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务术语误译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2012-08-01 15:56:34)
标签:

文化

  天和汇佳北京翻译公司精品翻译知识导读:本文对商务术语汉译时出现错误的原因,从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进行了如何纠正误译的相应对策及探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商务联系越来越紧密. 商务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工具. 为满足英语学习者学习商务英语知识的迫切愿望,
  国内出版了大量的商务英语方面的文章和书籍,
  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错误的翻译. 这些错误会造成许多混乱,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甚至有很大的误导性,给商务英语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本文试从理解和表达两个角度,结合若干实例,分析了商务术语误译的成因,并就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www.harmonylink.com
  1  理解错误
  翻译包括理解和表达这两个基本环节,而理解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没有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正确的表达. 商务术语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同的术语代表不同的概念与内涵. 商务术语翻译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相关商务术语内涵的理解是否深入. 很多商务术语误译的根本原因在于译者对英文商务术语概念的理解有些片面. 若对术语概念理解错了,对约定俗成的用法不了解,术语翻译当然不会对;若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术语翻译也不可能全面.
  1. 1  概念的混淆
  由于译者对某些商务术语的概念理解不够,
  对不同的术语往往不能很好地区分,以致产生概念的混淆,造成误译. 对商务术语概念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而是要透过表层,理解其深层的含义. 有时还可以与其他术语对比,找出概念上的差别. 如:将文献[ 1 ] 中“The insurance brokeror freight forwarder can arrange for ocean marine cargoinsurance”的freight forwarder 误译为“货物承运人”,显然,在此处译者混淆了货运代理人与货物承运人的概念. 货运代理人(freight forwarder) 与货物承运人(carrier) 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不同地位与作用. 货物承运人往往只按照其与托运人订立的运输合同将货物从发货地运抵目的地,货物承运人在国际贸易中经常是船运公司,而货运代理人则是受委托安排货物的运输,且要负责准备必要的文件,代为办理清关手续. 因此,货运代理人的责任和业务范围要大于承运人,在翻译中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不能混用.
  1. 2  理解上的片面性
  对商务术语的理解不仅要求深入,而且要求全面. 有时译者对术语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对术语翻译的不确切. 如:文献[1 ] 中“A time draft is inessence an extension of credit to the buyer. There is noguarantee that the draft will be honored uponmaturity. ”将honor 误译为“承兑”.
  根据文献[ 2 ] 中Honor 的定义: to accept andpay a check , bill of exchange , or promissory note whenit becomes due. 指到期承兑,支付支票、汇票、本票等其他票据. Honor 一词有承兑和付款两重涵义.
  在例句中所指的远期汇票(a time draft) 到期时不应仅仅被承兑( accepted) , 而应被承兑和付款(honored) . 所以,例句中honor 比较正确的译法应为“承兑和付款”. 再如,Dishonor ,表示退票,拒绝承兑或付款.
  1. 3  不了解约定俗成的用法
  商务术语具有专业性特征,而一些商务术语本身是常用的普通词汇,针对这类术语,译者必须遵照商务术语翻译特定的规则,按约定俗成的译法译出,不能想当然地翻译.
  如文献[3 ] 中“we have been in this line for onedecade , we shall be glad to have your specificinquiry. ”将inquiry 误译为“询问”. 在其商务语境中,inquiry 约定俗成的译法应为“询盘”. 询盘是一方当事人为购买或销售某项商品而向另一方提出的一种有关交易条件的询问,可只询问价格,也可询问其他一项或几项交易条件.
  再如文献[ 3 ]中“If your computers are of goodquality and we receive a favorable offer , we may beable to place large orders with you. ”将offer 按照其常见词义译为“条件”. 但在上述商务语境中,offer 应指“报盘”.
  对于此类本身是普通词汇的商务术语,在翻译时应格外谨慎,不可望文生义,用常用词义来翻译商务专业术语,而应遵循商业专业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来翻译. 同时,对于约定俗成用语,也应灵活运用,因为商务术语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应注意语言环境对商务翻译的影响. 如当我们谈到企业有high leverage 时,leverage 应译为“杠杆率”,是金融术语,high leverage 指企业有很高的负债比率. 但在leverage buyout (LBO) 这个术语中,leverage 应译为“贷款”,整个词组译成“融资并购”,指的是主要通过贷款买下一家企业.
  2  表达失误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但正确的理解却未必会产生好的表达. 商务术语翻译中,表达上的问题,
  除了译者的语言功力欠缺外,主要体现在译者因缺乏耐心和细心而造成的误译.
  2. 1  词义未作延伸
  商务术语的某些词汇差别很细微,如果在译文中不作词义延伸,读者就理解不透,或容易引起误解.
  例如文献[ 4 ] 中“Portfolio theory thus tells usthat by investing in securities with yields that areinversely related over time. . . ”和文献[ 5 ]“Japan’svast portfolio and direct investments abroad havegenerate income in the form of interests , profits anddividends. ”均把Portfolio 误译为“有价证券”. 根据文献[2 ]中Portfolio 的定义: the entire collection ofinvestments belonging to an investor or held by afinancial organization such as a bank , pension fund orinvestment trust . 指一个投资者拥有的或由一家金融机构如银行、养老基金或投资信托公司持有的全部投资的组合. 如果在翻译中没有进行意义补充,简单译为有价证券,则读者容易将portfolio 与securities (有价证券) 混淆. 这两个词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区别,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securities 是有价证券的统称,包括股票和债券等;而portfolio 则强调各种有价证券的组合比重与构成. 因此,
  portfolio 准确的译法应为“有价证券组合”.
  比如投资者甲手中持有1 只股票,2 只债券,
  投资者乙手中持有2 只股票,1 只债券. 我们可以认为甲和乙都持有有价证券(securities) ,但是甲和乙持有不同的有价证券组合(portfolio) .
  2. 2  选词不严谨
  著名翻译家严复曾说过:“一名之立,旬月踟躇”. 而一些译者,虽有不错的专业知识,但在术语翻译选词中,缺乏严谨性.
  例文献[3 ] 中将transportation 误译为“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在商务英语中常见对应的是modes of transportation ,ways of transportation 或meansof transportation. 因此transportation 应译为“运输”.
  又如leaflets and catalogue 误译为“货物目录活页”.
  leaflets 指“货物活页广告单”,catalogue 指“目录”,
  合在一起leaflets and catalogue 应译为“货物活页广告单和目录”.
  再如把shipper 误译为出口商. 在国际贸易中,shipper (托运人) 经常是出口商,但有时如在工厂交货(EXW) ,或是其他在出口国交货的价格条款下,托运人也可能是进口商. 因此,不能笼统的把shipper 直接译成出口商.
  2. 3  带有译者的主观性
  翻译作为语际间的转换活动,离不开思维活动的参与. 在思维活动中,往往会加入译者个人的感情色彩. 但在商务术语翻译中,若带有译者的主观性,则会影响翻译的专业性.
  在文献[ 6 ] 中“. . . the bank eliminates its riskand avoids taking a position in foreign exchange. ”把position 误译为“投机”. 根据文献[ 7 ]中对position的定义: an investor’s net holdings in one or moremarket at a particular time. 是指投资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在一个或多个市场持有某种货币的净资产或净负债. 在外汇市场上,position 一般被译为“未轧平”的头寸或头寸.
  如:take a position 为持有“未轧平”的头寸,指进行外汇交易中,在卖出或买入外汇的同时,没有进行对冲的买入或卖出交易. 其他的表达方式有:
  long position 为“多头”头寸,即持有某一外汇的净资产;short position 为“空头”头寸,即背负某一外汇的净负债. 持有“未轧平”的头寸要承担汇价变动的风险,描述的是一种客观状态. 造成持有“未轧平”头寸的原因,可能是出于投机的动机,也可能是短期内操作的不慎或其他原因.“投机”一词在汉语中略带贬义. 因此,在例句中,译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用汉语中现有的术语去套译,造成了误译.
  3  对策探讨
  3. 1  消除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误译
  商务有其严密的概念体系,每个术语都有严格规定的意义,译者要避免翻译中概念的混淆,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应具备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译者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外,在翻译中还可以多请教商务领域的专业人士,多查阅专业资料,深入理解所翻译的商务术语的内涵及其相关的商务内容、流程,才能避免由于概念的混淆造成的误译.
  要纠正理解上的片面性造成的误译,译者可以多查询有关商务术语概念的英文原版资料,全面地理解商务术语. 目前,国内也已有一些商务专业的英汉双解词典,但一些专业词典仍存在一些误译,因此,译者应多加比较、分析,采用正确的、全面的翻译.
  在仔细地辨析词义、理解语境后,应严格遵循商务用语的习惯,按照约定俗成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对于此类约定俗成的译法的掌握,则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常年在商务英语领域,随时翻阅国内外各种资料,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3. 2  消除因表达失误而导致的误译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曾提出等效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应是信息上而不是形式上的等同. 在商务术语的翻译中,要求译者本着耐心、细心的精神,更多的是关注细节,深入研究商务术语的含义,为方便读者的理解,做出必要的词义补充,以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
  同时,在商务术语翻译中,选词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只有选词正确了, 才能保证翻译符合专业要求. 选词的不严谨,会使翻译失去“信”,就会背离翻译的基本准则. 因此,要求译者尽量扩大商务英语的词汇量,避免按照普通词汇的词义来翻译商务术语. 在翻译的过程中,少用外行话,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斟词酌句,一丝不苟;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严谨求实的翻译作风,提高商务术语翻译的专业性与准确性.
  另外,商务术语翻译应着重客观陈述,不带有译者的个人感情色彩及按照译者个人理解的评论成分;注意区分商务翻译与文学及其他翻译风格上的不同,作出符合专业特点的翻译.
  4  结束语
  商务术语的专业性很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避免理解的错误和表达的失误造成的误译,要努力提高商务专业知识,对术语进行充分深入的研究,对比术语间的差异之处,端正态度,严谨作风. 只要这样,才能提高商务术语翻译的质量.北京翻译公司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