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备备黄
备备黄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9,221
  • 关注人气:1,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娃打墙跺地

(2020-06-16 08:04:40)
标签:

杂谈

教育

文化

育儿

情感

分类: 育儿
为娃打墙跺地


最近看到好几次谁家孩子走路不看路,呆头鹅一般猛地撞到墙上或门柱上,哇哇大哭,惨状啊。这事我儿子从小不止干过一次,有一次竟然以冲刺的速度撞上去,整个人弹回来,无异于迎头撞上车祸。要不就是吃东西都能咬到自己的嘴和小舌头,一脸痛苦。

孩子急躁又缺乏细心,只知道冲了没注意危险,做事情冲劲儿太足但不审慎。各种失误伤到自己,看着让人心疼,好笑又好气。家长们对孩子这一类的疏忽和伤害都是如何处理的呢?有一派家长为了安抚娃,使出打墙、拍门或者跺地的招数行为,以示给娃报仇了。每当这时候,其实我也有冲动这么做。目的还是为了让孩子瞬间获得心理平衡,止哭止闹。

也有很多人认为遇到这类状况,是教会孩子自省的好机会。我十分赞同这种观点,这确实是教会孩子自省的好时机。没有犯错怎么知道自己的行为需要修正,让孩子明白造成这类伤害的原因其实都是源于自己的不小心和莽撞,那么下次可千万别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有专家提倡此刻要和孩子同情,“哇,这下惨了,妈妈知道肯定很痛。哦,我的小乖乖。”其实类似表达或多或少会加深了孩子恐慌,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过于在意自我感受的习惯。我本人也常用夸张来作弄孩子为乐,比如,孩子说耳朵疼,我随口唬他,“完了,惨了,中耳炎,要聋了。”你再看孩子表情,恐慌,害怕。当即你就会即刻明白自己错了,赶紧补救,“我开玩笑,只不过是上火,过两天就好了。自己注意,过个两三天还不好那再看医生。”孩子就把这事忘了,玩他的去了。

有人说打墙是教孩子将错误推卸出去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承认是这样,这容易让孩子养成惯于找外因,推卸责任的习惯。不过事实并没那么严重,即便是孩子也有一定是非观,当然知道成人的动作和行为只是为了安抚自己。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方式倒是有奇效,因为就是一种精神发泄,当你帮助孩子把气愤和痛苦发泄出来,情绪自然放松了。

还有专家强调这种情况下要让孩子学会同情,学会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鼓励家长告诉孩子他把墙碰疼了,要给墙或者桌子道歉。我觉得这种行为更没必要,不止不能让孩子共情,甚至会加重他们不合理的罪恶感,于心理健康其实并没好处。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是自己的莽撞行为让自己受伤的事实就好,还要让他自己知道这个伤并没他想象的那么严重,并不需夸大痛楚,娇弱的草莓族并不是我们要培养的孩子,意志坚强才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品质。

我曾跟小子讲述我过去上学趣事,有的孩子找借口不想上课,称自己腿痛,脚痛,要不就是头痛。老师并不惯着他们,老师总回答,脚痛剁脚,腿痛剁腿,头痛就只能砍头了,没有了就不痛了。孩子们一笑而过,各种痛和不爽自然遗忘了。

孩子摔倒,或者摔伤,这时候最好是征求孩子意见,问他需要帮忙吗?需要就伸手给他,不需要就让他自己起来,并对于他的勇敢给予一定鼓励和夸奖。我儿每次叙述痛楚,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紧张,离心脏远着呢。”

如果家长表现得过于小心翼翼,过于保护,孩子或许会缺乏闯劲和勇气,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人不彪悍枉少年,年轻人没有点儿莽撞和勇气,暮气沉沉也令人遗憾。

乐观地看待人生和一切事务是父母能给孩子灌输的最好人生理念和最好的生存技能。孩子跌倒心情不好,发泄一下也是可以的,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不要因为怕他哭就急于各种方式安抚,此刻给个大大的拥抱胜于千言万语,什么都不必说,什么都不必做,聪明的孩子自己就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