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余数定理的解题套路

(2018-12-20 08:43:01)
标签:

余数定理

解题套路

分类: 文教

中国余数定理解题套路

《孙子算经》是重要的古代汉语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作者生平和编年不详。

《孙子算经》下卷第28题物不知数为后来的大衍求一术”的起源,被看作是中国数学史上最有创造性成就之一称为 中国余数定理现引述于下

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数之剩三

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

答曰二十三。

 

一、参考解法

满足个条件三三数之剩”而能被五、七整除的最小数是:5×7=35

满足第个条件五五数之剩而能被三、七整除的最小数是:(3×7)×3=63

满足第三个条件七七数之剩而能被三、五整除的最小数是:(3×5)×2=30

那么,上述三个数加起来,就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其和为128。

但它可能不是最小的。

因为三、五、七的最小公倍数是105,小于128,

故所求之最小数为128-105=23。

 

二、回顾

回过头来,不难发现,在式中都乘了各自的余数,而在式中却没乘相应的余数。

这是因为,(3×7)被五除以及(3×5)被七除都余一,要想达到要求,必须乘以各自的余数。

式中(5×7)除以三的余数正好为二,就不用再乘以自己的余数了。

为了达到一个统一的要求,显然应向二、三式的形式靠拢。

“三三数之剩一”又能被五、七整除的最小数是:5×7×2=70,

“三三数之剩二”又能被五、七整除的较大数是:(5×7×2)×2=70×2=140,

这样算下来,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数是140+63+30=233,

然后需减两个105,得23

 

三、神秘古诗呼之欲出

至此,【明】程大位《算法统宗》中那首神秘的古诗就呼之欲出了: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廿一

七子团圆月正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称为诗歌形式的孙子定理或中国余数定理。

可见,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要求,也就没有“三人同行七十稀”这样美妙的诗句了。

 

四、神秘古诗的特定翻译

找出一个能被5及7整除而除以3余1的数,然后再乘上除以3的给定余数;

找出一个能被3及7整除而除以5余1的数,然后再乘上除以5的给定余数;

找出一个能被3及5整除而除以7余1的数,然后再乘上除以7的给定余数;

上述三个数之和分别除以三、五、七肯定符合要求,但可能不是最小的正整数;

从三个数之和中减去三、五、七的最小公倍数105,直到最小即为所求。

(上述问题,算式是70×2+21×3+15×2=233,233-105×2=23,故最小的正整数解是 23。)

 

五、讨论

1、固定除数三、五、七不变,余数可以为零

如:

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一,

五五数之剩〇,

七七数之剩4,

问物几何?

(上述问题,算式是70×1+21×?×0+15×4=130,130-105=25,故最小的正整数解是 25。)

又如:

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〇,

五五数之剩〇,

七七数之剩4,

问物几何?

(上述问题,算式是0+0+15×4=60,故最小的正整数解是 60。)

显然,如果三个条件都为〇,那就是求最小公倍数了。形式上可以记作:0+105=105

 

2、如果将除数改作三、五、八

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数之剩三,

八八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

按照上述问题的套路有:

满足第一个条件而能被五、八整除的数是:(5×8)×2=40×2=80

满足第二个条件而能被三、八整除的数是:(3×8×4)×3=96×3=288

满足第三个条件而能被三、五整除的数是:(3×5×7)×2=105×2=210

那么,上述三个数加起来,就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其和为578。但它可能不是最小的。

因为三、五、八的最小公倍数是120,小于578,

故所求之最小数为578-480=98。

那首神秘的古诗,不妨修改如下:

三人同行卌不惑,

五树梅花九六

八子团圆百〇五,

除百二十便得知。

 

3、如果将除数改作三、五、九

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数之剩三,

九九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

按照上述问题的套路有:

满足第一个条件而能被五、九整除的数是:5×9×?,总能被三整除。不能满足条件。

满足第二个条件而能被三、整除的数是:(3×9×3)×3=81×3=243

满足第三个条件而能被三、五整除的数是:3×5×?,15的倍数除以九如果有余数,只能是六、三、〇,余一或余二不可能。

那么此题就无解了吗?继续探索。

 

考虑到满足“九九数之剩二”的数,必然满足“三三数之剩二”,故问题可简化为:

今有物不知其数

五五数之剩三,

九九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

仍循上述问题的套路有:

满足第一个条件而能被九整除的数是:(9×4)×3=108。

满足第二个条件而能被五整除的数是:(5×2)×2=20。

那么,上述两个数加起来,就会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其和为128。但它可能不是最小的。

因为五、九的最小公倍数是45,小于128,

故所求之最小数为128-45×2=38。

当然,这个数也满足“三三数之剩二”的条件。

由此可见,不是套路有问题,而是除数须互质

通俗说,就是消除互相的包容、叠加或冗余,使所列条件互相独立

 

六、数鸡蛋问题

社会上流传的数鸡蛋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下述《孙子算经》的形式。

(具体简化过程见附录。)

今有物不知其数

五五数之剩一,

八八数之剩一,

六十三、六十三数之剩〇

问物几何?

按照上述问题的套路有:

满足第一个条件而能被八、六十三整除的数是:(8×63×4)×1=2016。

满足第二个条件而能被五、六十三整除的数是:(5×63×3)×1=945

满足第三个条件而能被五、八整除的数是:(5×8×?)×0=0

那么,上述三个数加起来,就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其和为2961。但它可能不是最小的。

因为五、八、六十三的最小公倍数是2520,小于2961,

故所求之最小数为2961-2520=441。

 

七、结语

问题多,古诗套路精。

除数须互质,否则先合并。

条件三以下,除数大不惊。

整除不忌讳,余最欢迎。


【附录】鸡蛋问题及其简化

一筐鸡蛋:

1个1个拿,正好拿完。

2个2个拿,还剩1个。

3个3个拿,正好拿完。

4个4个拿,还剩1个。

5个5个拿,还剩1个

6个6个拿,还剩3个。

7个7个拿,正好拿完。

8个8个拿,还剩1个。

9个9个拿,正好拿完。

问筐里最少有多少个鸡蛋?

 

这个问题多达九个已知条件,很多人一看就懵了,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其实,这九个条件中有些是凑数的废话,有些是被兼容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删除多余的条件,然后从保留的条件里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1个1个拿,正好拿完。” —— 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2个2个拿,还剩1个。” —— 说明总数是奇数。此条可被“8个8个拿,还剩1个”涵盖。

“3个3个拿,正好拿完。” ——该条件已经被“9个9个拿,正好拿完”涵盖。

“4个4个拿,还剩1个 。” —— 该条件已经被“8个8个拿,还剩1个”涵盖。

“6个6个拿,还剩3个。” ——此条可以分解为“2个2个拿,还剩1个。”与“3个3个拿,正好拿完。”

“7个7个拿,正好拿完。”

“9个9个拿,正好拿完。” ——7、9互质,说明这个数是63的倍数。

 

所以问题可为:

今有物不知其数

五五数之剩一,

八八数之剩一,

六十三、六十三数之剩〇,

问物几何?

 

根据头两行,这个数减一,能被四十整除,故此数个位为“1”。

又能被六十三整除,而三七二十一,63*7=441。

验证正确。

 

如果问题改为:

能被63整除,且

除以5余4;(末位为9或4)

除以8余1。(必为奇数)

求这个数。

 

由是,此数末位必为9,而63的倍数需为 3/13/23/……

经试,63*23=1449。

验证正确。



兰舟听月临屏赐玉,高挂共赏:
首先认定是奇数,再认七九六十三。
定是 63 之倍数,再定答案就不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