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我生活中没有结婚保持单身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在新加坡这样的西化了的华人社会,我身边至少能数出5/6个40岁以上不婚主义的单身人士。别误会这些人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因为自身条件差才沦落至此,他们可是名副其实的单身主义者。
鄙人由于和他们政见不同,长期以来基本上不能理解他们的作为,总觉得老来没保障,感情也寂寞,甚至性福也凭空被自己剥夺了,最重要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到这里您是不是以为我是老派人士,观念陈腐。还真是有点儿,如今看得多了,交流多了,越来越能够理解这些人的决定和选择,越来越觉得自己观念落后又无知。
要潇洒就不能有家累,有家累就不配潇洒。有家人相伴就得多替家人着想,这是责任,否则恐怕必然散得快。当退让的成了习惯,深植大脑,恐怕自我已经不在。早起晚归为一家大小作稻粱谋,哪有时间和闲情逸致听听演唱会,静悄悄地写写心得日志,呼朋唤友游历世界。如果看开了,了然世道,洞悉了玄机也就懂了,孤寂乃是世间在所难免的。孩子会离开,伴侣也不能同终老,离开也和来时一般赤条条。
西方文明社会对“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大多持宽容态度。不婚不等于没爱或没性,也可以生育。越来越多人选择同居来规避婚姻的“麻烦”,尽量享受简单生活,彼此经济独立,你情我愿,没有法令约束,却更代表自己忠于自己感情的选择。要浪漫讲情调。越来越追求自我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另一种男女关系——不婚。
当然也有完全是性取向问题的。我老公的一位同事就该属于这类人,当然他自己不会公开承认自己就是同性恋,但也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各种行为,日常表现基本和我们无异。他只要有假期就会去泰国找表弟,大家都知道,但社会越文明大家对这种事的容忍程度也就越高,再正常不过了。当然他也不会结婚,接近50岁了仍然和父母同住,装扮前卫时髦,谈吐也十分优雅,事业也有基础,只有一样没结婚。
世间感情纷扰看得太多信心全无,结婚3至7年的夫妻便会步入“吵架活跃期”,超过1/3都在这阶段经历离婚风波,而“出轨”是离婚的最主要原因……许多人美其名曰是为了爱情,难道当初选择结婚就不是因为爱情?纵观历史天下改朝换代大多也皆因借口而起。
弱势的就该强势觉醒,要与不要,合与不合,爱与不爱洒家自己做主,光脚的还怕穿鞋的。只是活得潇洒这一招苦了国家苦了社会苦了民族,他们要的小人儿去哪里找。当然这个也不怕,天下勇于奉献自我强调责任的人也不少,平衡或许还能持久。
加载中,请稍候......