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再为错过月亮哭泣

(2013-02-26 20:21:33)
标签: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分类: 大学生

别再为错过月亮哭泣

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

——【英格索尔】

老师:

您好!

读大学一年多了,回首大学生活,总感觉自己生活得太过平庸,我很想改变这种平庸,但又不知该从何做起。

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性格活泼开朗,经常参加各种学校活动,老师都很喜欢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我,课后,同学们也争相向我请教,找我一起玩。总之,大学以前我享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优越感,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自从上了大学以后,那种优越感被撕得支离破碎,再也没有人注意到我,我成了“众星捧月”中的星星,渺小得根本不值一提。

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大家才注意不到我呢,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其实,成绩不好并不是我没有努力,而是高考时选错了专业。现在,我对信息专业一点也不感兴趣,上课时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即使认真听,也有很多东西难以理解,考试成绩自然平平。其实我一直都很喜欢文科,上大学以前就看过不少文学类书籍,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宣读。高考填报志愿时,信息专业并不是我的首选,可考虑到将来的就业形势,家里决定让我报考信息专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一切都成为定局,我对自己说,既然没有选择自己所爱的,就爱自己所选择的吧。可不管我如何努力,还是无法对信息专业感兴趣。现在我很累,就好像面对自己讨厌的人,很想逃避,但因为某种原因又不得不和他打交道。段老师,您说我到底该怎么办?

现在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我觉得其他同学都在享受着美好的大学时光,唯独我,整天为了考试成绩提心吊胆,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为了学习,我失去了很多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因为我无法做到两者兼顾。段老师,我想走出围笼,不想再这样平平庸庸地生活下去,我想取得好成绩,想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但不知道怎么办,您能给我指点迷津吗?

                                       小楠

                          2007年6月18

小楠:

你好!

在咨询中,老师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步入大学以后,发现周围的同学比自己优秀,原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们出现了适应困惑,并产生失落、自卑、自责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通过来信可以看出,你对学习成绩的变化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产生挫折体验后又不能积极应对,所以会感到深深的失落。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都是佼佼者,始终处于被关注、被重视的光环之下上大学后,面临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转变,会产生暂时性适应不良,这是较为普遍的。因为通过高考的选拔,大学中成绩优异者相对集中,新一轮的竞争在更高的平台上展开,此时的竞争也不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更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此外,面对环境的变化,内心还没有建立起新的适应机制,也许还来不及思考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便习惯性地延用了原有的行为方式来应对,很显然,原有方式无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小楠,困难是暂时的,老师期待着你能够从新的起点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因为人最终不是与别人较量,而是与自己竞争,不断地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会引你走向自信的人生。曾经有一位攻读外国语大学的男生,长得其貌不扬,甚至一度为不够标准的发音与矮小的身材而自卑,但在老师开导下,很快找准了方向,他大量阅读英文作品,苦练发音与写作,到毕业时掌握词汇量全国第一,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文章,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他用四年时间为自己换了一个未来,小楠,相信你也一样可以做到!

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你为错过月亮而悲伤,那你也将会错过繁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经历一些挫折,老师期待你从现在开始,学习承担责任,学习适应,学习改变,不为失败找理由。从来信可以看出,你现在的学业负担很重,难以应付,可以思考一下:是努力不够还是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学习也需要技巧,在学习中不断学会反思,学会总结,学会改进,才能学中有得,学中有进!

一颗星,很小,但可以是最亮的;一株草,很小,但可以是最绿的。也许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成为最勤奋的;也许你不是最优秀的,但你可以成为最乐观的!

老师

            2007年6月19

【温馨小贴士】

没有比挫折更好的老师。

挫折背后带着有利的种子。

成功永远找方法,失败永远找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