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与经历

(2015-06-25 08:52:09)
标签: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我们对经历的理解与我们的经历,究竟哪一个在先呢?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先发生的是我们的经历,之后才是我们对经历的理解。我们为了理解经历而去塑造我们的故事。然而,我们发现,我们观察得越是仔细,经历与理解之间的联系也就越为复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仔细窥探和理解着这个世界。长久以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形成了我们的世界观,世界观反过来又在指引着我们进一步窥探这个世界。正是在家庭、文化、宗教、个性、体型、性别和祖国这些众多因素的融合过程中,我们的世界观才得以被主观改造和形成。

我们的经历与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密不可分。我们大多数之所以会认为经历在先,理解在后,那是因为我们还未看到那些有待于我们去解释的随机行为而已。事实上,事件刚发生,我们就已经在理解这些事件了。而我们的理解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所讲述的故事。

我们的预感对我们的故事也存在同样的影响。我们在讲述经历时,我们使用的即兴语言都是源于我们的核心世界观。我们对故事的每一次直接描述都影响着以下几个问题:关于我,它到底说了些什么?我能怎样回应?我能和谁说?为了相信它,我需要去证明它吗?我还有自由意愿吗?我们所讲述的任何一个关于预感的故事,都能回答这些问题。

预感与我们对它的理解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将它们分开并不容易,即使我们主观上想要让自己远离那些我们已发现的消极理解。生活中,恰恰是那些想着要面对消极预感中的大多数人,最有可能经历他们在第一时刻所感受到的那些预感,如恐怖和困惑等等。伊芙琳曾梦到一个将要来到她学校的新同学,将她的朋友们装在了她的袋子里,就在她做这个梦的第二天,她一看到她的朋友拿着杂货袋,她便觉得惊恐。我可以说,伊芙琳的梦境的可怕之处,既不在于它本身有多可怕,也不在于她与她的朋友会铭记这个让人惊恐的事,而在于伊芙琳从未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现实中,伊芙琳与朋友之间从没有过这种会让人产生消极误解的灰色时刻。朋友成为了伊芙琳梦的一部分,而这样的梦会影响她的理性和善良。

为什么伊芙琳会如此恐惧,而那些像奥利维亚那样的人,却能以喜悦和感激的心态,去对待她们的预感呢?我们生活在对自身经历的理解之中,如同我们生活在现实经历中一样。例如,伊芙琳看到了预感对于她心理健康的危险,而同样的危险,奥利维亚则看不到。奥利维亚将她的预感,看作是她同世界的精神感应,而这个世界恰恰是她所欢迎的世界。

两个人在描述完全相同的心理反应时,他们彼此在理解上的分歧,足以导致两人会感受到两个完全不同的事件。查理和伊芙琳在描述肾上腺素的某一种偶然峰值时,都会将其与预感相联系,但是从她们的理解开始偏离,直到她们将这同一种心理反应描述成两种全然相反的经历。因为查理知道肾上腺素的上升是有助于他的,所以当他的肾上腺素上升时,他变得更加警觉、集中和兴奋;而伊芙琳则会将她的肾上腺素描述为一种上升的刺痛感、焦虑、害怕以及恐惧。伊芙琳并不是先注意到肾上腺素,再将其阐释为恐惧,这同查理最初感受到的是兴奋而不是他的肾上腺素是一样的道理。查理和伊芙琳各自对预感的理解,逐渐转化为了他们所感知到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