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上)
(2018-03-26 19:12:41)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虽然大多数人都想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对方式和途径的无知却阻碍着人们前行。教育让我们学会奉献,在现实中,最容易接触到这些方面的地方就是,学校的便装日或者在国家电视台举办的一年两次的慈善晚会。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
每周定期进行志愿服务,坚持九十天
很多人不愿开始志愿服务是因为担心,这种服务一旦开始便要做一辈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机构提供90天定期志愿服务项目。这种项目一般要求人们每周服务三小时,90天下来也不过36小时。换个角度看,你完全可以把这种志愿服务当做一种放松,休息的同时还能帮助到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为慈善募资
只要你愿意为慈善募资出一份力,不论筹到多少资金,你都是好样儿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尝试去认真参加一次筹资吧。
我从事专业的慈善资金募集已经五年时间了。在这五年中,我看到,一些人在早上喝咖啡的时候可以筹集到15美分,而有的人,在同一时段可以筹集到150美分。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呢?原因在于,他们以何种心态从事这项工作,而不是,在同一时间段,他们会接触到哪种人。一些人很享受在基金会中的快乐时光,把这当做一种乐趣,而筹钱则是顺带的工作,把能筹到钱看做是一种奖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首要目标是筹到尽可能多的钱,其次才是享受这种快乐。筹钱是主要工作,享受快乐成了一种奖励。所以,大胆去做吧!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以90天为一个阶段,看看自己能取得一些什么成果。
机构运营成本
基本上,所有的慈善机构都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为饥民募集资金简单,为机构运营募集资金则很难。很多研究数据让人们觉得,慈善机构的运营成本过高,当然,可能确实存在这样的组织。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慈善组织都尽力降低本身的运营成本。尝试着为慈善组织的运营出一份力吧。
制造影响力
确保个人捐赠最有效的方法,不仅是要看这笔钱能买到什么,更要看这笔钱是否有更大的潜在影响力。
曾经有人捐了笔钱给加利福利亚一个小镇上的社团组织,这笔钱使得这里的学校有钱去购买当地生产的有机蔬果。这是一项在全美范围内都具有首创性意义的做法。这种两全的做法,一方面使数以万计的青年人吃上了健康的食物,另一方面也让当地种植有机蔬果的农民获得收益。从此,这一地区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这一切变化都只是因为这一个人捐出了这一小笔钱。
当然,如果当地的慈善组织能够发挥自身的强大影响力,也能收到类似的效果。
奉献你的专业知识
慈善组织需要很多专业人才。如果你具备这些知识,并愿将其奉献出来,慈善组织会很感谢你的这一举动。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请参照第33节。
还要注意的是,在你决定要将专业知识奉献给慈善组织后,一定要从受助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把握奉献的尺度,才能做一个富有智慧的施助者。反之,只会被认为是自以为是的专家罢了。
让慈善融入家庭生活
你尝试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怎样助人吗?尝试一下,让慈善融入家庭生活吧。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找到自己要服务和帮助的机构,然后全家人一起讨论怎样更好的助人之道。全家人能坐在一起讨论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大概没有什么这更有意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