,认为比较简单,不就伸伸胳膊踢踢腿,动作又轻又柔,觉得没什么难的,可是经过练习才知道不是我想的那样。

   在无数次的亲身体验以及与胡老师,张老师的多方面的指导下,在一天天的锻炼之后,有了一点点的感悟:在练习太极拳之前,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准备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身心放松。由于一夜的睡眠使身体有些僵硬,所以这时的准备活动尤为重要。练拳时不要急于起势,我们站上是先做七项准备活动,一定要认真细致完成每一节。站定之后引导身心逐渐入静,从头到脚依次放松,然后调匀呼吸,然后再松柔地开步起势。打拳要意气相随,动中有静,上下贯通,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总之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

    第一年:练拳初期, 我学习的是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跟随胡老师、张老师学习太极拳是以基本功为主,每天练习胸腰折叠、云手、百把桩、起式、金刚捣碓、懒扎衣、六封四闭、单鞭等等。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动作,即锻炼了身体素质和平衡性,还磨练了我的意志与耐性。更重要的是从基本功练习中体会到整劲、外三合、身形中正等基本要领。用了有一年多时间,总算能把拳架连上了,觉得自己所处的水平仍然花拳绣腿的水平,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解。

   第二年:在以后练拳中,我着重培养自己的身体不至僵硬,即要轻灵飘逸,又要沉稳中定,招招要深度,势势要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达到养身的目的。积极参加站上举办的提高班,认真学习一招一式,只有把每一个小动作练好,才能完成整套动作。

   第三年: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开始学习器械: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2015年保定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张东海先生来我们植物园站教授二路拳,我有幸参加学习,教学严紧、耐心细致,每个动作交待清晰,通过学习感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受益匪浅。

 

三、坚持不懈,努力提高太极水平

    胡老师说要学好太极拳是要下苦工夫的,我牢记这句话,学习好太极拳我们真的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当初学习起这种需要悟性与毅力的太极拳,出现腿痛,懈怠情绪时,真的感觉自己有点心有余力不足。于是在每天起床之前我都要做一翻心理挣扎,觉得真的很痛苦,特别是“风雨无阻”的时候,觉得值得吗?经过一翻思想斗争,我依然是“风雨无阻”去练习。当我打得满身汗的时候,我却觉得身心轻松自然,雨天的那种压抑心情早已经消失了。经过严寒酷暑,经过风霜雪雨,三年多从未间断。现在的我由原来冬天手脚冰凉,现在练上几招几式,就浑身温暖,我拳技的进步也在一天天的体现。

 

 

四、拓宽视野,不断充实自己享受快乐

    因为老师说学拳不能关上门自练,不问也不看,要多看别人练拳,所以2015年我大胆报名分别参加正阳,焦作太极拳精英比赛。

   各种太极拳竞赛套路分别在固有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吸取了精华,并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内容充实,风格突出,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更主要的是它的动作数量、内容、组别、演练时间均符合体育竞技的规则要求,适合于在同等条件下的公平竞争与比赛。为能通过竞技比赛,促进太极拳技术水平的提高,竞赛太极拳应运而生。

   通过参加比赛与队友们交流拳技,向资深老师,队友学习,通过比赛现场的观模,以及自己的参赛,观看名家展演,名家课堂,参观走访陈家沟各种古记,拜访名家张福旺,朱天才等大家,感受着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健身与技击并重的拳术,还包含了深刻的中国古典哲学。学练它你会越来越觉出它的神妙,它的好处得用你一生的时间去体会。

通过学习受益匪浅,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我的社会合作能力,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所以我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当中我享受着快乐!

 

五、团结友爱,营造一种自我的境界

     学习太极拳过程中胡老师也是对我们进行了武德教育,教导我们如何在学习太极的同时学习如何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记得看过一部电视剧《太极宗师》,记得里面的主人公说过“学太极拳,要学会营造一种自我的境界。”也就是练习过程中锻炼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记得我以前的性格很倔强,通过练习太极拳后我学会了包容、大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太极团队气氛融洽,团结友爱,温暖如家。让我学会如何与人合作;让我体验到群体合作的快乐。

每天早上来到公园一看到大家便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我现在已有气血通畅,手心微热之感,白天工作也是精神充沛,太极拳的健身功效非常明显。

  

几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太极拳已经深深扎根于我的内心,它不仅仅是我锻炼身体的形式,而是转化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在太极领域里遨游。

  在这几年中,在胡老师、张老师细心教导、辅导员认真辅导下,拳友们的互相交流中,我的拳技与思想在明显提高,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在不断体验太极,体会领悟太极,从学练太极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做人,老师常说:习武的人要以德为先。

  是太极改变了我,太极的路还很长,无论是做何事都不可中途放弃,心定日日坚持,用心体会,一定会有好的收获。祝植物园站永远像家一样温暖、和谐!

 

2016.5.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