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重担真难忍
(2013-07-04 08:50:25)
标签:
家庭教育 |
分类: 农民生活 |
家务重担真难忍
事例描述:
翠萍出生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农村,后来去城里打工认识了红志。红志家虽然在农村,但是离市里很近,而且据说马上要并为市里。红志家里条件也不错,承包了村里的果园和鱼塘,生活过得也是有滋有味。自从翠萍嫁给红志,就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那是一栋自家盖的二层小楼房,住着红志的父母和姥姥,还有他姐姐一家三口。
这个大家庭是很热闹,但是人多了肯定要起争执。翠萍本以为嫁到红志家会很享福,可是没想到负担还很重。婆婆算是比较厉害的一个人,红志的姥姥需要人照顾,姐姐也要照顾刚生下来的小孩,加上红志要照顾果园和鱼塘,于是家里的重担几乎都留给了翠萍。这其实也不算什么,从山沟沟里出来的翠萍做家务是一把能手。可是时间长了,翠萍发现就算家里其他人有空也不会做家务了,做饭洗衣服都是翠萍一个人的事情。翠萍对红志抱怨,红志还觉得这是翠萍应该做的。翠萍心里也很委屈,家里没有人帮她说话,自己做的不妥当了,婆婆还说东说西。在婆婆眼里,翠萍能嫁到他们家是她的福分,她就应该承担家务和传宗接代的任务。翠萍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好回娘家时把自己的苦处说给自己的爸妈。
“过来人”支招:
翠萍任劳任怨,但是有了委屈也不知道该和谁说,时间长了就要引发家庭冲突了。婆婆认为儿媳妇嫁进自己家就要做家务和传宗接代,这是老一辈的传统观念。
作为过来人,我觉得既然要在一起过日子,就需要家庭里所有的人共同努力,而不只是交给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去完成。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如果婆婆对儿媳不好,当儿媳成了以后的婆婆,也不会善待自己的儿媳妇,这种婆媳之间的恶性循环就会延续下去,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发展。翠萍心里有了不满,不要藏在心里,多和家人一起商量。若是每天在抱怨中生活,那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好处的。
心理师和你聊:
大家庭要面对更多的人更多的关系,自然会更加不容易,特别是对新进入大家的儿媳,过好这个坎是很大的生活挑战,人多责任分散,翠萍能干而且肯干,还是得到大家心里的认同的,虽然没有得到婆婆的认可。面对红志家的这种情况,以下几个方面可供翠萍参考:
1.翠萍要避免自己的能干成为全家人的习惯。她可以尝试回娘家住一小段。当她们感受到没有这个能干媳妇在家的日子后,会慢慢珍惜的。有时候挑剔的婆婆对媳妇也是一种帮忙,往往在挑剔的婆婆后面有一个成长很快的儿媳。
2. 通过召开“家庭会议”,适度明确些家庭分工。翠萍要学习责任分担,把任务分解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家务中,让她们感受到家务的不容易。
3.翠萍与身边的好姐妹聊聊。不愉快的事情不建议翠萍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诉说,但是也不要吞在肚里不说,最好找好姐妹说说。
4.当翠萍有了委屈,等一家人聚在一起时,把问题摆在桌面好好谈谈。红志家除了父母、姥姥外,还住着姐姐一家三口。这么多人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不愉快的事情。有话好好说,翠萍把话说开了,把道理讲明白,事情就会慢慢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