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同心一家段鑫星
同心一家段鑫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11
  • 关注人气: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们为什么要崇尚道德

(2013-02-24 22:15:53)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山之石
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的世界,我们到底应该坚守什么,每个生命都有选择的自由与权利,但道德一定是一种永远向善和向上的选择,我确信


[转载]我们为什么要崇尚道德

                       我们为什么要崇尚道德

 

提到思想道德教育,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无非就是叫我们做好人,做好事,多为社会做贡献,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权益。但是今天,我不会跟大家谈这些,也不想告诉大家什么是道德,什么样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要求,因为我感觉这些大家都知道,无需我多说。我想,大家在接触了很多道德教育的熏陶之后,一定很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崇尚道德,我们为什么要遵守道德准则。换句话说,我们不光想要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同时我们更想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道德的条条框框是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但道德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能还有些模糊。

由于我在这方面的认识也比较粗浅,所以只能抛砖引玉,对这一问题作一个粗浅的讲解,目的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思考。如果在座的各位,对这一问题有更透彻的认识,也非常欢迎各位与我交流,给我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

关于我们的行为为什么要符合道德准则这个问题,我将从两个层面和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人与人的横向层面;二、自我需求的纵向层面。在人与人的横向层面的分析中,我将通过一则寓言和三个例子展开,和大家一起来探索一下我们符合道德的行为,最终的受益者是谁;而不符合道德的行为,最终又有哪些人会因此受到损失?在自我需求的纵向层面的分析中,我将通过一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人的异化,来透视我们所崇尚的道德的实质。在这里,我们会看到我们所需要的与我们所追求的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人与人的横向层面——共命鸟的故事

寓言:印度古代有一则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共命鸟》。故事是这样的:据说古代雪山里有一只鸟叫共命鸟,一个身体两个头。有一天正当一个头睡着的时候,从一颗树上掉下来一朵花,正落在另一个头的面前,这个头就想:如果我吃了这朵花,对方也同样受益。因此就没有叫醒那个已经睡着的头就独自吃了。等到那个睡着的头醒来,觉得肚卫很饱,这个头就告诉他吃花的事。他听了,对没有叫他一起吃花这件事怀恨在心。过些时候,他看见了一朵毒花,他于是等对方睡着时吃下去很多。另一个头醒来,觉得满身难过,这个头就告诉他:我已经吃了毒花,愿和你同归于尽。

第一个鸟头遇到一朵花时,因为想到自己吃了食物,对方也同样受益,所以就没有叫醒对方,独自享用了。

第二个鸟头因为对第一个鸟头独自吃食物的行为怀恨在心,所以,趁第一个鸟头睡着的时候,吃了毒花。他用这样的方式,报复了第一个鸟头。但可惜,他与对方是共用一个身体的。对方死,他自己也活不成。

 

下面,我想请两位朋友来谈谈你们的看法。

问题:

1、你感觉这两个鸟头的行为,哪个不对?

2、为何第二个鸟头不对?

3、第一个鸟头独吃食物的行为就没有错吗?

4、第一个鸟头该不该为他自己最终的死亡负责?

我们发现,在这个故事中,两个鸟的命运因为一个共同的身体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鸟获益,另一个鸟也会获益;一个鸟受损,另一个也会受损。可以说,他们俩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可惜,就算是这种利益一致的关系,也没能避免两只鸟头的自相残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例1:你和朋友合伙开公司。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你们攒了100万。此时,你们俩的公司会有两种走向:一是你们继续努力,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把公司做到1000万盈利。第二种走向就是你们开始争这100万盈利的分配权,因为你们俩都觉得自己应该多分点儿。最终这种盈利分配问题导致了你们公司的瓦解,你们各分得50万散伙。三年后,你们俩的五十万花掉四十万,各人净剩10万。

应该说,合伙开设公司,只有把公司搞好才是对双方最有利的,而公司搞垮或关闭,对双方都不利。所以说,你们俩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但是高度一致的利益并不能阻止内部矛盾的出现。

在这个例子中,你和你的朋友,就相当于共命鸟的两个鸟头,而由你们俩人所共同组成的公司,就是共命鸟的身体。所以,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的应该考虑考虑,我们的行为,除了那些我们所能看见的直接影响和后果之外,还有哪些间接的影响和后果。我们在相互竞争的同时,都应该考虑一下,我们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已经损害了我们彼此共同的基础。

例2:一个工厂里有100个工人和一个老板,工人们和老板都可以选择认真工作和不认真工作。都认真工作,工厂效益提高了,老板利润也提高了,每个工人的收入也提高了;不认真工作,工厂效益势必降低,老板的利润也降低了,而每个工人的收入也相应降低了。此时,如果一个工人因对老板或其他工人不满而不认真生产,这就是通过损害整个工厂的利益,来报复那些让他不满的人。但是,他在损害他的仇人的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整个工厂的利益。而整个工厂的利益受损,他自己的那份利益也会相应受损。在这个例子中,所有的工人以及老板,就像是共命鸟的一个个鸟头,而由他们所共同组成的这个经济实体——工厂,就是共命鸟的身体。这个身体,是这个厂里所有工人和老板共用的。当妒火中烧的我们在报复或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同时,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我们的相互竞争的行为有没有损害到我们共用的那个“身体”。

例3、有这么一个人,生活很不如意,对身边过得比他好的人非常忌恨,对社会和政府非常不满。于是呢,他就偷窃邻居的财物,还对社会公共设施进行破坏,比如路灯、电缆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他对别人使用粗鲁的语言,公共场所也是乱扔垃圾。他认为,他这样的行为破坏了令他不满的对象的利益,报复和打击了他人与社会。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他的行为其实已经损害到了他与其他人共同的基础,他就像共命鸟的第二个鸟头一样行动,作出了害人害己的行为。只不过,或许这个人因他自己的错误行为而受到的惩罚不那么明显,自己感觉不到,或者说当惩罚发生时,他看不到这个惩罚与他自己当初不道德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三个例子,我们突然惊异地发现,道德原来就是一些通过抑制我们个体之间极端自利的相互争斗的行为,来保障我们个体所共用的身体——我们大家共同的基础不受损害,从而保障我们每个个体利益不受损害的规则。

分析:我们社会上的每个小群体都可以看做是以更大群体为身体的鸟头,小群体必然依附于大群体而存在。社会中,最小的群体就是个人。以我作比方,我是王小兵,我所依附的群体是由我、妻子和孩子所组成的家庭。而我的家庭又依附于由我的家庭和很多其他的家庭一起所组成的我们共同生活的社区。当我在和我的其他家庭成员发生关系时,就应当考虑以不能有损我们共同依附的家庭为度。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也是如此,随便你怎么交往竞争,但不能有损我们共同生活在其中的这个社会。一条鱼儿生活在池塘里,它可以和其他抢夺食物,但如果抢夺食物的行为搅浑了整个池塘,那么,包括这条鱼在内的所有的鱼,都要遭殃。这种糟糕的情况,就是道德所预防的。让每个鱼儿都知道他们可以嬉戏,可以打闹,也可以竞争,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度,这度,就是道德。

当然,从个人开始向更基础的群体延伸有很多种思路,比如我可以看作是我家庭中的一员,我可以看作是我的工作单位中的一员。一直向前进,整个地球都是我们的“身体”,我们都应该爱惜它。

无论采用何种思路,我们都会发现,个人的精神、物质无法脱离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所以作为个体的我们,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思考、行动时,不能不考虑我们的言行举止对我们所属的大群体,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这个孕育了我们的星球所产生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像爱护我们自己身体一样,爱护他人、爱护我们的社会、爱护我们的地球。

我们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内,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曾经有没有做过如共命鸟第二个鸟头所做的那种蠢事。在生活中,我们或许因为图一时方便,而随意往干净的河水里倾倒垃圾。在家庭中,我们或许曾因为对爱人某些行为或话语的一时的气愤,而摔碎了我们每天吃饭要用的碗。工作中,我们可能曾因为对领导的不满,而故意破坏了厂里每天生产所必须要用到的设备。而在和朋友的合作中,我们或许也曾因为某种自私的念头,而做出了让多年深厚的友谊毁于一旦的行为,而只有在日后漫长的生命,承受孤独与寂寞。我们甚至曾经也做过,为了一点的利益,不息取走属于别人或公共的财物,从而让失去财物的人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让一条街上的路灯熄灭几个夜晚。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丢失财物的人是如何地需要他们,是如何的指望着用这些财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某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因为你的这个行为,他从疯狂的寻找,到手足无措,到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到彻底失望。大家可以用心地想想,这次财物的丢失对这个失主的打击仅仅是他个人的事吗?让我来编个故事吧!这个人被你所取走的财产是一笔现金,而这笔现金他本来是准备用来支付他刚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儿子上大学的学费的。而这个孩子很有出息,大学毕业后,将会成为一家著名建筑公司的监理。因为做事认真,他所负责的每一栋房屋、每一条路桥,都质量合格,安全可靠。而在你垂暮之年的一天,或许是你的生日,你的儿子兴冲冲地从外地开车赶回来为你祝寿,他带着你的儿媳和孙子,平平安安地赶到了家中。而他们所走的路,正是这位他们或许永远都不会认识的好小伙子所监理的所有合格道路中的一条。因为这条道路施工中的某个有关质量的问题,这位小伙子和施工方的老板甚至大吵了一架。但最后,在他的坚持下,施工方的老板还是按照质量第一的要求,采纳了他的意见,从而降低了这条路的一个坡道的倾斜角度,为未来这条路上车辆的行驶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你们一家老小在围着一个大圆桌吃饭,是多么地幸福祥和啊!

然后,你却取走了这位小伙子的父亲用来供他儿子,也就是这位好小伙子的上大学的钱。这直接导致他没有上成大学,而是继承了父业,成为一个农民,后来又进了一个施工队,成为一个农民工。眼见就要上大学,却又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成了一个农民工。这种打击在他年轻的心里埋下了对社会不满的种子:这个社会上人太坏了,社会风气太糟了,人人都只为自己。没有人为我着想,我又何必替别人着想呢?在他后来的工作中,他总是混在施工队的人群中,马马虎虎地做事。一次,施工队在修一条路,老板在猛抠施工成本却没有一个合格的监理出来制止。而这位农民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也在节约自己的体力。于是这条本来就坡度很大的路又被披上了一层混合不均匀的混凝土,从而造成了路面不规则的纹理。我讲到这里,大家一定已经猜到,这条路就是刚才说的那条路,同样的一条路,是你当初的一个举动,造就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路面。

你还是那天过生日,你的儿子还是带着媳妇和你的孙子,高高兴兴地往回赶,走到那个路面不平的坡道。。。。。。

说到这里,我想结局大家已经猜到。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你编的一个故事而已。现实中哪有这么巧的事啊?对于有此疑问的朋友,我想告诉你的是:生活中,只有少部分故事,是发生在我们视线之内;而绝大部分的故事,都发生在我们视线之外。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和事,在与我们的生活相交之后,接下来的发展脉络是我们所无法获知的。而当这部分的后续脉络有朝一日,再次与我们自身的发展脉络相交时,我们就会说两个字:偶然。

 

                        自我需求的纵向层面——异化

如果我问各位一个问题:你为何要吃饭?大家一定会说,是为了活着。好,如果我再问,你们为何要赚钱?我想你们一定会说,是为了吃饭。那么我再问,你们为何要工作?大家最直接的回答应该是为了赚钱。当然,如果我问一个抢劫犯,你当初为何要抢劫,我想他最直接的回答也应该是为了赚钱吧。当然,这种通过不正当途径赚钱的人,是我们应当谴责和制止的,他的行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我上面问大家的这一串为什么,大家在心里也会默默地问自己,正是因为这一串自己对自己的提问的答案,在引导着我们每天的行为和生活的方向。我们总是围绕一个最初的目标,在自己的心中,向外辐射衍生出多种具体的目标。而当我们为了这些具体的目标而终日奔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这些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具体目标仅仅是达成根本目标的手段。我们会看到很多人,为了追求生存的安定和快乐而去工作和创业,而当事业有成之后,他本可以有条件享受他当初追求的安定快乐的生活。但是,此时的他却无法放下对金钱的追求,而宁肯过那种极不安定和快乐的生活,尽管这种追求当初只是作为一种达成安定快乐生活的手段。

我把这种为了一个终极目标的达成,衍生出其他的一些子目标,但在子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忘却了子目标与终极目标之间的工具与目标的关系,进而将子目标视为终极目标的现象,称为人的异化。异化的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不安、恐惧是无法真正排遣的,哪怕他们看上去很风光或者说很得意。我们在座各位可以自我观察一下,看看在自己的身上,这种异化的进程有没有发生,如果发生了,在看看自己的已经异化到一个什么程度。如果你已经异化了,不是说明你异常。事实上,生活在当今社会,不发生异化的人是非常少见的。但是,无论其他人如何异化,我们自己要随时检查自己,随时提醒自己,出再远的门,也要记住回家的路。找不到家的孩子,总是不安和恐惧的。

由此我们突然又惊异地发现,道德对我们欲望的制约,其实是给我们异化中的人一个回家的提示。当我们在外面的战场上拼杀,当我们为一些异化的目标拼杀得身心疲惫,伤痕累累、竭斯底里的时候,崇高的道德犹如一道祥和的光芒,普照我们的身心,安抚我们的心灵,赋予我们寻找来时的路的动力,同时,像大海上的灯塔,给予我们回航的指引。

                                总结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愿意享受幸福安乐,也没有一个人不想远离痛苦灾难。从生到死,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并不是错,相反,这说明人是有理性的。但在利与害的认识判断上却迥然不同,所以世间才会呈现千姿百态。怀着同样趋利避害的想法,不同的人走在两条完全相悖的道路上,并且两人都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这不能不说是认知判断上出了差错。如果知道前面是火坑,那谁还会向前走?如果知道今天的收受贿赂一定导致明天的锒铛入狱,那谁还会收?所以,我一直深信这样一个信念:世界上没有罪恶的人,只有无知的人。对于相同的问题,有人看得深有人看得浅,有人看得近有人看得远,有人看得对有人看得错,仅此而已。

综上所述,道德对我们的制约只是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层面对我们切身利益的保护。因为我们都是凡人,都无可避免的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产生短视的想法和不理性的行为。而道德正是针对我们的这一缺点,为我们的长远利益和最终利益筑起一道护卫的屏障。我相信,经过我们的这堂课后,在座的每一位,都会成为崇高道德的自觉践行者和守卫者。

 

我们说,法律条文非常繁杂。而道德,因为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来源和广泛的生活来源,而且无法明文规定,所以,它的内容就更加广博了。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套道德体系。为了给大家讲这部分的内容,我足足用了半天的时间,在网络的各大搜索门户上搜索,但仍未得到一个能让我满意的答案。最后,我还是用自己的理解,为大家总结了三条基本的道德准则。如果大家在生活中,能做到如下三点,我个人认为,就可以算是一位道德上的楷模了;而且我敢保证,如果你真的做到这三点,你一定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原则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黄金规则:我应该以我希望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我们很多人遵循的是反黄金规则:别人应当以我对待他们的方式来对待我。

原则2、不要做损害自己身处的群体的事情。如果你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那么,你就不要做任何有损这个家庭的事情。如果你是这个公司里的一员,那么,你就不要做有损这个公司的事情。如果你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那么,你就不要做任何有损这个社会的事情。因为我们都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把自己住的那个房子的墙壁或屋顶戳个洞,最终受苦的除了住在这个屋里的其他人之外,还有你自己。我可以非常明确地说,破坏自己所在社会的财产和良好秩序的人,他根本就不是坏人,他是没脑子。

原则3、不要伤害爱自己的人。我们一定要对那些对我们好的人好。知恩图报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否则,这个人和那些你帮助了它,它却反咬你一口的畜生没有任何区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那对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父母双亲的感受,我们不能让他们在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之后,还要为我们担忧,为我们承受痛苦和煎熬。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要考虑在家等待我们的妻子或丈夫,在学校里以有自己的爸爸或妈妈而感到自豪的孩子。或许因为你的一时冲动,他们将在单位、在学校、在天天碰面的邻居面前因蒙羞而无法抬头。我们能生存到今天,应该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感谢,而我们感谢他们最最基本的方式就是,不要伤害他们。

 

最后,我真诚的希望大家有什么想法、困惑,能与我一起探讨、共同交流。衷心地祝福大家!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