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备备黄
备备黄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9,221
  • 关注人气:1,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爱‘顶嘴’,父母先别忙着洋洋得意

(2019-09-06 08:16:01)
标签:

杂谈

育儿

教育

分类: 育儿
孩子爱‘顶嘴’,父母先别忙着洋洋得意

昨晚真是被儿子刷新了三观,现在孩子真是难教育,孙子兵法都用上也不一定能镇得住。都说男孩子讷言敏行,可小子从小口齿伶俐,我家这个又是一个反常规。小嘴不啦不啦不啦个不停,还喜欢自言自语。没有好的劳动习惯,垃圾随手扔垃圾桶都懒得做,吃过的食物包装全给我偷偷塞沙发后面。挪家具扫出一堆垃圾,生生气死你,当然这全怪我们教育不利。

又扯远了,书归正传,前两天新加坡全国的学校都在准备放假了,儿子从学校拿回很多学校练习册让父母签字。以往都是我来签,这次孩爸刚好回来,我指示儿子找爸爸签。正收拾衣服,我听见二人吵上了。我赶紧跑过来,一听原来是儿子的练习册里一篇英语作文单词拼写错太多,他爸发火了。从起头骂儿子渐变成两人杠上了。

老子说,“错这么多,肯定是平时不努力背单词。”
小子喊,“别看我错的多,可我还是前几名。”
老子火了,"就这满篇错字还前几名。"
小子委屈,"别看我错的多,15分满分,我得13分,能不是前几名,还有考6分的呢。"
真不明白老师的评分标准是什么。实在听不下去我说,"你别跟你爸顶嘴了,满篇错是你吧。你跟谁比?跟考6分的比?你咋不跟人家考满分的比。“
小子,”没有考满分的,老师说这题难。十年可能才出一个考满分的吧。“
我,”不管几年出一个考满分的,总之有考满分的。考不了满分只能证明你功夫不够。“
小子干脆来个绝的,”你们要求我考满分,我做不到。“
我,”还没试就强调自己做不到。你这怎么听着都像是强词夺理。不是不让你顶嘴,你也说点儿能服众的理由。我听着,你说,我保证认真听。你必须有理有据我才信服,辩不过别人不能胡闹。
小子哑口无言。
我,”爸爸对你发火还不是为你好,他怕你一直这样错下去,他说的你得听。“
小子,”难道爸爸叫我考0分我也去做。“
我,”你认为你爸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吗?他就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好,还有盼着孩子差的吗?“
终于再次哑口无言偃旗息鼓了。
没想到人家又来了个转移注意力大法,顾左右而言他,开始抱怨最近一个月心情不好,学校里各种矛盾。哎,只好顺着说吧,要不不能睡觉了。

细数爱顶嘴孩子如何具有优势的文章不在少数,我也读过不少,见儿子这样我们一方面沾沾自喜,一方面是对失控的焦虑,一方面还想纠正行为。无论如何理智还是要有的,孩子顶嘴固然说明成长,但也一样有某些隐患。如何鼓励孩子‘适当’的‘顶嘴’,杜绝无理纠缠,还是要用些心的。

当然顶嘴并不是什么滔天的罪恶,起码孩子知道为自己的权益抗争,我们也不必须严苛禁止,一点反对的言论自由都没有,更不能无端地打击孩子的自我意识崛起,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毫无原则软弱无能的小绵羊。但是,虽然有研究结果一再证实,经常顶嘴的孩子比温顺听话的乖孩子更不容易出现不良行为更聪明,情商更高,我还是认为孩子毫无逻辑的无理取闹或情绪化的逆反行为是必须制止的,这是原则,原则是必须得坚持的。

也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顶嘴简直就是对他们尊严和权威的挑战,根本无法理性对待,严厉打压的情况不少。我觉得吧,尊严和权威是自己争取的,不是靠打压获得的。如果批评教育孩子有理有据心平气和,孩子也不是傻子,心里自然信服。威严是在生活教育中孩子对父母积累起来的一种信任和尊重。我觉得遇到孩子顶嘴,其实对父母来说可是一个引导教育的好机会,也正是父母树立自己威严的好机会。父母需要抓住机会做好以下几点:
一,顺水推舟教育孩子正确认知,帮他们理清是非。
二,提供方法锻炼孩子思辨能力,教育他们理性思考。
三,训练孩子有理有据辩论才智和技巧。
四,教导孩子不惧权威勇敢发言表达理性思想,顺便提升一下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隔代争辩对下一才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避免孩子毫无理性地顶嘴,最好的办法是先要平息双方情绪。理智是个好东西,但你要随时带着他。从上而下的轻视和忽略都是最不可取,尊重是教育的基础。父母应该切记:
一,对待孩子最忌讳老生常谈絮絮叨叨,绝不旧账老账来回算。
二,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可略给些小甜头,增加孩子自信心。
三,不以发泄情绪为目的的怒斥。
四,绝不毫无理由无端指责。
五,顾及孩子感受,私下教育。
六,不过于溺爱也不过于放纵。

育儿许多年让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人还是事,二分法看问题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好处,坏处分析透才能权衡利弊对症下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