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的两种倾向(1 布莱顿学派 2 艺术电影运动)

(2012-09-28 21:36:02)
标签:

艺术

电影

学派

运动

分类: 名词解释

欧洲的两种倾向  1 布莱顿学派    2   艺术电影运动)

 

 

布莱顿学派

1         英国  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流派

2         概念:英国电影最初十年,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电影人,仿造改进爱迪生的机器,在“活动摄影机”,“特写镜头”,“剪辑的节奏”三方面做出很多的尝试,并拍出一部分具有影响的影片,后来被人称之为布莱顿学派。

3         代表人物  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   特写镜头

                詹姆士威尔逊        剪辑现实题材,追逐《中国教会被袭记》

                埃斯梅科林斯         移动摄影,反角度   《汽车上的婚礼》

                希塞尔海普华斯       《义犬救主记》 1905

4         电影语言的实质进行了探索平行蒙太奇,景别变化,活动摄影机,叠印

5         创造了追逐片的类型  《中国教会被袭记》,《捉贼》

6         阿尔伯特史密斯:A 景别上创造了   特写——远景”    景别系列;

                   B 电影摆脱了梅里爱“乐队指挥”的视点 《玛丽珍妮的灾难》;

                   C 分镜头 运用  1902

7   意义  A  打破梅里爱舞台戏剧的记录手法,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B  为电影带来富有创意性的行为(平行动作交叉,外景拍摄,景别变化)

            C  现实主义内容的反映,电影语言的实质性探索

            D  电影类型的探索  追逐片

 

 

 

艺术电影运动

 

 

1         法国, 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中

2         把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即吧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了电影之中

3         1908  《吉斯公爵的被刺》 导演  卡尔梅特 勒巴尔吉,对意大利,丹麦,英国,美国等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受到广泛的模仿。

1912        《悲惨世界》  标志其达到全盛期

       积极:A  电影叙述故事日趋成熟,与布莱顿一起促进电影成为艺术

         B   创作观念与原则与梅里爱有一种直接继承关系(也是将戏剧中的细节因素带到了电影之中来),但却有着本质不同:

               梅里爱一种巡回表演

             艺术电影:当做一种更为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当时舞台明星取代了默片的无名演员,电影史上第一个喜剧演员   麦克斯林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