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人都是城里人

(2021-01-19 09:29:09)
标签:

杂谈

文化

情感

分类: 情感家庭杂文
新加坡人都是城里人
图片来自网络(新加坡农民在种地)

天下人都知道新加坡国小又没资源,一切全靠进口,吃的喝的用的,甚至饮用水都要进口。新加坡没人务农,没有农业,土地也是公有化,国有土地能达到80%。地主不是没有,零星聊胜于无,所以新加坡人都是没有土地的城里人。

话说新加坡的城里人都是聪明人,呆在家里看个电视也给人出难题,老黄看电视节目里介绍中国的乡下,一脸疑惑地问我,”他们把玉米吊起来晒是为了什么呢,晒好了自己吃还是给猪吃?“

我随口回答,”哦,给猪吃。“说完又犹豫了,说实在的我其实也不确定,紧接着又加一句,“不确定,应该是给猪吃吧。”

此话一出,老黄来劲了,一脸不屑,语气揶揄,一副看不起人的气势,“哎呦,你还是不是中国人?”

挑战我的自尊,“我怎么不是中国人,中国人也不是都务农。专业不对口,从小没见过,谁知道是为什么。再说了我总比你们新加坡人好多了,起码不会认为新加坡的鸡比较特别,不长毛的。”

“那都是开玩笑,超市里的鸡当然没有毛,活生生的谁不知道有毛。”老黄悻悻然狡辩。我二人互相揶揄的情况常出现在生活里,早已不稀奇。不是我嫌他没文化,就是他嫌我不上进。

这话让我想起那年带着儿子出游大东北,那些景区内农户房檐上晾晒的玉米,是吃的,还是就是景区装饰?我看后者才是重点突出。一切性质都变了,从食用到装饰,很多的事物和经验都在不断发展和扬弃中。

对于他这个把我也难倒了的智慧提问,我不得已只能上网增智,搜一下正确答案,才知道,北方人把玉米高粱高挂晾晒,都是因为过去秋收时没有时间打玉米,而且家里面没有地方放,挂屋檐下通风免受虫蛀和鼠害,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而且挂起来好看又寓意五谷丰登。

新加坡没农业可以理解,话说土地有限,哪有那么多广袤肥沃的土地用来种粮食,基本上只能靠进口。联合国农业专家曾经说过,“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不同的是,新加坡失去了一代农民。“事实是何止一代,以后的世世终将失去。这当然是国情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新加坡人都是城里人
图片来自网络(停车场天台蔬菜种植)

老黄家就是例子,他作为新加坡三代移民早已脱离了祖辈的一切,从中国渔民一路发展到新加坡城里人,现在蔬菜水果都不认识几样,更不用提中国祖上的历史了。到了他们这一代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每次说起来都是你们中国如何如何,我看要改变一个民族三代就足够了。

莫说别国,中国的变化不大吗?多年发展,经济增长,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慢慢地改变。过去那种朝来鸡犬声,暮去稻花香的时光悄悄地消失了。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知道节气时令,过去的农人24节气不说是倒背如流,也恐怕烂熟于心。

记得年幼时一到春夏之交,我因野性贪玩,皮肤晒得黢黑。有好事者总会调笑,”哎呦喂,怎么晒得这么黑,是不是割麦子去了。“这里‘割’字山东人发音做“ga',语调满是喜感,却让我瞬间暴怒。深深的嘲弄感,立刻撇嘴,扭头不再搭理对方。彼时年幼这么幼稚狭隘,如今想来确实羞惭。

现在若有人这么说,感觉就大不同了,瞬间萌生出了高尚感。能有机会去割个麦子,刨个地瓜说明家里有地,起码是地主家的关系户。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多数人都已经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能把时令水果蔬菜认清楚的就算厉害人啦。

说到农业上,新加坡这个国家也算是个稀奇的存在,没有农业吧,又还算农业强国,主要是农业种植技术上的研发优势,农业种植都是见缝插针。

关于农业民生新加坡有个2030年大愿景,到2030年要达到自给自足国民营养需求的30%。疫情期间,全球食物供应受到影响,国家公园局还免费给公众派发种子,在家种蔬菜。当然这只是培养情怀,对实际需要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新加坡早已研发出室内种植先进技术和如何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进行蔬菜种植,比如在多层停车场天台进行大面积种植等,都在一步步推广。这些农业技术的研发我觉得只是新加坡走在前面了而已,或许假以时日,物换星移,我们大中国某些城市会不会也要走上这样的道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