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同心一家段鑫星
同心一家段鑫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11
  • 关注人气: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想长大的孩子

(2014-02-20 06:12:58)
标签:

自我价值

分类: 大学生

人,谁都想依赖强者,但真正可以依赖的只有自己。

——【德田虎雄

段老师:

您好!

我是大四的学生,但并不想出去找工作,想向您请教一下,我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

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看着大家整天为工作发愁的样子,我反而没有一点心急。还有不到四个月就要离校了,但我好像还没有做好工作的打算,也不想考研,考研太辛苦了,也不见得一定能考上。我只想呆在学校里,因为已经习惯了校园生活,也不想步入社会,感觉社会上的竞争太残酷了。

我家在本市,家庭条件还算可以吧,爸爸在政府机关工作,妈妈开了家私人诊所,效益非常好,我还有个弟弟。父母都是独立性很强的人,在我小时候,他们就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只要愿意读书,他们再苦都是值得的,如果谁不愿意读书,就出去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他们将不再提供任何支助。所以,我一直不停地学习、学习,不想因成绩不好而出去工作。就这样,虽然成绩并不是太好,但我依然坚持着读书。第一年高考,我的成绩出奇的差,但没有放弃,复读后才考考这所专科学校。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坏,学习动力不强也不弱,就这样舒舒服服地过了两年多。有时也想,就这样晃晃悠悠地过一辈子吗?有点不甘心,但三年来自己并没有为工作积累任何经验,出去工作,又能做什么呢?有时同学也问我,为什么不急着找工作,心里也会有对父母的内疚,但这内疚转眼就消失了。

前几天回家,爸爸妈妈和我郑重地讨论了这个问题,我的含糊其词和反反复复让他们很不满意。现在,毕业一天天临近了,我也开始担心起来,越来越怀疑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不知道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态,段老师,您能帮我分析一下吗?

芳芳

2006年3月10日

芳芳:

你好!

随着毕业一天天临近,还没有做好未来的打算,不想考研,也不想找工作,只希望呆在校园里,与其说这是对校园的留恋,不如说是对未来的胆怯,对成长的恐惧。

从来信可以看出,小时候父母的告诫一直影响着你,父母的本意是想激励你们不断进取,但现在却好像成了你不愿成长的借口。你害怕成长,害怕步入社会,但人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学校里,不能进入社会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化,也不能健康地成长。读书的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不步入社会如何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呢?竞争不是躲避的理由,在你看来,只要呆在校园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为你提供的一切,而一旦离开校园,一切都与自己无缘,你需要自己承担费用,需要独自面对风风雨雨,这对一个在大学里没有积累任何工作经验的女孩是非常大的挑战,长期的依赖及对自我能力的不确信使你对毕业感到恐惧。

研究表明,大学时代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彻底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上联系的“脐带”,摆脱对家庭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完成自我心理世界的建构。美国的年轻人在很早就开始搬离父母独立生活、独立做决定,自己养活自己,而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年轻人独立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也开始把独立生活、独立做决定、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

不想离开校园是你不知道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害怕独自面对未知的世界,不过这件事的出现也使你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这是你成长中必须要面对的。逃避并不现实,事实上,工作不仅仅是竞争,它还是自我价值的体现,给带给人很多成长的乐趣

芳芳,勇敢地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吧,相信父母一定会为你的成长而无比的欣慰!

段老师

2006.3.11

【温馨小贴士】

就业压力催生“啃老”现象

过度依赖他人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工作不仅仅是竞争,它还带给人成长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