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ENG申请以及就读后的一点心得 (来自UBC在读研究生)
(2012-11-21 19:49:09)
标签:
教育 |
不知不觉已经在UBC就读一年多的MENG项目,总体来说这一年收获还是相当大,下面想说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1. 申请背景,本人香港一所高校出身,GPA3.3左右,T成绩100出头,计算机相关专业,有IT某名企实习一年的经历(做过一些菜鸟级编程的项目),对于加拿大这种唯GPA论而言的国度属于条件average的水平(GPA一般)。当时最想申请的是MASC,就是研究性硕士,毕竟受国内教育环境的影响,总觉得MASC比MENG高级,MENG出来文凭不被认可等等(另外由于在香港耳濡目染,香港的授课制硕士之水也是亲眼所见),但是本人的GPA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读研究性硕士,拼UBC,UT这种名校,确实低了些(国内名校GPA3.5申请以上的一大把)没有啥竞争力,读MENG,心里又不甘心,总觉得对不起自己大学付出的努力,总之在种种偏见之下,开始了我的申请之旅
2. 大概在2010年底我把各种语言成绩全部考了出来,基本上把加拿大TOP10的学校全都作为自己的申请目标,好在计算机相关专业CS,ECE,基本上是个学校都有,所以选择余地很大。当然自己内心最想要的还是UT,UBC和MCGILL(MCGILL 因为在法语区,本人法盲,所以排在备选第二阶梯)。我最先申请的是MASC,到这十个学校ECE,CS官网上使劲找做自己感兴趣方向的教授陶瓷,因为在公司实习过,所以深知在北美,软件方面的工作很多,所以找的方向都是偏软,比如数据挖掘,算法等等,结果如自己所料,还是由于GPA原因,而且没有什么实验室经历,所以教授大都都没有回我,回我的也说,和你类似背景的太多,你可以申请的,但是没法保证之类的BLABLABLA,如此折腾了一个月左右,一边和众教授周旋,一边便把目光转移到MENG。
由于MENG的要求比MASC低,加上PREFER有公司经历的人,所以我底气似乎也足了些,于是着重申请UBC,UT,MCMASTER的MENG。选择ECE是因为有的学校不开设CS的MENG,只有ECE的,后面会提到
下面介绍这几个学校的MENG的情况(主要是ECE的)
First,UT,UT的ECE—MENG入学要求门槛最高,GPA还是需要3.2以上的(至少去年好像是这样),在官网上有课程简介,有一些课还是相当实用的,比如有记得有一个课程是手机应用开发什么的,这种学出来毕业,至少能给自己就业保底,但是UT的MENG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没有COOP,所谓COOP我下面再说。
第二个是UBC,UBC和UT的MENG项目完全不同,大致有两个区别
1)有COOP,八个月
2)SUPERVISOR制度,就是和MASC一样,每一个MENG配一个导师
先说第二个,我不知道UBC为什么给MENG配导师,我的导师和我一样疑惑,我虽然挂靠到他的名下,但是好像没帮他做过什么事情,当然他也不会付给我工资,导师是申请时候自选的,我当时就看中他是ECE中为数不多的偏软方向的导师,所以就选了。他到也很爽快,大概是MENG要求略低的原因,就把我给收了。结果导师唯一的作用就是,我得选他的课,然后申请COOP的时候,有些文件需要他签字,目前为止没有再多的联系。但是还是有一个作用,就是在最后一学期的时候,MENG可以选择上课,但是也可以选择和你的导师做项目(大概就是在实验室给他免费干活),立志于读PHD的同学,这是你绝佳的机会,虽然MENG不能转成PHD,但是你毕竟给导师做项目,做的不错,导师收你做PHD,应该问题不大,这大概是MENG唯一能够转PHD的机会吧。
三是MCMASTER,关于这个学校我了解的不多,MENG和UT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入学的时候给我了一个入学奖
我拿到的就是这三家的MENG OFFER,UT和UBC还让我纠结的好长时间。
但最后我选择的还是UBC,主要看中的就是COOP,这要感谢很多前辈的指点,很多人当时都和我说,一定要选择有COOP的MENG,事实证明的确如此,COOP绝对是对自己全方面的提升(语言加技能),甚至能把你的工作搞定。
COOP就是学校和公司合作,派学生去公司实习的项目。加拿大一般只有本科有COOP,总长度在20个月左右,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本科20个月公司实习,如果不是端茶烧水这种打杂活,而是踏踏实实做项目的话,毕业找个好工作足够了(这也是本地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很多都不读硕士的原因)但是加拿大鲜有学校开设MENG的COOP,而UBC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UBC不仅仅给MENG开了COOP,还有非常规范的管理和培训。入学MENG后一两个月,COOP的宣传单就发的ECE的大楼到处都是了,当初就是奔着COOP来的,所以我果断提交了申请。当然参加COOP不是免费的午餐,需要交纳COOP费用,类似找工作中介费吧,四个月交600左右(跟自己工作赚的相比这点付出不算什么)。然后就是上COOP课,主要介绍加拿大就业市场,如何写英文简历,如何准备面试等等,还有模拟面试。但是每一项都有计分,不是说你申请COOP项目,就一定能进,对于MENG,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这些COOP课程考核过关(出勤,简历,COVER
LETTER书写还有一些COOP作业等等),第二是第一学期的课程均分过70(硕士给分都很高,每门课班级均分都是八十多分,只要好好学习,这条不难的),满足了两条,恭喜你,就可以拿到COOP资格,然后去申请公司实习啦。UBC给MENG的COOP还有专门的手册和网页,所以FOLLOW上面的INSTRUCTION,完全没有问题。
由于学校的COOP网站上有很多公司上来放职位,而学校的系统里面早已经有你输入的简历等等,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筛选你要的职位,然后静静等待面试的通知。由于本人精力有限,所以投了不到七家公司,得到五个面试机会,面试难度取决于你的申请职位,比如计算机行业,你申请开发职位,面试可能会有两轮,如果是测试大概只有一轮,我都申请了,然后拿到了一个公司开发的职位(此公司业内排行TOP10)。这里我想说,MENG申请COOP跟本科生相比还是有优势的,第一,工资会高不少(公司给硕士和本科不同的薪水)第二对于计算机而言,公司愿意把开发的OFFER给硕士生而不是本科生,因为计算机的测试实习一大把,但是开发的职位不多,有可能一个公司招七八个测试,但是只招一个开发,这个时候,硕士是优先做开发的,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去爱立信做开发的COOP,就是印度来UBC读MENG的,爱立信那个部门就招了这么一个开发的COOP,而且听说留下来FULLTIME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MENG和本科生相比也有劣势,第一,语言问题。很多本科生在加拿大待了好几年,更多的是NATIVE
SPEAKER,对于一个刚来加拿大半年就要踏进公司工作的非英文母语的MENG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语言关无论如何要尽快过,我当时又把GRE翻了一遍,找老外室友,每天狂轰乱炸各种英文,让自己沉浸在英文环境中才迅速在半年之内,做到和其他在加拿大待了两三年的本科生一般般的水平。第二,技能问题,因为你是硕士,公司给你更高的薪水就是给你更多的期待,所以一定要有真本事,在申请COOP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一定能够基本掌握一门技能,比如能学会一门编程(哪怕不是特别熟练,但是要会,要懂,其余的COOP时候可以学),不要什么都一问三不知,否则在公司会压力很大。记得我刚进去,第一个月,就要求用JAVA编一个通信软件应用出来,这点如果你没有一点JAVA基础,是肯定做不来的。当然如果技能不行,可以选择测试职位,至少让自己了解加拿大的公司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工作,提高自己英文水平也是非常好的渠道。总之这宝贵的八个月到一年的COOP时间,给将来找工作提供了很多机会,对自己也是极大的提升,你能迅速的了解到加拿大的公司是什么样的,比把自己尽快的溶入到加拿大的社会生活中来,个人认为,这比在课堂里面上八个月的课要有价值的多。所以现在十分庆幸当时选择UBC的MENG项目。
关于COOP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学校网站公布出来的公司很多,什么微软,摩根斯坦利等名企比比皆是,自然这些公司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因为当时我对加拿大不熟悉,对自己能力和语言不自信,所以选择还很保守,没敢申请这些最TOP的企业,选了一家业内TOP10的企业。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家公司正处于迅速扩张和成长的阶段,会有很多项目做,所以学了很多东西
总之,MENG项目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很水,或者怎样,至少在加拿大不是,我认识在其他一些大学就读计算机MENG的同学,他们的课程也是非常的实用,虽然辛苦,但是最后相对而言能比较容易的找到工作,这在就业不景气的现在,实用更是可贵。另外很多来加拿大读硕士的同学目标是移民,找到稳定的工作尤为重要,而能够在毕业之前就有在加拿大的工作经验,对毕业后找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当然MENG也不是没有劣势,头一条就是学费,特别是IT这些将来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项目,学费都在一两万一年。不过其实如果你拿到COOP,一个TERM就挣回来了。
ANYWAY,这些就是我关于MENG的一些心得体会,因为本人还在COOP当中,明年还将面临找工作的事情,如果说去年我刚来读的时候,对找工作还很有恐惧的话,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了,有这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和实习对自己的磨练,对未来在加拿大的生活充满信心。希望我的帖子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
1. 申请背景,本人香港一所高校出身,GPA3.3左右,T成绩100出头,计算机相关专业,有IT某名企实习一年的经历(做过一些菜鸟级编程的项目),对于加拿大这种唯GPA论而言的国度属于条件average的水平(GPA一般)。当时最想申请的是MASC,就是研究性硕士,毕竟受国内教育环境的影响,总觉得MASC比MENG高级,MENG出来文凭不被认可等等(另外由于在香港耳濡目染,香港的授课制硕士之水也是亲眼所见),但是本人的GPA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读研究性硕士,拼UBC,UT这种名校,确实低了些(国内名校GPA3.5申请以上的一大把)没有啥竞争力,读MENG,心里又不甘心,总觉得对不起自己大学付出的努力,总之在种种偏见之下,开始了我的申请之旅
2. 大概在2010年底我把各种语言成绩全部考了出来,基本上把加拿大TOP10的学校全都作为自己的申请目标,好在计算机相关专业CS,ECE,基本上是个学校都有,所以选择余地很大。当然自己内心最想要的还是UT,UBC和MCGILL(MCGILL 因为在法语区,本人法盲,所以排在备选第二阶梯)。我最先申请的是MASC,到这十个学校ECE,CS官网上使劲找做自己感兴趣方向的教授陶瓷,因为在公司实习过,所以深知在北美,软件方面的工作很多,所以找的方向都是偏软,比如数据挖掘,算法等等,结果如自己所料,还是由于GPA原因,而且没有什么实验室经历,所以教授大都都没有回我,回我的也说,和你类似背景的太多,你可以申请的,但是没法保证之类的BLABLABLA,如此折腾了一个月左右,一边和众教授周旋,一边便把目光转移到MENG。
由于MENG的要求比MASC低,加上PREFER有公司经历的人,所以我底气似乎也足了些,于是着重申请UBC,UT,MCMASTER的MENG。选择ECE是因为有的学校不开设CS的MENG,只有ECE的,后面会提到
下面介绍这几个学校的MENG的情况(主要是ECE的)
First,UT,UT的ECE—MENG入学要求门槛最高,GPA还是需要3.2以上的(至少去年好像是这样),在官网上有课程简介,有一些课还是相当实用的,比如有记得有一个课程是手机应用开发什么的,这种学出来毕业,至少能给自己就业保底,但是UT的MENG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没有COOP,所谓COOP我下面再说。
第二个是UBC,UBC和UT的MENG项目完全不同,大致有两个区别
1)有COOP,八个月
2)SUPERVISOR制度,就是和MASC一样,每一个MENG配一个导师
三是MCMASTER,关于这个学校我了解的不多,MENG和UT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入学的时候给我了一个入学奖
我拿到的就是这三家的MENG OFFER,UT和UBC还让我纠结的好长时间。
总之,MENG项目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很水,或者怎样,至少在加拿大不是,我认识在其他一些大学就读计算机MENG的同学,他们的课程也是非常的实用,虽然辛苦,但是最后相对而言能比较容易的找到工作,这在就业不景气的现在,实用更是可贵。另外很多来加拿大读硕士的同学目标是移民,找到稳定的工作尤为重要,而能够在毕业之前就有在加拿大的工作经验,对毕业后找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当然MENG也不是没有劣势,头一条就是学费,特别是IT这些将来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项目,学费都在一两万一年。不过其实如果你拿到COOP,一个TERM就挣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