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同心一家段鑫星
同心一家段鑫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11
  • 关注人气: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钱的分寸

(2013-06-13 09:06:27)
标签:

打工

教育

分类: 农民生活

借钱的分寸

事例描述:

小李独自一人在外打工,和车间的工友关系也不错。但是前不久,一件事却让他感到困扰。小王是小李的同事,平时总是向小李借钱,每次五十、一百地借。小李觉得反正是同事,并且小王也及时还了,没有什么。但是不久前,小王开口向小李借一千块钱周转。这对小李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出门在外,和小王又不是同乡,认识也不过几个月,感觉心里不踏实,因此没有答应借钱。小王因此不高兴了,说小李不够义气,不拿自己当朋友,两人关系逐渐变僵。因为这件事,车间其他人对小李似乎也有了看法。小李心里很憋屈,也很困惑。难道就因为没有借钱,人际关系就变得这样糟糕?是不是自己防备心理太强,伤害了小王?

过来人支招:

出门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觉得小李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做错,换做是我,我也不会借钱。社会复杂远非我们所能想象,金钱尤其能够考验人心。如果小王真的因为小李没有借钱就不理睬他,那他也不是很看重这份交情,换句话说,如果真的和他搞僵了,小李也没有什么损失。当然,如果交往久了,觉得对方值得交往,借钱也很正常。毕竟出门靠朋友,谁不会遇到点难处呢?如果真的见死不救,别人看了也会对你有意见的。借给他时,不妨以借钱为话题开开玩笑,比如:“我成你自动提款机了,不过要记得先存后取”,“能少借点吗?我一大家子人还等着我养呢”,“兄弟给你当银行挺辛苦,得请吃饭哦”。

总之,给他制造一些心理负担,让他觉得不好意思总向你一个人借钱。

心理师和你聊:

关于借钱,有人说,如果你想失掉一个朋友,就开口向他借钱吧;如果你想结束一段友谊,那么就向你的朋友借钱吧!此言难免有些偏激。生活中,亲人朋友相互帮助,本是应该的。小李和小王认识只有几个月,而且两人的交往主要建立在借钱还钱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情感上的交流,小李还很难将小王划入自己的亲密朋友圈,也因此会产生防备心理,从而导致不借钱给小王。这是人之常情,小李不必因此自责,或者假想同事对自己有看法。其实小李是因为没有借钱而自责或后悔,进而觉得别人认为他有错,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典型的“投射心理”,即把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对于小王而言,他应该意识到自己屡次借钱的行为是欠妥的,对打工的年轻人尤其是小李这样的普通工人来说,一千元不是小数目,他不借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因此与小李断交就显得太不理智了。

借钱时,我们可以参照下面几个说法:

1.不论亲也好朋友也罢,借钱应该出于自愿

2.对于一般关系的朋友而言,钱借出去了就要给自己设定还不回来的心理底线,借钱之前考虑清楚自己能承受的范围。

3.关系不稳定的朋友,借钱要谨慎,有借有还,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后,信任度就可以升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