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推理

(2016-04-24 09:30:39)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如果不是为了指出推理的负面影响,在列举对群体心理形成影响的所有因素时,推理因素可以忽略。

我们已经证明了群体不受推理的影响,他们只能理解粗浅和现成的观点。那些了解群众的演说家总是利用感情而不是推理向群体宣传。逻辑规律对群体不产生作用。要使群体确信一个观点,首先要完全理解使他们倍受鼓舞的感情,假装跟他们分享这种感情,然后努力通过基本的联想,来修订并唤起一些重要的暗示概念,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回到问题的出发点,慢慢探寻能够引起某种观点的瞬间感情。这种需根据现场演说效果而不断调整语言无法满足那些精彩的有备演讲。在一场准备充分的演讲中,演说者按照自己的而不是观众的思路进行,那么,他对群体的影响力也几乎为零。

有逻辑头脑的人,习惯于通过步步严密的推理来说服,对群体演说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推理,可是论证的无效总使他们吃惊。一位逻辑学家写道:基于三段论的数学结论——也就是恒定关系——是确定的……”“如果无机物也有这种恒定关系,这个确定性也可以在无机物群体同样适用。这当然正确,但是群体和无机物一样不具备这种恒定关系,甚至理解不了这种关系。如果尝试通过推理来说服原始人(比如野人)或者小孩子,那就理解了这种推理方法有多么不值一提。

如果非要对比推理相对于感情对群体的力量,甚至大可不必降到从原始的角度来体会推理论证有多么无力。我们只需回顾一下,几个世纪以来,连最简单逻辑都不符合的那些宗教迷信多么强大和顽固。在差不多两千年的时间里,最清醒的天才们也不得不屈从于它们的规矩,到了现代,才对它们的准确性仅仅提出了质疑。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开明之士,但是没有一人通过理性推理认识其迷信的幼稚,也没有一人对魔鬼的罪行或烧死巫师的必要性表示过任何质疑。

群体从来不受理性的引导,对此是否应该表示遗憾?我们不会贸然肯定。毫无疑问,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推动人性发展的不会是人类理性,而是令人鼓舞的、果敢的幻觉。这些幻觉,是支撑我们潜意识力量的产物,无疑也是必要的。每个种族的思维框架中都包含着命运的规律,也许就是它所遵循的规律有着不可抗拒的推动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有些推动力显然是不合乎理性的。有时候,各民族好像受到神秘力量的控制,它们就像使橡子长成橡树,使彗星沿轨道运行的力量。

我们能够从这些力量中获得些许认知,需要研究这个名族发展的全部过程,而不是其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孤立情况。如果只考虑这些孤立的事实,历史就好像一系列不可能的偶然的结果。一个加利木匠不可能成为已有两千年之久的万能基督神,并且形成了基于他的最重要的基督文明。从沙漠里冒出来的那一群阿拉伯人也不可能征服古希腊-罗马世界的大部领土而建立比亚历山大帝国更大的王国。在整个欧洲已经高度发达,政权分配的等级制度已经非常完备的时代,一个无名炮兵中尉似乎不可能控制各个民族一统天下。

我们还是把理性留给哲人,不去过多强调推理在治人领域的涉入。所有文明的主要动力源并非理性,而往往是各种各样的情感,比如荣誉与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和对光荣的向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