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优越感转化成真正的自信

标签:
杂谈教育育儿 |
分类: 育儿 |
孩子爱攀比,了解孩子攀比的原因
话说,同学们都在学校补充给养,毕竟从早7点要坚持到下午2点,中间不吃实在是饥困难当。但胖娃就真忍着不吃,以防自己控制不住食欲,娃根本不带钱。常此以往,大家也都知道他没钱吃饭的事,觉得他必是家境贫寒,无以充饥。
班里有好事者问,“你家是不是住政府组屋(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啊?”
他回,“是啊。”
对方立刻自豪骄傲地说,“我家住高级公寓。我家车子也不错,是丰田最新款......”
旁边一位为表优越也附和道,“我家也是住公寓,我家车更好,我家是捷豹......”
两人正说得兴奋,小胖觉得被小看受不了了,“我家是住政府组屋,不过另外还有一套双层高级公寓,我们都不想去住。我家车不是丰田,也不是捷豹,而是宝马。”
一个惊呼“rich
boy”,另一个则不懂就问,“什么是宝马?”
几个孩子不解地问,”那你怎么没钱在学校吃饭?“
听音至此才明白原来起因在此,难怪他们嘲弄小胖。我对胖说,“你还真能吹牛,你没说你家公寓还欠银行上百万。”
胖说至此这几个孩子对他倒殷勤了不少,曾打他的那个也不再招惹他了。可见现在的孩子价值观功利得多,记得我们那时从没在意过这些,从来也没见谁讨论过,一心想的就是玩。
孩子不合时宜的攀比和优越感,家长该如何应对
孩子们之所以攀比,还是见识少,等他们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们就不会再有如此搞笑的优越感了。虽然我们对孩子的这种表现不认可,但不该贬低他们的想法,这是他们增强自我的最初级的一种方式,虽然低级,但并不是毫无益处。
如果孩子都能正确适宜地追求优越感,他们就能获得更多创造力。强者努力拔尖,弱者奋力赶上,终将成为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适度优越感可以提高自信和努力进步的动力,这是必然的,但这个适度并不好把握,这是为什么孩子的优越感有时候会让大人感到好笑的原因,这也是家长需要引导的关键点。
优越感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积极的自我认同感,真正的优越是自知优越和他人认可的优越在同一条线上。也就是你觉得自己优秀,别人也同样认为你确实很优秀,这才是真正有积极意义的优越。假如两方面的认知不能统一,你自己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而别人觉得并不是,那么你就是自大,不止会成为一个笑话,而且对成长无益。所以家长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评估自我,认清别人,了解世界,建立适宜良好的价值观。
鉴于此,父母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这种攀比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让他们了解,要想做到让大家认可就必须自己要比人强,要想比人强,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将孩子的虚荣心转换成努力上进的一种动力。一种思想和意识好不好,还要看父母怎么引导。
比如当孩子们比家庭财富时,要告诉他,这些都是父母从小努力读书,长大努力工作的结果,代表父母比人强,并不能代表你自己比别人强,现在你需要做的是忘记这些,专注在自己的学业上,好的成绩是更多财富的基础。家长应帮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不要盲目自信。
优越感和自尊都是双刃剑,利用的好就产生积极意义,利用不好就会走向消极,产生嫉妒等不好的情绪,造成心灵扭曲,甚至做出可怕的行为。
不是曾经有个女孩子因为嫉妒同学成绩每次都比她好,竟将同学杀死的案例。竞争心理没有错,错在手段的正义性,所以矫正孩子扭曲的心态最为重要。教育的重要目的,不止是学习科学知识,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前一篇:弱男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