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早期预警系统
(2014-11-05 08:17:30)
标签:
情感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这个潜意识感觉的例子,是约瑟夫·勒杜所证明的危险探测系统。进化赋予哺乳动物(例如,人类和老鼠)的大脑两条不同的途径来处理环境信息,被勒杜称为情感的低路(low road)和高路(high road)。两条路径始于同一个起点,换句话说就是信息从环境到达感受器,继而再传送到感觉中枢的丘脑。两条路径也结束于同一个终点——前脑的杏仁核(amygdala),这是一个杏仁状的部分,这个部分长久以来就被认为和情绪反应的控制相关。因为,杏仁核有神经通路通往大脑某些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控制心率、血压和其他与情绪有关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
然而,这两条路径到达杏仁核的方式却并不相同。低路的神经通路直接从感受器到达杏仁核,可以使信息快速到达,但是只可以进行最小限度的信息处理。高路首先到达大脑皮层,大脑的这部分区域负责信息处理和思考,然后才到达杏仁核。高路虽慢,但可以允许大脑皮层对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
为什么哺乳动物有这样两条情绪途径呢?一种可能性是有机体在尚未形成复杂的大脑皮层之前首先形成了低路,一旦大脑皮层发展,高路便接管情绪处理的功能并取代了较原始的低路。依据勒杜的观点,低路可能是“大脑的附加物”,这部分不再有任何的功能。然而勒杜却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低路和高路以一种非常有助于适应的方式相互协作着。低路作为早期预警系统发挥作用,它可以快速的使人们警觉到危险的信号,高路则缜密而全面的分析信息,使人们获取更多关于环境的信息,从而作出明智的判断。
引用勒杜的一个例子,假设你在森林里漫步,突然间发现一条很长,蛇一样的物体躺在道路的中间。你立刻停下来想到这是一只“蛇”,同时心跳开始加速;之后你意识到那并不是一条蛇,只是从山胡桃树上掉下的一个树枝,然后你继续前行。
勒杜认为发生的这些,是把树枝的影像直接从感受器传输到杏仁核,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得出,“前面是条蛇”这个结论!这种低路的信息处理使你突然的停下;同时树枝的影像被输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里进行了更详细缜密的分析,从而发现了那个物体有树皮和节孔,因此“高路”的处理推翻了最初的“低路”反应,认识到先前的是一个错误的警示。早期预警系统(低路)出差错的原因是先看到了危险的一面;正如勒杜所说,“长期以来,把树枝看成蛇的代价远远小于把蛇看成树枝的代价。”高路处理可以排除我们的恐惧(至少一段时间),对自己说“喂,冷静下来,蛇没有树皮和节孔。”
低路情绪加工系统在不知不觉中运作。当我们看到那个蛇状树枝的时候整个人都僵住了,意识里没有一点感觉或想法。然而,这就能证明人们有非意识情绪,或者人们有简单的心理过程却意识不到?这看起来主要是语义的问题。如果我们认为恐惧就是意识里感觉很害怕,同时伴随着呼吸短促,心提到嗓子眼的感觉,那么拥有一种感觉却意识不到的情况是很难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想“人们是否非意识的对前方隐藏的危机进行评价?”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人们认为事情是骇人的并据此采取了行动。这看起来非常类似于说人们经历着自己所意识不到的评价和情绪。勒杜赞同后面的观点,认为“大脑的状态和身体反应是情绪最基础的方面,有意识的感觉为情感蛋糕增添了糖衣。”
勒杜搜集了大量让人印象深刻的与情绪加工的低路和高路相一致的可观的证据。然而,作为非意识感受的理论,它受限于三个方面。首先,所有的研究都关注单一的情绪,恐惧。赋予人类早期预警系统可以使他们在看到危险信号的时候僵住,这是有意义的。但是其他的情绪和感受呢?它们是否可以潜意识的存在?其次,将情绪反应分为初步的低路处理和复杂的高路处理可能不是全部。我认为区分不同类型的“高路”信息处理是有用的,换句话说就是通过适应性潜意识和意识系统。
最后,理论未曾考虑意识与非意识感觉同时存在的可能。在托普的例子中,贝莱克和凯特认为他们在一些情况下喜欢那只马,在一些情况下讨厌那只马(我的观点如下)。虽然勒杜的早期预警系统模式非常的引人注目,但是它不能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作出解释。一旦高路有时间分析问题,它就会控制低路,就会考虑到“有时树枝就仅仅是树枝。”相反,当人们相信(有意识地)感觉到不同的时候,适应性潜意识可以以某种方式评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