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同心一家段鑫星
同心一家段鑫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11
  • 关注人气: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群体的变革性观点(上)

(2016-05-02 09:30:18)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我们已经阐述了牢固信念的力量,它能凌驾于群体观点、想法、思维的变化发展之上,它还会不断生长出各种形形色色的意见和观点。这些观点、想法、思维中的某些部分仅仅因为暂时的一两天而生存,却可以存在且影响一代人。我们也已经指出,以某种顺序规律接连发生变化的观点通常非常肤浅而非真实,同时,其经常受到种族方面考虑的影响。例如,在调查法国政治机构时我们发现,各个政党的表象完全不同——保皇派、激进派、帝制拥护者、社会主义者等等——都具有一种高度一致的理想状态,而且这种理想状态完全取决于整个法国法兰西民族的心智精神框架,因为我们在其他种族中也发现了相似名称但截然不同的理想状态。认为命名观点或者假装适应都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比如,大革命中深受拉丁文化洗礼的人们(他们一心想实现罗马共和制度)即使接纳了罗马式的束棒、华丽的长袍等外在形式,他们还是无法变成罗马人,因为他们还处在强有力的历史暗示的帝国统治下。哲学家们的任务就是弄清楚古老信仰的多变表象之下的固有部分,去分辨出潜伏在多变观点中的由共同信仰和种族天赋所决定的部分。

这项哲学实验未涉及的部分,我们可以推测群体按照自己的意志经常改变自己的政治和宗教信仰。所有的历史里,无论是政治方面、宗教方面、艺术方面还是文学方面,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我们来截取法国历史中的一小段,从1790年到1820年,三十年的时间,刚好是一代人的区间。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可以看到群体从起初遵从帝王的奴性状态到革命状态的转化,后来他们又转向帝国主义的状态,而后又回到了帝王奴性状态。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群体首先被天主教吸引,又转而相信无神论,接着转向了自然神论,最后又回到相信发展了的天主教的形式。这些改变不止是大众的改变,也是主导大众的领导者的改变。我们惊奇地发现,那些议会中得杰出者,那些与国王不共戴天的仇敌们,那些不相信上帝也不服从于任何领袖主人的人,都变成了拿破仑谦逊的仆人,又转而投向路易十八的统治,虔诚地手持蜡烛参与宗教游行。

在后续的70年中,群体一再改变的事例也是不计其数。本世纪的开端的“背信弃义的英国人”事件其实是拿破仑继承者统治下的法国联盟;而被法国侵略过两次的俄罗斯看起来也非常满意法国对其的统治,显然将其视作自己的朋友了。

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形式中,观念的渐进演变还是非常之快。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神秘主义等,此起彼伏,烜赫一时。昨日还被万众瞩目的艺术家和作家今日可能就被无视甚至被轻蔑对待。

然而,当我们分析最近发生的观点方面的改变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呢?所有这些都与大众信仰背道而驰,种族情绪只是一个短暂过程,这种“偏移的溪流”会很快继续它的轨道。与任何大众信仰或种族情绪都不相关的观点,因此也是稳定性极差的观点,会受制于各种或大或小的机会,而如果这种表达得到推崇,也会受到周边环境的任一变化的制约。因为暗示或煽动性语言产生的观点通常都非常短暂,它们产生或消失得非常之快,就像海边被风激起的浪花一样。

在现代社会,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群体不断改变的观点的数量比以前更加巨大。

第一点是因为古老信仰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失去了它的影响力,它们不会像从前一样在某些当下制造一些朝生暮死的观点。大众信仰的削弱清晰地界定了偶然观点生发的土壤范围,而这个部分已经无关过去和未来。

第二个原因是群体的力量正日渐强大,这种力量也越来越无法抗衡,我们可以看到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想法的极度不稳定性,这一点就已经显示群体观点会无所控制和阻碍地变化。

最后,第三个原因是新闻出版业最近获得巨大发展,新闻可以持续不断地提前报道相反的观点引起群体的注意。可能产生于个体观点的暗示会短时间内被其对立的特征打败。结果就是,没有哪一种观点可以持续存活,并在大众传播,它们的存在都是惊鸿一瞥,不得长久。现代社会的任何观点,在被大众广泛接纳之前就已经枯竭。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确实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政府控制观点的能力较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