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儿子”惹的祸
(2013-02-27 20:26:37)分类: 农民生活 |
都是“儿子”惹的祸
事例描述:
毛毛和小华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两人当初一见钟情,相处三个月后两个家庭在征求他们两人的同意后就把婚事给办了。毛毛上面还有两个哥哥,都已成家立室,并且都在离父母住的不远的地方盖了房子,依照惯例,毛毛和小华结婚后,也单独住进用打工挣钱盖起的楼房里。一年半后,小华产下一个女孩儿并做了结扎手术,公婆知道后十分不满,并表示十分希望毛毛可以有个儿子。这些都成为日后小华与公婆冷热战交替的伏笔与导火索。这边,小华经常在毛毛面前抱怨公婆偏心,只会疼大哥二哥的儿子,完全不照顾自己的小女儿,对这一点,毛毛也有些埋怨父母但也不能说。那边,父母经常在毛毛面前施加压力,软硬兼施地劝毛毛考虑再生个儿子,并表示他们会给仔细照看。面对父母与妻子的双重压力,毛毛感觉自己像一个双面胶,无法调和妻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毛毛想知道怎样才能解决妻子与父母之间多年的‘恩怨’。
“过来人”支招:
这种事情,让谁遇见谁都头疼。像毛毛这样,积极尽责地扮演着儿子与丈夫的角色还算是好的,他还想着怎么让妻子和父母和好如初,还想着让这个大家庭和睦相处。
在农村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大多数儿子是偏向自己媳妇这边的,和自己的媳妇永远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不管不问父母的感受。大家一般都会谴责像小华这样的小媳妇,说她不孝顺不听父母的话,这样反而更加激发小华对公婆的厌恶心理,问题只会愈加严重。其次,周围邻居多是以看笑话的心态对待这种婆婆与媳妇之间战争的。婆婆想要孙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年轻的80后小华只要一个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要解决这种僵持的局势,毛毛应该努力协调媳妇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多让他们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一下对方的心情,打开心扉,真诚相待,说出彼此双方的所愿,然后相互中和一下就好了。关键是婆媳两人踏出那一步,坚冰就会融化。
心理师和你聊: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座厚实的城门上挂着一把沉重的巨锁,铁棒、钢锯都想打开这把巨锁,它们一会撬一会砸,就是打不开那把所,一个小钥匙轻巧地钻进锁孔咔嚓一声打开了巨锁,铁棒和钢锯都很不解地问小钥匙是怎么做到的,小钥匙温柔地道“因为我懂它的心”……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钥匙理论”。
小华因为结扎问题与婆婆结下了过节,这就像一个沉重的锁,毛毛要想结束家庭中的这场大战,就要寻找解锁的钥匙,要充分发挥自身连接小华和母亲之间的桥梁作用。
1.让母亲能够站在小华的立场上,考虑为什么小华会对自己反感,因为当初自己做完结扎手术后婆婆的反对?婆婆一直要求自己再生个儿子?还是婆婆真的一直偏心大哥和二哥?
2.让小华也能够站在母亲的立场上,考虑为什么婆婆不喜欢自己,因为她没有给婆婆生个孙子?自己也从没有给过婆婆好脸色?
3.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让小华与婆婆相互之间都打开心扉,真心与真心的交流,才能化解所有的矛盾与埋怨。毛毛可以协助小华创造一个机会,开展一次婆媳优缺点大讨论,诚心弄清楚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
4.毛毛也可以发动家族里比较有威望的亲戚前来劝说,有效的影响力也许可以让婆媳双方静下心来,冷静地看待关系僵化至今的原因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