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除缠论束缚(一):笔的困扰

(2019-10-15 20:09:59)

在初学缠论者中,绕不开的一点就是分型、笔、线段等基础构件,而笔的提出,是为了让大家快速找到中枢,进而对走势进行分析。线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笔的不稳定性,而这三者的提出,是为了去构建递归级别的F(0)。


这一切似乎看起来是多么顺其自然,但任何一个仔细看过缠论原文的人,都应该清楚的知道,在笔的概念提出来之前,缠师对走势的划分是非常随意但又贴合市场的,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笔的概念提出来之后,前面的划分方式可以被完全推翻,那么是不是说,前面的分析是错误的?当然不是。


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在缠师开始写教你炒股票系列之前,根本还没有笔、线段的概念,只不过在后面写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学了这么久,依旧没有摸到门道,才不得不帮助大家构筑一个量化的递归起始元素,也就是分型-笔-线段系列,只要F0构筑出来,按照递归法则,后面自然没问题(实际后面还有一个多义性组合等着大家),这点从缠师前面的划分以及博客回复的内容完全可以做出这种假设。


而在提出这笔线段概念中,却让无数后来人,陷入了彻底的误区,甚至永无出期。


在我学习笔的定义过程中,曾经这样假设过,如图:


破除缠论束缚(一):笔的困扰



1是标准笔,2中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下跌,之后形成底分型,3中走势不断横盘。


按照缠论中,2由于没有独立K线,3中对K线进行包含化处理之后自然也不是一笔。但笔之所以需要至少7根K线,而且还需要独立K线,考虑的原因就是走势的动量,或者是力度。取一个极端的假设,2中的下跌大K线力度很大,但有没有再原方向形成独立K线,算是一笔吗?3中走势横盘几个小时,都不出现满足笔的条件,那么是一笔吗?


事实上,在设立笔的定义时,缠师不可避免的考虑了两大因素:空间和时间。我们知道,什么叫力度?说白了,就是走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度,也就是说,只要空间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时间达到一定程度,自然都不可忽视。


缠论后面,对笔的定义做出了修正,于是就有了新笔的定义,换句话说,笔的定义并不是权威,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缺陷。


而在我这套体系中,又能够天然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MACD黄白线回抽0轴作为定义级别的关键,那么黄白线回抽0轴,可以通过时间换空间横盘的形式回抽,也能够通过空间换时间,单笔大幅度反弹或者回调的形式回抽,而回抽的标准,以MACD黄白线是否回抽到0轴附近为考量,因此,大家也发现,在我这套体系中,并没有什么笔线段的概念,因为笔线段一开始,就是束缚。


突破束缚的方法,就是看到缠论真正的精髓,不再纠结于一些本就不需要的东西。但我本人并不反对去学习笔线段,事实上,我本人划分了从2002年开始一直到2013年上证指数1分钟的线段,而且不止一次,特别是07年到08年,多次划分结果和缠师划分结构几乎分离不差,这种划分,对理解走势,十分有帮助。


最后,说到缠论的精髓问题。摘录一下我在知乎对这个问题的回复。


不请自来,作为学缠10年的铁粉,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缠论的精髓就是:走势终完美。我本来想用自己的话发表出来,但打了又删删了又打,始终没有这5个字来的简明扼要。有人说我说废话,这是缠论第一原理,自然是最重要的。既然,是最重要的,那缠论精髓这个问题,缠师不是一早就说过了吗?


走势终完美告诉我们,走势是有生命的,而这种生命以自同构性自组出级别的形式生住坏灭,进而引申出结构以及力度的概念,缠论第一原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人说,缠论是集众多理论只大成,相当于一个总结。这点我保留意见,缠师不止一次强调,本理论是从根子里解释市场(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可以解释一切理论,其他各种理论在缠论里找到解释,从而感觉缠论像是其他理论的总结的这种错觉,什么是从根子里出发,说白了,是什么造就了各种资本市场:贪嗔痴疑慢。


构筑级别的核心就是中枢,有人有说了,中枢不就是箱体震荡吗?请问,你箱体震荡有级别的概念吗,有利用箱体震荡将走势无患的分解为不同级别的盘整和趋势吗?


而缠论里的笔,线段等构筑中枢的基本构建,反而是束缚,脱离了走势终完美的核心,谈何缠论精髓。


本人坚定不移的认为理解了走势终完美,甚至完全可以抛去中枢的概念,重新定义级别的方式,并且本人已经完成了构建,但灵感依旧来自于缠师的前10课内容,由于不同的人刻苦程度不同,造成了缠师不得不量化结构,量化笔,实则束缚了。


理解了走势终完美,便会脱离束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