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对新加坡孩子的影响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 |
http://www.xinbaby.com/files/pages-file/f6938943464840aabd0c362852232960.jpg
作者简介:备备黄,育儿类自由撰稿人,专栏作者。现居新加坡,文章主要发表于新加坡各大中文报刊以及国内各种专业报刊杂志。
转眼又到了华人农历7月,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鬼月,陆续看到新加坡华人在租屋楼下架起焚烧桶焚烧纸钱和香烛,以慰另一个世界的好兄弟。这种焚烧桶由政府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又避免这些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可见政府对于民间宗教信仰的支持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儿子年龄还小,对这些东西还很懵懂,有时我会提醒他注意不要碰到别人的香烛和挂在树上的吊饰。华人社会基本还算是父系氏族基调,在新加坡这种状况很明显,农历7月一到,以男方家族为主体的祭祀上香活动就会择日举行。
我们家每年这时就会带着孩子烧纸上香以慰仙人。贡品会让年幼的孩子分食掉,据说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大胆,天不怕地不怕。华人家庭都会教导孩子农历7月更要注意夜间外出,这虽然是一种迷信但也是一种文化,家庭宗教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恐怕是最巨大的。
多种文化共冶一炉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文明和传统文化吊诡地和谐的城市国家。在这里多种文化共冶一炉出来是却一种让人难以相信的和谐。通过新加坡每位国民你就能看到一些影子,了解多种文化作用对一个社会的影响。
新加坡致力于建造一个和谐的多民族社会,他们提倡平等、包容、和谐、高效、智慧。但和谐不等于彻底融合,他们仍然保持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秉性,他们各行其道又互相尊重包容。比如宗教信仰,在新加坡宗教信仰最多样化,印度佛教庙宇、华人庙宇、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马来伊斯兰回教堂等等百花齐放。即使是印度和华人都信仰佛教,但仍然是各有特色,印度庙宇和华人庙宇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观特色和膜拜方式。
http://www.xinbaby.com/files/pages-file/51ac0007f3304ec4b5b3d2bccfd8cadd.jpg
有学者认为,新加坡的民族、文化、语言、宗教和帮派构成不仅多,而且差异大。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宗教系统,由此造成的价值观念、政见和经济利益的分歧也特别大,不易调和是必然的。加之各色人种因经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阶级差别,新加坡的社会构成就更加复杂了,所以新加坡是个极易分裂的国家。这也是新加坡的国情、社会的现实。
自新加坡独立以后,在政府的合宜监管下,宗教和宗教活动繁盛和谐,这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各自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更让他们的后代一代一代自然传承下去。
文化种族宗教和谐存在
当然这种文化种族宗教的和谐存在不止体现在成人的社会中,在学校里,小孩子身边也同样是如此。新加坡教育以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生活的观念和能力为使命。同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也直接关系到新加坡下一代公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从而影响到未来新加坡的社会风气乃至社会格局。
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树立国家意识,倡导民族团结,宗教信仰自由,开展双语教育。用各自的语言传承着各自传统的文化,又用同一种语言沟通融合在共同认同的一个国家。
宗教的教育和传承
说到文化就不得不说到宗教,宗教的意义也在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不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从未得到实现。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就永远不能真正平等。但宗教的宗旨仍然需要传承,那么对于宗教来讲下一代的教育和传承就变得十分重要。
http://www.xinbaby.com/files/pages-file/2a9e137172f6436cbd6a3004a6b3b451.jpg
新加坡小一报名快要接近尾声了,我们这些追名校的自然无法人人都能实现梦想。参加了入学抽签,怎奈运气欠佳而落选。大家都说这种抽签方式是公平的,但我总觉得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真正的公平该是人人如愿的公平,当然我们还没有一个社会体制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也只能顺应。
在新加坡人的观念中即使是入学这样的小事也和宗教有千丝万缕的牵连,姑妈一早就去新加坡最著名的华人观音庙里为我儿子能进入名校请愿,只可惜,观音大士还没有精力能普照天下苍生,我们也只能接受落选的结果。相信其他宗教信仰的异族也会有他们祈求愿望实现的宗教方式。
马来传统宗教
说完我们自己,还是简单说说新加坡本土马来同胞。他们的传统宗教更加有约束力,一生不可以吃猪肉,新加坡的学校餐厅当然也会考虑周全,餐饭呈现出花样繁多的菜式,照顾到各种族、各宗教习俗的需要。
马来同胞天生就为宗教而生,一生下来就必须是教友,这跟我们不同,我们宗教信仰自由,愿意信就信,不想信当然也不会强迫,算是一种思想上的自由。但马来人不同,只要是马来族群民众必是宗教人,甚至与他们通婚后,不管你是什么人种,必须先接受他们的宗教成为他们的宗教人,这是一种强制同化。
而且马来族群的孩子与华人孩子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大多都有兄弟姐妹,因为他们的信仰不允许他们堕胎。华人家庭大多会自行计划生育,大多在一胎或者二胎。兄妹多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自然与独生家庭的孩子有许多不同,这对他们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由来于宗教的影响。
http://www.xinbaby.com/files/pages-file/2d4cfb54f4624c47b3739fda56f94fb5.jpg
宗教对孩子的影响
在新加坡各教会还有专属的教会学校,特别是基督教会学校和幼稚园数量比较多,读教会学校除了政府教育部不变的固定课程学习,还要进行宗教训练和教育。读教会学校的孩子自然是从小被宗教“洗脑”,这会让他们将来成长成为一个忠诚的宗教信仰者。当然孩子读怎样的学校还是看父母的意志,毕竟孩子还小。父母的决定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让他们将来的生活、信仰、价值观定格在这个抉择中。
华人宗教庞宗繁杂,新加坡华人似乎是最容易受外来影响的民族,有信传统佛教的,有信马来伊斯兰回教的,信基督教的。信印度佛教的也不是没有,印度庙里常见华人进香者,还有无神论者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华人见庙就拜。每年我们拜佛进香自然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从懵懂到信仰耳濡目染也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但有一点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原则,那就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不管是信与不信,学与不学,学些什么,尊重文化、尊重宗教信仰是他们必须学习的,也是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传承各民族文化传统和维持民族和谐的需要。
健康生活,快乐育儿,心贝网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优亲子育儿品牌,想获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儿资讯,敬请关注心贝亲子网。
本文由心贝亲子网(微信订阅号:心贝亲子)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原文链接:http://www.xinbaby.com/pages/focus/28320/【育儿in海外】“信仰”对新加坡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