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腊月雪后冲顶秦岭冰晶顶纪实

标签:
冰晶顶朱雀静峪沟营盘沟小木屋 |
分类: 大美秦岭TsinlingMountains |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其主峰(第一高峰)太白山高3767.2米。鳌山(古称垂山、武功山,又称西太白),海拔3476米,为太白境内第二高峰。而冰晶顶为太白山以东秦岭最高峰,海拔3015.1米,号称太白境内第三高峰,也为户县最高峰。
既然冰晶顶进了太白前三甲,因此,冰晶顶成了一个令多少秦岭迷向往的地方!在驴友圈里,有“不登鳌(山)太(白山)非好汉,不上冰晶顶真遗憾”的说法!
2015年2月1日(周六),那是马年腊月十三,正是陕西一场大雪之后的第二天,天寒地冻的,京陕联队10名好汉(京陕各5头)决定雪天冲击冰晶顶。
http://s13/mw690/003aD0TVzy6TD5TfyZS1c&690
我们早七点从西安市轻装(带单反相机属于重装)出发,大约75公里的路程,驱车一个半小时到达涝峪营盘沟。大家稍作准备,九点左右开始登山。
http://s7/mw690/003aD0TVty6TrZcNScea6&690
出发地点选在营盘沟一户专门做户外的老乡家门口,十几年来他家就是靠接待驴友致富的。现在,他家条件大为改观,上图驴友背后就是为驴友专门建的两层住房,应该是这两年的新房。老乡两口子猫在家里烤火,一个劲地告诉我们,像这样的天,山里人也不会上山。
现在攀登冰晶顶的驴友基本上都是走营盘沟开始上山的,从这里走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免交门票,而且因为没有开发过,一路都是原生态美景。营盘沟口的 GPS实测海拔高度大约1400米,登顶拔高约1600米,总里程18公里多,一般5小时登顶。我们计划下午一两点间登顶,下午六点左右天黑之前下山回到出发地点。
http://s8/mw690/003aD0TVty6TrZfryCPa7&690
照片尾号8565:出发地点小木屋屋檐挂着的一尺多长的一排冰凌,非常漂亮,让我们第一次雪天攀登秦岭的京驴非常兴奋,但也预示着今天的冰晶顶之旅绝非易事。
冲顶冰晶顶,除了冬天的任何时候去都有看不完的风景,有第四季冰川遗迹、原始的松林、美丽的群山、湛蓝的天空、壮观的云海。而这次就是白茫茫的雪景,其他的风景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在雪下面了。
刚起步的时候雪的厚度大约是10厘米,气温是零下十度,虽不至举步维艰,但也不很轻松。
http://s7/mw690/003aD0TVty6TrZnMkjs96&690
实际上,这种天出来自虐的只有我们十头强驴。从海拔1400米的农家院起步,到海拔1600米左右(用时一个小时多),全是比较平缓的山路。从海拔1600米开始,山间土路就基本没有了,我们不得不在沟壑、山石之间穿行。这时,雪的厚度一般是在15厘米左右。即使刚起步时没有套上冰爪的驴友,也不得不停下来套上冰爪,以免雪入鞋里,造成冻伤。
http://s6/mw690/003aD0TVty6TrZtVgup45&690
图为“史前驴”苏总行进途中,活像杨子荣追剿座山雕。
大雪无痕,脚下没有什么现成的路了,踩在脚下的石头经常是松动的。石下有时是冻住的山泉,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好不容易要跨过去的厚雪覆盖的大石头,也许雪下是经年累积的青苔,非常滑溜,稍不注意就会滑下去,让你前功尽弃。
http://s1/mw690/003aD0TVty6TrZAZ1ccf0&690
http://s11/mw690/003aD0TVty6TrZFZdVg5a&690
继续前行,用举步维艰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海拔越来越高,树木的本色越来越看不到了,眼前是玉树琼枝,周围是雪窖冰天。
http://s13/mw690/003aD0TVty6TrZLuIIA1c&690
“冰晶顶”这个诗意盎然的名字,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的建成才起的。在这以前当地村民都叫它为“静峪脑”。也有部分村民因为山顶有大片石头、寸草不生而形象的称呼其叫“光秃山”。海拔超过2000米时,已是山高林密,其他季节来的话,想必是一派原生态的风貌。
http://s8/mw690/003aD0TVty6TrZPuaF1f7&690
http://s2/mw690/003aD0TVty6TrZYPrIB01&690
在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中前行,前后没有同伴的身影。有时候,一转弯闪现一条彩色的丝带,渐渐已经从某某户外俱乐部或某某探险队的记号变成了为赵思思祈福的标志。图中红色的丝带上就写着赵思思的的名字。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植被的结构也明显地发生着变化,只是在银白色的世界里很难察觉出来。中午一点左右,我们陆续通过一片箭竹林。密密匝匝的箭竹林,太难通行了。
http://s11/mw690/003aD0TVty6Ts03xMdsaa&690
进两步、退一步,还要避免摔跟头。好不容易通过箭竹林,大约一点半左右到了垭口。天高云淡,通过密密的原始松林可以看到蓝蓝的天。这里海拔大约2500多米,奇杉古松,景色雄奇。
http://s1/mw690/003aD0TVty6Ts0fwa4ga0&690
http://s14/mw690/003aD0TVty6Ts0sLFTvdd&690
http://s2/mw690/003aD0TVty6Ts0zNnUt31&690
在松林间休息时,猛地发现一颗大松树上钉着一个举着杯子、露出灿烂微笑的女生照片。
http://s3/mw690/003aD0TVty6Ts0FlQ9s82&690
经向陕驴询问,原来她就是一路上彩色的飘带上常常提到的赵思思。
http://s3/mw690/003aD0TVzy6TEuaTeP842&690
上图:白皑皑的路上祈祷“赵思思活”的红丝带,令人心悸。
原来这里有一个痛彻心扉的伤心故事。2014年9月7日,25岁的陕西泾阳姑娘、大学生赵思思独自一人从营盘沟进山徒步穿越,穿越路线前半段与我们今天的冲击冰晶顶路线相同。赵思思平时很喜欢户外穿越活动,曾经独自一人成功穿越新疆和西藏,按说她的户外经验应该是比较丰富的,起初她的家人对这次徒步穿越也并不担心。9月7日赵思思动身后,一直都没有和家里人联系,到了9月9日她该从太平峪森林公园(这条路线一般耗时两天)走出来时还杳无音信的时候,她的姐姐赵洁才急了,向警方报案。据说,她进山时遇到了28位驴友组成的驴队,然后29位驴友一起进山,进山以后其他驴友看雨下大了,就改变主意往山下走,劝她也下山,但劝了十几分钟没能说服。她说想往上再走走,如果雨下大了,再往下撤。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他们在营盘沟第一个上石台阶的地方“分手”。结果其他28名驴友全部撤下山,她就没下来,直到失联。赵思思失联后,先后有多只民间救援队伍和警方进山展开搜救工作,结果一无所获。直到现在,仍然没有确切消息。这是一个著名的驴友失联事件,陕西境内各种媒体曾经连续半个月滚动报道搜寻进展情况,现在网络上都可以搜索到有关信息。
实际上,除了赵思思失联的消息之外,还有其他驴友被困在冰晶顶的报道。全国各地驴友被困、失联甚至意外死亡的消息很多。这些事故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不论新、老驴都要尽量避免独行,且要把去向告诉亲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驴怎比群驴?除了尽量不要独行,还要选择可靠的、有经验的队友。
在贴有赵思思相片的大松树下,我们议论了好长时间,大家为如此清纯美丽的生命之花过早凋零深感惋惜和伤感。
http://s8/mw690/003aD0TVty6Ts0JRlZRf7&690
过了垭口,已能远眺看到去小木屋的山脊。
我们完成了午餐补给,这时已经是中午两点。如果冲顶冰晶顶还要下一沟、上两梁,至少还要花上两个小时。在松林里,京陕联队队员凑齐之后,大家在海拔2560米处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根据队员体能、耗时和部分驴友登山鞋状况等,大部分队友放弃冲顶,只有体能充沛、熟悉路线的秦岭无影、无畏继续冲顶。事后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http://s6/mw690/003aD0TVty6Ts0P5cIR95&690
秦岭无影、无畏在竹林穿梭了一会,大约半小时后抵达小木屋高山草甸遗迹。木屋已倒塌,留下几块木板和一个三脚架。这里的海拔应该是2530米,环望群山,峰峦绵延,茫茫无际。
小木屋以上是一片原始森林,过原始森林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石海,又用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到达秦岭之巅—冰晶顶。近处是几处玛尼堆,有3015米标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是超爽!
http://s9/mw690/003aD0TVty6Ts0S2DOg98&690
http://s5/mw690/003aD0TVty6Ts0ZUAPGa4&690
http://s6/mw690/003aD0TVty6Ts12XYKpd5&690
http://s3/mw690/003aD0TVty6Ts17yKJQ92&690
京陕联队大部分队员从垭口下撤,我走在最前面。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沿着上山的痕迹往下撤,有的地方变得更滑了,滑倒、坐屁墩都是常事。HZ下来之后告诉我们,有时候坐个屁墩干脆不起来了,一路滑行下去,这是速度最快的下山办法!
我们3名前队队员(秦岭无虚、苏总和我)终于在晚上六点左右到达出发地点。再往后,就需要戴头灯了。下到营盘沟,我们自然是又累又饿。出发地的农家大伯一家热情提供了热水,但没有吃的。我们驱车往外走,村口的农家都已经漆黑一片、柴门紧闭,我们也不好意思打扰。直到看到一户人家门缝里透出昏暗的灯光,我们在他家门前铺满白雪的场地上停好车,随即敲开了大门。这情景颇似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情景:“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当然,我们不是来投宿的,只是想讨碗面吃。
http://s12/mw690/003aD0TVzy6Tuhu6KFl4b&690
上图: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意境。
这家住着一家三代五六口人,看样子家境并不富裕,全家人刚刚吃完晚饭。当我们说明来意、提出希望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时,这家主人、一个五十出头的男人有点为难,因为村里地处偏僻,家里没有备外人的口粮。但是,主人很快做出来一个“大公无私”的决定,把前几天到镇上买的准备过年的面条给我们煮了,把准备过年的臊子(早已经备好)拌面。很快,面就做好了,屋子里飘着一股诱人的香味。这是我记忆中最香的臊子面,臊子里有肉馅、腌菜、新鲜白菜、辣子和鸡蛋等。我们边吃边聊边烤火,等着下一拨队友前来汇合。大约晚七点,放弃冲顶的最后一批5名队员(秦岭无忧、无言、HZ、漂流瓶、一览众山小)返回营盘沟,他们最后一段就使用了头灯。大约晚九时许,冲顶成功的秦岭无影、无畏先后回到营盘沟村口。我们十头强驴,一共吃掉了12碗臊子面——那是这家人过春节的主食啊!主人最后只按每碗臊子面十元钱收款。那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一幕啊!
对恩怨无影、秦岭无畏来说,他们的路线是:营盘沟--高山杜鹃林--高山草甸--小木屋--冰晶顶(3015米)—营盘沟,在零下十度的严寒条件下,全程约50里许,拔高1650米,用时12小时。他们是真正的强者,向他们致敬!
上图:左为恩怨无影,右为秦岭无畏,立者为无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