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这次假期出行,同车有个六岁的小帅哥,一个人跟着阿姨从遥远的南方到哈尔滨来赏雪景。这种场景对我来说,其实有点儿天方夜谭,我特佩服这个妈咪能把这个岁数的孩子交给年轻的妹妹一个人带着出门,还出的是这么老远的门,真放心,无比强大的心灵。说实在的我是真心欣赏这个妈咪,不过还真学习不来。
书归正传,我们一行人由导游带领着穿越林海行,大家小心翼翼列队前进,那个小姨带着小外甥就在我们身后。我虽然眼睛紧盯着脚下的路不敢放松,耳朵对后面的对话却异常关注,也不能说关注,此一时全身紧绷的时刻只有耳朵放松随便的接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声响,特别是身后的对话。
小姨说,宝贝,刚才我们买的好吃的一会儿上了车,你拿出来和前面那个小朋友分享(意思是我儿子。),当然小姨说这话是好心。小帅哥开腔了,不,我干嘛要给他吃,他又不是我的朋友,你觉得我会给他吃吗?小姨在后面长久的沉默着,或许这时候的小姨觉得孩子的言论给自己丢脸了,令自己尴尬了,这个结论当然也只是我对她沉默的猜想而已。
孩子这话,说得一点没错,两个人别说不是朋友即使是朋友也没必要没义务必须分享,其实这理念是挺时髦个性的。我认为孩子这样想和做其实没有任何问题,说大了这其实是一种个人财产意识的觉醒,当然我也不是说分享这种行为是错的,千百年来人类传统美德,不光是黄种人这样认为,其他人种也崇尚分享。
分享有分享的美德,不分享有不分享的道理。我觉得关键问题是教导孩子用心思考,分享的时机和什么东西可以分享什么东西不能分享。不过,这个原则要说起来,千人千道理,万人万理念,无法放之四海。这个确实是考验人类智慧的问题。
我本人觉得孩子从小学会分享有必要,但绝不是让他们误会我必须分享或者是什么都可以拿来分享。话说,像这样的小零食可以不用跟别人分享,除非你愿意交朋友,这倒是个结交友谊的好办法。孩子不喜欢乱交朋友,或者根本没有结交这个朋友的意愿不必强逼分享。
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人道主义下得分享是绝对必要的,雪中送炭是大义而非锦上添花。在别人生死攸关的时候必须分享自己的资源,救人于水火危难,这是人性大道,是处身立世之为人之底线。我的观点也许很多人不赞同,不过关于分享,其实还是个哲学问题,值得爸爸妈妈们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