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2012-10-02 11:06:59)
标签:
艺术概论艺术方法论杂谈 |
分类: 名词解释 |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1
2
A
B
C
D
E
F
G 直觉调动的因素有 注意 和 感知
3
A 审美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的高潮阶段
B 审美体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阶段。直觉是被动的,是艺术作品作用于鉴赏主体,而审美体验则是主体反作用于作品,通过想象,联想,情感等因素共同作用,来达到审美体验的阶段
C 审美体验更注重对于内容的把握,和形象的丰富和体会,而不像直觉那样只是初级层次的只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而且还是初感,审美体验就更进一步,带有感性加理性的思维,更加的能把我艺术的美之所在。
D 体验调动的因素有 情感,想象,联想等
4 审美升华
A 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 审美直觉阶段主要是客体(艺术品)作用于主体(欣赏者),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审美感受。获得的是一种感官层次上的悦耳悦目的审美愉快。
审美体验阶段则主要是主体反作用于客体,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在活动,获得的是一种情感层次的悦心悦意的审美愉快。
审美升华阶段却始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通过更高阶段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使得主体与客体浑然合一。
C 升华调动的因素有 感知,注意,情感,想象,联想,理解。
其中理解因素最为活跃!
D 理解体现在 欣赏最高阶段出现的 顿悟 和 共鸣 两个现象当中。
顿悟——由于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特点,所以我们在艺术鉴赏过程当中,不能立刻体会到其意蕴,需要我们反复去挖掘和领会,那么这个阶段最后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达到顿悟的层次。
1 顿悟具有一定的直觉性,但不是对于外在形式的简单的直觉感受,而是一种透过现象体会本质,并且不能言传的直觉感受,是建立在长时间的鉴赏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再加上大量的生活经验和美的感受才能达到的顿悟。
2 顿悟具有理解,具有感性因素加理性因素,顿悟将感性和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直觉与理解融汇在一起,使得欣赏主体能得到更加全面深刻的审美感受。
1 共鸣是鉴赏过程中,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最强烈程度的表现,同时也离不开对作品意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
2 共鸣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心理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
3表面上是 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也就是作品之间的共鸣,但其本质是欣赏主体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以及美学思想的共鸣。
5 以上三个阶段的区分都是相对而言的,其实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完整的存在,他们使得艺术鉴赏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的,动态的审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