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过处唯存悔,学问增时只益疑

(2013-11-12 17:48:37)
标签:

王国维

悲观

伤而不悲

杂谈

无意中从一位博友那里读到了王国维的这两句话,很喜欢,非常耐人回味。把它记录在这里。

这是王国维对人生一种比较悲观但很透彻的看法: 人生活过了,却留下了很多无奈; 学问增加(越高),疑问或怀疑的地方反而越多。其实这就是人生,多少人年老的时候带着多少对人生的无奈与感叹;学问越高,怀疑的地方也越多。

我 去看了一下百度的解释,牵强附会非要把这首诗说成乐观向上的诗,把’益‘当动词‘增加’理解。只有香港《明报》的网站解释得比较对,尤其说到王国维这首诗很受西方 叔本华等对人生持悲观思想的影响,甚至认为他被知识所误。其实西方在文学里常常有一种表达’世界本身并不美好‘的悲观思想,但这并不是悲观,这是清醒的看清世界,是更高一级的人生理解,也就是感伤但不悲戚。其实我最喜欢的张爱玲作品里就有这样的人文关怀,她是一个很温暖的人,真是因为这种温暖使得她更容易对人生的不幸表示同情。然而张爱玲要表现的不是陪着别人一起哭(就这很多作家都做不到,反而是一种看笑话或者认命吧的心态去写作)的关怀,她要的是悲天悯人式的关怀。

另外重申一下,其中的’益‘不是个动词,不是增加的意思,而是副词’更加‘的意思。如果’益‘是动词,’增‘再做动词,这句话是读不通的。而这 两句话表现的意思解释不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