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同心一家段鑫星
同心一家段鑫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11
  • 关注人气: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要引人注意的孩子

(2013-03-16 10:19:03)
标签:

教育

分类: 亲子教育

 

总要引人注意的孩子

事例描述

点点今年3岁了,平时总是爱闹出点儿动静,引起家人的注意。跟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总是要小伙伴们围着他转他才开心,不然他就闹别扭、耍小脾气。在家里也是,总是要家人时刻注意着他,要是没人理他,他就闹腾,父母在一边说话,稍不注意他,他就大声喊叫,再不理他就摔东西。

家里来客人时,点点就更能闹腾了,爬高上低,到处乱窜,非得弄得全屋人都注意他。要是大家不理他,他就摔东西,甚至还动手打客人。而最近点点似乎又开始想“独占”客人,家里一来人,他就围着客人说这说那,弄得妈妈很不好意思,觉得这样对客人不礼貌……

 

“过来人”支招   

其实有时候孩子闹腾、哭闹,只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他每天调皮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可是作为家长呢,我们忙了一天回到家还要做各种家务,就只是希望孩子能安安静静的自己玩就行了。但是孩子安静的时候得不到关注,只有在闯了祸、闹腾的时候我们才会才关注他,因此他们才变得“不听话”。

通常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办法让孩子知道我有在时刻关注着他。比如我会在跟别人谈话的时候,偶尔转头对着孩子笑笑,有时候还爱抚的摸摸他的头,对他说点什么。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比如我会与孩子一起阅读幼儿读物,有时间的话我还跟宝宝玩各种益智游戏、体育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等,在玩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向孩子提出建议,以便引导孩子提高活动能力和水平。

 

心理师和你聊

喜欢别人的注意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应。随着孩子感知觉的迅速提高,其表现欲不断增强,他们最不愿意被成人“冷落”。此时,我们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经常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力争准确理解孩子的意思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怎样才能更好的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慎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不是好办法,此时,应该放下身段,耐心、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孩子把事情全部说完。

选择恰当的时机。“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是父母。而从公园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游戏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此时,跟孩子聊天,往往最能听到孩子的心里话。

做孩子的忠实听众。父母亲应当看重孩子的自我表达,通过父母亲倾听孩子话时的反应,孩子可以知道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怀的。

第二,学会表扬孩子。

不要吝啬您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表扬要及时。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

表扬要具体。例如,孩子玩完玩具后,自己把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那表扬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你不妨说:“你自己把玩具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第三,父母尽量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一方面可借机了解孩子,另一方面,可帮助孩子在父母身上建立安全感及认同感,让他知道,你和他是“一伙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