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杜甫的两篇文章的感悟

(2016-11-05 10:59:34)

  字数:753     笔名:雨清泽

如果你来写一篇关于杜甫的文章,会是什么风格呢?

我喜欢一些好的句子,然后追求实用。

最近看了两个大散文家写的关于杜甫的文章,很有感触,也仔细研读了他们的写法。把这点感悟写出来。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了一篇题为《杜甫》的文章,怎么说呢,读了好几遍,我觉得此文表标题最好不写成《杜甫》,因为全文的意象是“黄独”(一种食物),为了引出黄独,作者铺陈了三百字才写入正题。我想标题改为《黄独》,可是这个词非常陌生,如果以标题党来看,这样绝对无人点击。

 作者是用“黄独”引起出了关于杜甫的悲悯,写得很简短,写了年近五十岁的杜甫的困境,然后快速收尾。

台湾作家徐国能《第九味》中,以《诗人死生》约有两千字来写杜甫,这个写得细致。从出生到死亡时间,概括起来就是生平写了,命运也穿插在全文中。通篇文字更关注杜甫作品的命运。生前几乎无人知晓,死后,历经不同朝代,偶然得到了机遇,得以印刷流传。

大致两篇文是这个意思。那么我的收获是什么?

一是我很疑惑,为什么台湾作家喜欢拿单篇出来写杜甫,没有写李白?难道是因为杜甫是现实主义作家,有更多悲悯和苦难,写的诗更有激励鼓舞精神?

二是我经常苦恼无东西可以。这两篇文的对照告诉我,对于一个事物,你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角度,喜欢的风格就可以去写。正如张爱玲说的“生老病死婚姻恋爱就够写一辈子了。”

三是,《杜甫》这篇文告诉我,写法要极其灵活,巧妙地一步步引入自己想写的东西。这个技巧要求你开头写的要“吸引人”才可以。作者的阅读量好丰富,读了那么多古籍。古代的诗歌信手拈来。

四是《诗人死生》有这样一句话“写诗只为取悦自己的灵魂。”

杜甫就是这样写了几千首诗歌取悦自己的灵魂,从他的很多诗句里我们得知,一生悲凉。虽然当时无人认知。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伟大的艺术灵魂有时黯然,但绝不永远冷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