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秘方的牛肉米线

标签:
徐州米线踺子牛肉汤 |
分类: 中式面食 |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喝“三楼米线”。
“三楼米线”开在一栋居民楼的第三层,夫妻俩下岗后在自家开了米线店。因为米线口味好,价格公道,大家口口相传,按照现在的话讲,这家店有五颗星的推荐指数。
徐州人把云南米线,桂林米线改造的服服帖帖,放辣椒酱,蒜泥,放甜醋,榨菜,这些徐州人爱吃的味道掺杂在来自南方的美食中,热热乎乎的喝一碗,那个解馋啊!
来到南方,最怀念的就属米线了。虽然也有过桥米线,花江米线,但都没有家乡的味道。
后来爸爸从经常光顾的一家桂林米线店老板那里得到一个秘方,在家实验过之后,大呼过瘾!
再后来传授给我,女儿便又成为米线的铁杆“粉丝”。
从老家带来的米线,原材料除了大米之外,还添加了淀粉。单一的大米制造的米线,易断。添加淀粉之后,增加韧性,而且更滑爽。
如果不能买到新鲜加工的米线,可以去超市买江西米粉。20几块钱,也非常劲道。个人感觉口感好过面条摊的米线。
做一碗好吃的米线,关键在于汤和浇头。所以一定要选用新鲜的食材。准备工作多,耗费时间长,但当你把米线喝到嘴里的时候,所有劳累烟消云散。
试试看吧!
材料:
新鲜牛踺子一块,米线若干,猪肉馅一斤(如果是回族可以改成牛肉馅),大个紫皮洋葱一个。
大葱一根,姜一块,八角2个,花椒若干,香叶一片。
大蒜适量,香菜若干。
老抽,糖,盐。
准备工作:
1、洋葱切成指甲盖大小,大葱切段,姜切片。花椒香叶八角放入料理盒。
2、牛踺子清洗干净,最好用清水泡上半天把血水泡出来。用刀在踺子上划两刀,成熟的比较快。
3、米线用凉水事先泡上半天以上时间。
4、香菜切碎,蒜剁成蒜末。
浇头制作:
1、热锅凉油,油热之后下洋葱,煸炒至洋葱透明,边缘微微发黄。
2、下猪肉馅,煸炒至肉馅发白,加入老抽,盖锅盖焖一小会。
3、加入白糖,盐调味。盛出备用。
牛肉汤制作:
1、泡出血水的牛肉放入冷水锅中,加调料盒,姜片,大葱,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个小时以上。
2、期间用勺子将牛肉压入汤中,整个过程不放盐。(放盐以后牛肉容易柴,而且不容易烂。)
3、用筷子插入牛肉比较厚的地方,能轻松插进则关火,取出牛肉,冷凉后放冰箱冷藏。
4、牛肉冷藏后取出,用锋利的刀将牛肉切成薄片。记住要垂直牛肉的纹理切。备用。
5、烧好的牛肉汤用漏勺捞出葱姜和调料盒。备用。
米线的制作:
1、锅内烧开水,水沸腾时,抓适量米线开始烫制。可以中途尝尝米线的软硬度。
2、烫好的米线沥干水分,放入大碗里,加入盐,浇头,蒜末,香菜,牛肉,最后浇上滚开的牛肉汤即可。如果吃辣的可以再放些辣椒酱。
3、拌开浇头和调味料趁热享用。
小心得:
1、牛肉一定要选新鲜的,牛踺子最好,最适合煮汤。不可买牛腩(牛肋条肉),因为太肥厚,煮不出清汤。牛腩适合红烧。瘦牛肉也不适合,因为少了牛踺子中的筋,煮出来没那么香的哇。
2、如果事先没有把牛肉当中的血水煮出来,也可以先用冷水煮开汆烫一遍之后再煮,但我感觉这样牛肉的鲜味损失了一部分。
3、浇头就是秘方,一定要放洋葱,这个才是提味儿的关键。制作方法有点像台湾的卤肉饭的肉燥。如果有红葱头的就更好了。没有就用紫皮洋葱代替一样好味。
4、米线最好提前泡制,干米线直接下水煮是煮不成好口感的。捞出后的米线一定要沥干水分。
5、大蒜一也是提味儿的关键,实在不喜欢的就不勉强了。但是味道要稍逊一筹的。
6、米线要现烫现吃,不可就等,道理和下面条一样的哈。
7、如果喜欢吃粉丝的,可以将米线换成粉丝,那就是牛肉粉丝啦。再放些胡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